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8148.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814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8148.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在公共基础知识的马哲部分考查次数最多的内容,是马哲中的重中之重。王世明老师就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做下阐述: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就都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
2、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中国宋明时期的心学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观点。客观唯心主义论题 古希腊的柏拉图认识感觉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 中国宋代的朱熹主张“理在事先”“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德国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的产物 程颐:“有理则有气”“有理面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主观唯心主义论题 中国宋代的陆九渊认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区别 814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