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二版考试必备宝典33996.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二版考试必备宝典3399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二版考试必备宝典33996.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章绪论 1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 解:制备与加工、组成与结构、性能与应用、材料的设计与应用 2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性 解: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a.金属键;b.常温下固体,熔点较高;c.金属不透明,具有光泽;d.纯金属范性大、展性、延性大;e.强度较高;f.导热性、导电性好;g.多数金属在空气中易氧化。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a.离子键、共价键及其混合键;b.硬而脆;c.熔点高、耐高温,抗氧化;d.导热性和导电性差;e.耐化学腐蚀性好;f.耐磨损;g.成型方式:粉末制坯、烧结成型。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性:a.共价键,部分范德华键;b.分子量大,无明显熔点,有玻璃化转
2、变温度(Tg)和粘流温度(Tf);c.力学状态有三态: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d.质量轻,比重小;e.绝缘性好;f.优越的化学稳定性;g.成型方法较多。第 2章物质结构基础 1 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应遵循哪些原则?解: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 2电离能及其影响电离能的因素 解:电离能:从孤立原子中,去除束缚最弱的电子所需外加的能量。影响因素:同一周期,核电荷增大,原子半径减小,电离能增大;同一族,原子半径增大,电离能减小;电子构型的影响,惰性气体;非金属;过渡金属;碱金属;3混合键合实例 解:石墨:同一层碳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层与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结合;高分子:同一条
3、链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链与链之间以范德华力结合。4.将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按有无方向性进行分类,简单说明理由 有方向性:共价键 无方向性:离子键,金属键 金属键:正离子排列成有序晶格,每个原子尽可能同更多的原子相结 合,形成低能量的密堆结构,正离子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不破坏电子与正离子间的结合力,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共价键:共用电子云最大重叠,有方向性 离子键:正负离子相间排列,构成三维晶体结构,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5.简述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区别 6.为什么共价键材料密度通常要小于离子键或金属键材料 金属密度高的两个原因:第一,金属有较高的相对原子质量。第二,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原子趋于密
4、集排列。7.影响原子(离子)间距的因素:(1)温度升高,原子间距越大,热膨胀性;(2)离子价 负离子的半径 其原子半径 正离子的半径(3)键能增强,原子距离缩短,键长减少(C-C 单,双,叁键);(4)相邻原子的数目 (配位数)配位数增加,相邻原子的电子斥力越大,原子间距增大。相邻原子的数目越多,原子间距(结合原子或离子有效半径)越大。8.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按照能级写出 N、O、Si、Fe、Cu、Br 原子的电子排布。解:N:1s22s22p3 O:1s22s22p4 Si:1s22s22p63s23p 2 Fe:1s22s22p63s23p63d64s2 Cu:1s22s22p63s23p6
