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引桥工程-冬季、雨季施工措施(纯方案,3页)1824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引桥工程-冬季、雨季施工措施(纯方案,3页)18244.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冬季、雨季施工措施 1.1.冬季施工措施 1.1.1.气候情况 路线经过区地处亚热带,气候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多西北风,夏季热而多雨,多东南风。年平均温度 16,7 月平均温度 28.2,最高温度 39.1。1月平均气温 3.7,最低气温-10.6,年平均相对湿度 8182%。对于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 天稳定低于 5时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及砌体工程的施工都属于冬期施工,都应采取必要的措施。1.1.2.冬期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在冬季施工时,应采取可靠的技术保证措施,具体如下:1)准备工作 主要的准备工作有:做好冬期施工组织计划;各项设施和材料提前采取防雪、防冻等措施;对钢筋
2、的冷拉和张拉应专门制定施工工艺要求及安全措施;提前试配冬期施工混凝土配合比;制定冬期施工的防火、防冻、防煤气中毒等安全措施等。2)钢筋、预应力、混凝土冬期施工 钢筋焊接尽量在室内进行。风力超过四级时,应采取挡风措施。环境温度低于-20时,焊接不能保证质量,停止焊接作业。钢筋的冷拉设备、预应力张拉设备以及仪表工作油液,应根据实际使用时的环境温度选用,并应在使用时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配套校验。3)混凝土冬期施工 混凝土配制和搅拌的技术要求 宜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MPa,水灰比不宜大于 0.5。采用蒸汽养护时,宜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掺用适量引气剂、引
3、气型减水剂等外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拌制混凝土的各项材料的温度,应满足混凝土拌和物搅拌合成后所需要的温度(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 5)。首先考虑对拌和用水加热,仍不能满足需要时,再考虑对集料加热。水泥只保温,不得加热。各项材料需要加热的温度应根据规范中“冬期施工热工计算公式”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规范规定的各项最高温度。混凝土运输和浇筑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缩短,运输混凝土的容器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成型开始养护时的温度,用蓄热法养护时不得低于 10;用蒸汽法养护时不得低于 5,细薄结构不得低于 8。冬
4、期施工接缝混凝土时,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应加热使接合面有 5以上的温度,浇筑完成后,应采取措施使混凝土接合面继续保持正温,直至新浇筑混凝土获得规定的抗冻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的孔道压浆应在正温下进行。混凝土养护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应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和规范中“冬期施工热工计算公式”计算确定。养护方法应根据现场的气温、结构物表面系数等多种因素,可选用蓄热法、蒸汽加热法、暖棚加热法或电加热法等方法,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物不受冻害。质量检查 按照规范要求的冬期施工质量检查方法对冬期施工的所有项目进行严格检查,杜绝工程质量隐患。1.2.雨季施工安排 1.2.1.气候 路线经过区地处亚热带,气候随季节变化明
5、显,冬季多西北风,夏季热而多雨,多东南风。年降雨量 1300mm,6 月降水量多,达 177mm 左右,12 月最少,仅为 40mm 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 8182%。受东南沿海强风影响,多暴雨、风灾。1.2.2.雨期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施工准备 雨季对施工极为不利,必须提前作好各项施工准备。准备雨期施工的防洪材料、机具和必要的遮雨设施。工程材料特别是水泥、钢筋应防水、防潮;施工机械防洪水淹没。(2)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施工;对受洪水危害的工程应停止施工,若必须施工时,应有防洪抢险措施。雨期施工应加强地基不良地段沉陷的观测,基础施工应防止雨水浸泡基坑,若被浸泡,应挖除被浸泡部分,用与基础同样的材料回填。基坑要设挡水埂,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设集水井,配足抽水机,坡道内设接水措施。基坑挖好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或垫层,防止被水浸泡。施工前对排水系统应进行检查、疏通或加固,必要时增加排水措施。模板、钢筋等在下雨时用遮雨蓬布遮盖,雨后模板及钢筋上的淤泥、杂物,在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干净。雷区应设置防雷措施,高耸结构应有防雷设计。沿海地区应考虑防台风措施,露天使用的电器设备要有可靠的防漏电措施(如加设漏电保护器等)。加强对预制场区排水系统予以经常检修,对码头随时做好防雨工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