《克千克的认识教案设计344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千克的认识教案设计3444.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克 和 千 克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00102 页的例 1、例 2 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 1 千克1000克。2 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3 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和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一起去超市买过东西吗?师(出示幻灯片):瞧,明明和婷婷和妈妈一起在超市买东西呢!看看他们买了什么!洗衣液 饼干 苹果 5
2、 千克 110 克 1 千克 你发现了什么数字信息?数字后面试什么?来说一说他们表示什么意思吧!师:对了,我们在生活中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要表示物品到底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这里出现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二)探究新知 1、认识克 (1)借助生活物品认识克及其作用 师出示一包口香糖,一包茶,一袋瓜子的图片 师:请大家认真的观察这三样物品,看看你能了解到关于它轻重的信息吗?老师这里准备了这些物品,现在请孩子们拿在手中掂一掂。问:你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师:对,他们都很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来表示。板书:克 师:这是一枚
3、一角硬币,它约重 1 克,板书:一枚一角硬币约重 1 克。(2)掂一掂,感知 1 克 师:请大家放在手中掂一掂,闭上眼睛静静的感受它的轻重,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3)巩固 1 克质量的观念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枚一角硬币约重 1 克,你能从装了黄豆的袋子重取出大约重 1 克的黄豆吗?师:你取出了几颗?你是怎么知道它重 1 克的呢?师:到底多少颗黄豆重 1 克?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称一称)2.认识天平 师:对,我们要称一称,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就常用天平。师出示天平:这就是一架天平,它有两个托盘,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其中一个托盘上面,在另外一个托盘上面放上砝码。师出示砝码:瞧,这些就是砝码。(
4、举起 1 克的砝码)这个 1 克的砝码师这合砝码里面最轻的,只有 1 克。这盒砝码里面最重的有 100 克呢!你们听出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了吗?师边说边操作(先出示幻灯片再演示:在天平中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着“0”,就是中间的红线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个时候所称的物品就和所放的砝码一样重。然后演示用天平称 1 克重的黄豆的过程。师:瞧,7 颗黄豆的质量是 1 克,下面请大家再掂一掂 1 克重的黄豆。师:好棒啊孩子们!大家都已经充分感受过 1 克到底有多重了,下面老师就来考验考验大家,有信心吗?101 页“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3.认识千克(1)认识千克 师出示一大桶洗衣
5、液实物和幻灯片(一桶洗衣液,一箱苹果)师:请孩子们观察,你又能了解到哪些信息?5 千克 25 千克 谁到前面来拿拿这桶洗衣液?师:说说你们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师:孩子们,刚才我们知道了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用克来做单位,那么计量比较重的物品,我们是通常用千克来做计量单位的,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师板书:千克(kg)(2)掂一掂,感受 1 千克 师:老师这里有两袋盐,每袋重500 克,那么两袋加在一起是多重?学生:500 克+500 克=1000 克(1 千克)师:很正确啊孩子们,现在请孩子们拿起一袋,掂一掂 2 袋盐,在心里记住它有多重。想一想:1 千克西红柿?1 千克苹果?1 千克糖?
6、1 千克铁?1 千克土?1 千克棉花?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常见称。测量比较轻的物品时用天平,那测量比较重的物品的时候用什么你们知道吗?(1)师课件出示盘秤,谁来说说这台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生:用千克作单位的)师:千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斤 谁知道洗衣粉有多重?(1 千克)如果针指着 2 呢?指着 3 呢?指针指着几就是几千克。(2)课件出示弹簧秤 师:这就是弹簧秤,我们来看看弹簧秤用什么做单位的。让学生看课件,弹簧秤上挂着 5 个一袋的西红柿后,指针指着 1。师:谁能说出现在称的西红柿有多重?有几个?(3)课件出示体重秤 师:这台体重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课件显示学生站上去之后,指针指向
7、了 20 和 25 两个刻度中间的 23 处。师:这位同学有多重?当指针指在 20 和 25 两个数之间的时候,我们就要从20 开始数,如果指着 30 呢?师:通过对这三种称的观察,你能发现它们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生可能回答:都可以千克作单位,看看有多少个这样的 1 千克等,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5.你知道吗?生活中我们还能见到这些称:一般物品:电子称 体重秤:秤体重 磅秤:较重物品 师:孩子们,你们还知道我们在生活常用什么质量单位来表示物体有多重吗?生:斤、两。师:那你知道斤、两和克、千克的关系吗?1 斤=10 两 1斤=500克 2斤=1 千克 师:对我国常用的斤和两,英国的
8、还有磅、盎司等质量单位,你想知道的更多吗,那就回家之后查查相关的资料吧。师:孩子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克和千克,并且知道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我们用克做单位,比较重的物品呢?(用千克作单位)下面老师有些问题,你们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决吗?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师:孩子们我们这节课虽然结束了,可是我们的学习之路还没有结束,孩子们可以到课外继续探寻。五、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质量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但概念却又比较抽象,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师在课前布置任务,把课堂教学延
9、伸到生活中,让学生到超市或家里找一找相关物品称重,并做好记录。在调查过程中,学生能直观地感受物品的重量,也使学生对计量工具有更为全面的了解,这些材料真实而具体,消除了学生的陌生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其次,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物品的轻重,形成直接感性认识。让学生掂量小包装菊花茶、口香糖、瓜子的重量等。初步体会质量单位“克”。在建立 1 克的概念时,让学生掂一掂一个一角硬币充分感受 1 克的重量,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使学生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学生虽然对“千克”与“克”还不熟悉,对 1 千克与 1 克有多重缺乏充足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已经知道物体有轻重并能用手或其他部位的感觉去感受重量,分辨物体的轻重,所以教学这一课我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事和物作为教学对象。在建立 1 千克的概念时,报内容分层细化,让学生亲手掂一掂 500 克、两个 500 克(1000 克)的具体物品,充分感受 500 克、两个 500 克(1000 克)的实际重量,再利用台秤验证出1 千克就是 1000 克,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准确建立概念,初步感知并建立 1 千克和 1 克的质量概念。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 克 和 千 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