5、3d104s1 B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 9 比较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在结合键上的差别。解:金属材料:简单金属(指元素周期表上主族元素)的结合键完全为金属键,过渡族金属的结合键为金属键和共价键的混合,但以金属键为主。陶瓷材料:陶瓷材料是一种或多种金属同一种非金属(通常为氧)相结合的化合物,其主要结合方式为离子键,也有一定成分的共价键。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中,大分子内的原子之间结合方式为共价键,而大分子与大分子之间的结合方式为分子键和氢键。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二种或者二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物质,因而其结合键非常复杂,不能一概而论。10 比
6、较键能大小,简述各种结合键的主要特点,简述结合键类型及键能大小对材料的熔点 密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模量和塑性有何影响。解:键能大小:化学键能 物理键能 共价键 离子键 金属键 氢键 范德华力 共价键中:叁键键能 双键键能 单键键能 结合键的主要特点:金属键,由金属正离子和自由电子,靠库仑引力结合,电子的共有化,无饱和性,无方向性;离子键以离子为结合单元,无饱和性,无方向性;共价键共用电子对,有饱和性和方向性;范德华力,原子或分子间偶极作用,无方向性,无饱和性;氢键,分子间作用力,氢桥,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结合键类型及键能大小对材料的熔点密度弹性模量和塑性的影响:结合键的键能大小决定材料的熔点高低,
7、其中纯共价键的金刚石有最高的熔点,金属的熔点相对较低,这是陶瓷材料比金属具有更高热稳定性的根本原因。金属中过渡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这可能是由于这些金属的内壳层电子没有充满,是结合键中有一定比例的共价键。具有二次键结合的材料如聚合物等,熔点偏低。密度与结合键类型有关,金属密度最高,陶瓷材料次之,高分子材料密度最低。金属的高密度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由于金属原子有较高的相对原子质量,另一个原因是因为金属键的结合方式没有方向性,所以金属原子中趋向 于密集排列,金属经常得到简单的原子密排结构。离子键和共价键结合时的情况,原子排列不可能非常致密,所以陶瓷材料的密度比较低。高分子中由于是通过二次键结合,分子之
8、间堆垛不紧密,加上组成的原子质量比较小,所以其密度最低。弹性模量是表征材料在发生弹性变形时所需要施加力的大小。结合键的键能是影响弹性模量的主要因素,键能越大,则弹性模量越大。陶瓷 250600GPa,金属 70350GPa,高分子 0.73.5GPa。塑性是一种在某种给定载荷下,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材料特性。材料的塑性也与结合键类型有关,金属键结合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而离子键、共价键的材料的塑性变形困难,所以陶瓷材料的塑性很差,高分子材料具有一定的塑性。11.晶体的共同性质 1)确定的熔点 温度升高到某一值,排列方式解体,原子 成无规则堆积,呈现液体;2)自发形成规则多面体外形的能力;3)稳定
9、性(能量最低状态);4)各向异性 (不同方向,物理性能不同);5)均匀性 (一块晶体各部分的宏观性质相同)12.名词解释:致密度:晶胞中原子体积的总和与晶胞体积之比。13同素异构转变,并举例说明。解:同素异构转变:改变温度或压力等条件下,固体从一种晶体结构转变成另一种晶体结构。例:铁在不同温度下晶体结构不同,906体心立方结构,-Fe 9061401面心立方结构,Fe 1401熔点(1540)体心立方结构,-Fe 高压下(150kPa)密排六方结构,Fe 14按键合类型,晶体分哪几类?各自的键合类型和主要特点如何?解:按键合类型,晶体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金属
10、键结合;失去外层电子的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的吸引;无方向性和饱和 性;低能量密堆结构。(大多数金属晶体具有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金属晶体的原子排列比较紧密,其中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的配位数和致密度最高。)离子晶体:离子键结合,无方向性和饱和性;正离子周围配位多个负离子,离子的堆积 受邻近质点异号电荷及化学量比限制;堆积形式决定于正负离子的电荷数和正负相对大小。(硬度高、强度大、熔点和沸点高、热膨胀系数小、脆性大、绝缘高等特点。)共价晶体:共价键结合,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配位数和方向受限制,晶体的配位数为(8-N)。N 表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强度高、硬度高、脆性大、熔点高、沸点高
