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基于培养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课题开题论证实施报告35647.pdf
《双减基于培养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课题开题论证实施报告3564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基于培养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课题开题论证实施报告35647.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双减基于培养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课题开题论证实施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双减”的实施,以及强调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政策背景下,素质教育被推向了话题中心。而随着不同的艺术科目纳入必考,素质教育也从“非刚需”走向了“刚需”,成为综合评价中的重要一环,也成为了家长们必须重视的一环。教育和树人必须要谈孩子的核心素养,孩子发展核心素养是他们适应当今与未来发展的最关键的一种素养。教育它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行为,我们要回到教育的初心,反思教育的根本目标。很多时候,孩子们缺的不是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做人方面的知识,这就说明素质教育的
2、重要性了。作为父母,不仅要让孩子成才,还要让他们成人,成为真正的“人才”!孩子的童年只有次,评价人生的方式绝不仅仅是赢在起跑线,能够跑完马拉松的才是高手。而减负减不掉孩子的成长,成长是需要父母与孩子共同完成的场修行。“双减”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为了替学生减负,而是要让教育聚焦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生 .2 成与身心健康的发展。减的是无效低能的题海训练,要变革的是被动低效,延时加量的课堂教学。“双减”的最终目的,仍然是要不断提升我们的教育质量,而不是降低我们的教育标准。只是这一质量不是通过加班加点、补课延时,以牺牲师生家长的身心健康,单纯地去追求“考试成绩”的那种单面分数指标,只
3、有能全方位衡量孩子成长发展的各项重要指标,才是真正的教育绿色质量。可要追求这一绿色质量,要从最基本的日常教育单元着手,每天师生共享共生的课堂,才是“双减”能否真正落地的关健之处。“双减”是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自我空间,让他们有更多的个体发展的选择与尝试,改被动式的“管、卡、压”到主动式的自我认知和自主发展。教师的教,要从原有简单的知识传授过渡到“赋能驱动”,学生学习的动能,由外在“考试”的压力转化成探索发现自我与世界的内驱力。过去我们的教学状态是: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素质轻素养、重技巧轻通法、重效率轻效益。在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大班教学中,淡化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以
4、教师讲解知识为主。教师则是参照考纲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把学生培养成了一个个会考试的“人才”。而核心素养下的教学新常态是:德育为先、素养为重、以生为本、多学少教、能力素养并重。比如:在物理学科中,.3 从“双基”教学目标到“四维”的核心素养,强调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的态度与责任。让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能力基础,但总体水平不高,一旦需要更高、更强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时,多数学生就会觉得力不从心,这使我们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显得更加紧迫。学校需要发展,教师专业水平需要发展,学生
5、的素质更需要发展,教师的教学策略也要不断改进完善,而这些方面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若能达到共赢的局面,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卾博物理课题组紧跟时代要求,经多次修正、酝酿,预备研究这个具有科学性、实践性的课题。(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四个方面的要素构成,而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才能得以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针对某一学科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这些
6、素质是通过长时间的训练而形成。通过这种思维促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基本 .4 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经验,从而达到物理学科所要求的基本目标。教学策略特指在教学方面的一定理念指导下解决一类问题的具体措施,即指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目标所设计的指示性的教学技术,是有系统地安排教师活动,用以帮助学生达到某一确定的教学目标。(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国外的研究现状 核心素养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内容结构、课程体系、
7、质量保障体系,并已成为推动西方发达国家课程教学改革的支柱性理念。其中代表性的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个体的成功生活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核心素养研究、欧洲各国组织的核心素养研究和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以能力为目标的核心素养研究。201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联合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在2012 年研究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发布了报告向普及学习迈进每个孩子应该学什么,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必须包含以下七个领域的学习: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5 数字与数学和科学与技术,该报告还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特征,建构了一套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的学习指标体
8、系。这实际上就是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一套详细的参考指标。英国基于前期有关学生核心素养的多年研究,在国家课程总目标中,明确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既包括跨领域的涉及学生精神、道德、社会性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这些方面发展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也包括与学科领域紧密结合的关键能力。2007 年修订的国家课程对核心素养有了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表述,其分别从课程目标、学科重要性、关键概念、关键过程和内容范围几个方面,对跨领域和学科特异性的学生发展所需具备的素养和能力进行了系统而完整的阐述。美国“21 世纪素养”框架以核心学科为载体,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素养要求。(1)学习与创新技能,包
9、括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2)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交流和科技素养。(3)生活与职业技能,包括灵活性和适应性、主动性和自我指导、社会和跨文化技能、工作效率和胜任工作的能力、领导能力和责任能力。2.国内的研究状况 .6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于核心素养的刚刚起步,能够反映教育规律和社会需要,但是在概念、原理上还有待提高,具体的研究缺乏可操作性,难于具体指导教学实践,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发展。在 2014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但是素养目标是否适合个体成功生活和社会发
10、展还需要具体论证,如何把核心素养内容结构细化为终生教育体系,细化到学科课程和教学体系,仍在艰难的摸索。很多国内政策制定者、教育专家都提出:在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化中,要进一步改变课程教学重内容轻能力的现状,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我国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系统分析,充分吸收和借鉴各国的成熟做法,明确我国学生所需掌握的核心素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之中,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和持续发展。对于学生的培养,终将要落到课程体系,落到教师的教学之中。核心素养是一个相对宏观上位的理论模型,如何将核心素养细化到课程之中,是课程设计与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本着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培养 中学生 物理 学科 核心 素养 课堂教学 课题 开题 论证 实施 报告 3564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