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模拟试卷(化学)27110.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三模拟试卷(化学)2711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模拟试卷(化学)27110.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页(共 24 页)2016-2017 学年安徽省十校九年级(上)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每小题的4 个选项中只有1 个符合题意)1 近几年安徽省在中部崛起的浪潮中起到了引领作用以下是四个市县具有代表性的建设项目及内容,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芜湖:汽车组装 B 铜陵:金属冶炼 C 淮北:布匹纺织 D 阜阳:铁路改造 2根据实验经验,你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B在锁孔里放入适量铅笔粉末,能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C用小苏打和柠檬酸加其他辅料可以自制汽水 D用明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 3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 是()A 闻气体气味 第 2 页(共 24 页)B 加热液体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CO2的性质实验 4搜狐军事报道,我国正在赶造的新航母保障舰使用了大量的钛和钛合金钛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4 价,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见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钛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22 B钛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D钛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TiCl4 5发过科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现了水的组成如图所示,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第 3 页(共 24 页
3、)B b 管上方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C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该反应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6美匡科学家卡尔 克里斯特在真空条件下制得盐粒大小的氮5(化学式为N5)氮5 是由排列成V形的5 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需保存在80的干冰中在制取氮5 的实验中,氮 5 曾发生了爆炸下列有关“氮5”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氮5”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 B“氮5”可作为炸药使用 C“氮5”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在真空条件下,“氮5”是固体 7张亭栋教授因发现砒霜(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化学式为As2O3)在治疗白血病方面的重要作用荣获2015 年度“求实杰出科学家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砒
4、霜对人体无害 B As2O3是氧化物 C一个As2O3分子中含有一个O3分子 D As2O3中砷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 8把一定质量的a,b,c,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5.3 m 7.6 2.7 反应后的质量(g)6.5 3.2 4.4 2.7 A a 和 c 是反应物 B d 一定是催化剂 C m=2.0g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9 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钟后玻璃管内有一团白烟(如图所示),白烟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NH3+HCl
5、NH4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运动的速率相等 C氯化铵微粒不运动 第 4 页(共 24 页)D该反应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可再分 1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做过下面的探究实验:现有四个广口瓶分别装满不同气体,并用带有温度计的胶塞密封将它们放在相互不遮掩的强烈太阳光下照射约一小时,结果发现温度计的读数不相同,请你推断其中温度计读数最低的是()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 小题,共40 分)11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金刚石 石墨 C60 结构 用途 作电极材料 作超导体材料
6、相应的性质 硬度大 表中几种物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其物理性质却不相同,原因是 (2)“碳海绵”是一直最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它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A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B不可重复使用 C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3)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和800 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 5 页(共 24 页)
7、12某学校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回收提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后的二氧化锰根据下列流程图回答问题:(1)如图是同学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其中仪器a 的名称是 (2)步骤1 的化学方程式是 ,步骤2 中“加适量水溶解”的目的是 (填序号)A提高实验效率 B保证固体1 中可溶物全部溶解 C加快固体溶解速度 D减少固体2 的损失(3)操作A 的名称是 实验结束后,理论上应回收到的二氧化锰质量为 g 13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甲、乙两位同学发现往水中投入过氧化钙时产生气泡 提出问题:当把过氧化钙投入足量水中时,最终会生成什么物质呢?进行猜想:甲同学认为生成氧化钙和氧气
8、;乙同学认为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查阅资料:CaO+H2O=Ca(OH)2(1)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另一个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并填入表中:第 6 页(共 24 页)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预期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有氧气生成 向步骤1 得到的溶液中通入CO2 溶液变浑浊 写出上述反应的任意一个化学方程式 (3)运鱼苗时,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的目的是 14某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1)请写出镁条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小明发现燃烧产物的质量大于反应物镁条的质量,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
9、定律,我 (填“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观点,因为 (3)小明在实验中发现镁条的燃烧产物中还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查阅资料:氧化镁为白色固体;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氮化镁固体(化学式为Mg3N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猜想正确 反思与交流:空气中氮气的含量远大于氧气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白色氧化镁却远多于黄色氮化镁,为什么呢?请给出合理的解释 15同学们在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请回答下列问
10、题 第 7 页(共 24 页)(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图甲是小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下同),其中操作有错误的是 (2)同学们在实验室做制取CO2的实验,小梅同学发现不同小组装置中2016 年 11 月 22 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链一号卫星送入太空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H4+N2O4=3 +4H2O,请在横线上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2)请计算9.6kgN2H4完全燃烧需要助燃物N2O4的质量 第 8 页(共 24 页)2016-