11、、挥发性低、导电能力较差和结构稳定等特点。配位数比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低)分子晶体:范德华键合氢键结合;组元为分子,仅有范德华键时,无方向性和饱和性,趋于密堆,分子对称性较低以及极性分子永久偶极相互作用,限制了堆砌方式;有氢键时,有方向性和饱和性。15.2-15 16 书中各例题 17.归纳总结 3种典型金属结构的晶体学特点 结构特征 结构类型 体心立方bcc 面心立方fcc 密排六方hcp 点阵类型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简单六面 点阵常数 a a a,c,c/a=1633 最近原子间距 d=(3/2)a d=(2/2)a d=a2/3+c2/4=a 晶胞中原子数 2 4 6 配位数 8 12
12、12 致密度 0.68 0.74 0.74 18.已知 916时,-Fe(面心立方)的点阵常数为 0.365 nm,分别求(100),(111),(112)的晶面间距。属于立方晶系 d=a/h2+k2+l2,面心立方 j、k、l 不全为奇数或不全为偶数时d=a/2h2+k2+l2(100)面,d=a/2h2+k2+l22=0.1825nm(111)面,d=a/h2+k2+l2=0.2107nm(112)面,d=a/2h2+k2+l2=0.4470nm 19.2-39 在温度为 912,铁从 bcc 转到 fcc。此温度时铁的两种结构的原子半径分别为 0.126nm 和 0.129nm,(1)求
13、其变化时的体积变化 V/O。从室温加热到铁 1000,铁的体积变化?解:(1)bcc N1=2 fcc N2=4 1=(N1/Na)MFe/a31,2=(N2/Na)MFe/a32 1/2=N1a32/N2a31=0.986 VO=(V1V2)/V1=1V2/V1 Vo=10.986=0.014 其变化时的体积变化为 0.014。(2)912时,由 bcc 转变为 fcc,体积减小;912-1000,受热膨胀,体积增大 20.计算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胞的致密度 21.计算(a)面心立方金属的原子致密度;(b)面心立方化合物 NaCl的离子致密度(离子 半径 r(Na+)=0.097,
14、r(Cl-)=0.181);(c)由计算结果,可以引出什么结论?(c)结论:原子大小相同时,致密度与原子的大小无关;当有不同种类的原子出现时,其原子的相对大小必然影响致密度。22 有序合金的原子排列有何特点?这种排列和结合键有什么关系?解:特点:各组元质点分别按照各自的布拉菲点阵排列,称为分点阵,整个固溶体由各组元的分点阵组成的复杂点阵,称为超点阵或超结构。23 2-57 24.如何根据固溶体密度判断固溶体类型 ce间隙式固溶体 c=e置换式固溶体 ce缺位式固溶体 25.举例说明非化学计量化合物判断其正负离子空缺情况 组分偏移化学式的化合物即为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如 FeO中 Fe2+氧化成
15、Fe3+则形成阳离子空位 26.书上各例题 27.铝为面心立方晶体,摩尔质量为 26.97原子半径为 0.143nm,求铝的密度?c=N*M/Na*V 28 晶体缺陷的分类。肖脱基缺陷(Schottky Defect)弗仑克尔缺陷 (Frenkel Defect):点缺陷对晶体性质的影响 解:肖脱基缺陷:有空位,无间隙原子,原子逃逸到晶体外表面或内界面(晶界)。弗仑克尔缺陷:同时形成等量的空位和间隙原子,空位和间隙原子对其数量远少于肖脱基(空位)缺陷。点缺陷对晶体性质的影响:点缺陷存在和空位运动,造成小区域的晶格畸变。1)使材料电阻增加定向流动的电子在点缺陷处受到非平衡力,使电子在传导中的散射
16、增加;2)加快原子的扩散迁移空位的迁移伴随原子的反向运动;3)使材料体积增加,密度下降 4)比热容增大附加空位生成焓 5)改变材料力学性能间隙原子和异类原子的存在,增加位错运动阻力,使强度提高,塑性下降。29 柏氏矢量的物理意义。解:表示晶体形成位错的滑移方向和大小。30.体积(晶格)扩散的微观机制类型 解:体积扩散是金属原子从一个平衡位置转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包括 3 种微观扩散机制:空位机制,其中一个原子与相邻空位交换位置。间隙机制,自间隙原子将一个相邻原子调换到间隙位置上。直接交换机制,相邻原子成对的互相交换位置 31.比较下列各因素对扩散系数的影响,并简要说明原因。1温度对扩散系数的影
17、响 2金属键晶体的扩散系数与共价键晶体或离子键晶体的扩散系数 3体积扩散系数(晶格或点阵)与短路扩散系数(沿位错、晶界、表面)4 间隙固溶体的扩散系数与置换型固溶体的扩散系数。5铁的自扩散系数(Fe)与(Fe)解:1.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间隙机制和空位机制都遵循热激活规律,温度提高,超过能垒几率越大,同时晶体的平衡空位浓度也越高,扩散系数提高。2.原子的迁移要挤开通路上的原子,引起局部点阵畸变,部分破坏原子结合键才能通过。键能越强,原子间的结合键力越强,激活能越大,扩散系数越小。共价键晶体和离子键晶体的扩散系数D 晶界D 沿位错D 晶内 4.间隙型固溶体比置换型固溶体容易扩散。因为间隙扩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科学 工程 基础 第二 考试 必备 宝典 3399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