11、2017 学年安徽省十校九年级(上)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每小题的4 个选项中只有1 个符合题意)1 近几年安徽省在中部崛起的浪潮中起到了引领作用以下是四个市县具有代表性的建设项目及内容,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芜湖:汽车组装 B 铜陵:金属冶炼 C 淮北:布匹纺织 D 阜阳:铁路改造【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汽车组装过程中没有新物
12、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金属冶炼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布匹纺织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铁路改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第 9 页(共 24 页)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根据实验经验,你认为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B在锁孔里放入适量铅笔粉末,能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C用小苏打和柠檬酸加其他辅料可以自制汽水 D用明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盐的化学
13、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实验设计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进行分析判断 B、铅笔粉末中含有石墨,石墨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进行分析判断 C、小苏打(碳酸氢钠的俗称)和柠檬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取等量的水,加入等量的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选项家庭小实验能成功 B、铅笔粉末中含有石墨,石墨具有优良的润滑性,在锁孔里放入适量铅笔粉末,能使锁的开启变得更灵活
14、,故选项家庭小实验能成功 C、小苏打(碳酸氢钠的俗称)和柠檬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用小苏打和柠檬酸加其他辅料可以自制汽水,故选项家庭小实验能成功 D、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是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不能进行消毒杀菌,故选项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第 10 页(共 24 页)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 是()A 闻气体气味 B 加热液体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 CO2的性质实验
15、【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有气体产生或参加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需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不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要用手轻轻煽动瓶口闻气味,不能直接用鼻子去闻,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 第 11 页(共 24 页)示操作错误;C、因
16、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烧杯中反应时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则天平不会在反应前后保持平衡,故达不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将CO2沿着烧杯内壁倒入盛有两支点燃蜡烛的烧杯中,下面蜡烛先熄灭,然后上面蜡烛再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且不支持燃烧,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搜狐军事报道,我国正在赶造的新航母保障舰使用了大量的钛和钛合金钛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4 价,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见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钛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22
17、 B钛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D钛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TiCl4【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图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可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种类等【解答】解:A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钛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22,故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钛,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故正确;D钛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显+4 价,氯元素显1
18、价,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TiCl4,故正确 故选:B 第 12 页(共 24 页)【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5发过科学家拉瓦锡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现了水的组成如图所示,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B b 管上方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C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该反应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考点】电解水实验【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分析电解水实验,观察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管内气体为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管内气体为氧气,两气体体积比为
19、2:1;由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实验事实可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解答】解:A、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此选项错误 B、b 管产生的气体较多,与电源负极相连,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故此选项正确 C、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质量比是8:1,故此选项错误 D、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根据对教材中实验的回顾,利用题中实验装置图,分析图示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所得的结论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6美匡科学家卡尔 克里斯特在真空条件下制得盐粒大小的氮5(化学式为N5)氮5 是由排列成V 形的5 个氮原
20、子结合而成的,需保存在80的干冰中在制取氮5 的实验中,氮5 曾发生了爆炸下列有关“氮5”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第 13 页(共 24 页)A“氮5”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 B“氮5”可作为炸药使用 C“氮5”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在真空条件下,“氮5”是固体【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题意,氮5 需保存在80的干冰中,在制取氮5 的实验中,氮5 曾发生了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在制取氮5 的实验中,氮5 曾发生了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题意,氮5 是由排列成
21、V 形的5 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题意,在真空条件下制得盐粒大小的氮5,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氮 5 需保存在80的干冰中,在制取氮5 的实验中,氮 5 曾发生了爆炸,说明“氮5”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制取氮5 的实验中,氮5 曾发生了爆炸,说明“氮5”可作为炸药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题意可知,氮5 是由排列成V 形的5 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真空条件下制得盐粒大小的氮5,则在真空条件下,“氮5”是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含义、物质的性质、单质与化合物的特征等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模拟 试卷 化学 271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