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T梁运输吊装施工组织方案2834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预制T梁运输吊装施工组织方案2834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制T梁运输吊装施工组织方案28341.pdf(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1 1.1 工程简介.1 1.2 施工环境及条件.3 1.3 本分部工程的目标及管理要求.3 1.4 适用技术标准、规及验收标准.4 第二章 环境因素、危险源及风险分析、评估.6 2.1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6 2.2 风险分析、评估.10 2.3 对风险控制和保证技术措施.10 第三章 主要施工工艺方案.11 3.1 施工组织及施工安排.11 3.2 本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技术方案.12 3.3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22 3.4 主要资源配置方案及使用计划.23 第四章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质量保证技术措施.25 4.1 影响本分部工程施工的主要因素、环节或部
2、位.25 4.2 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技术措施.25 4.3 环境保护保障技术措施.31 4.4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31 4.5 安全应急措施.32 第五章 其它.37 5.1 吊车吊装的动载载荷计算.37 5.2 吊车抗倾覆验算.37 5.3 钢丝绳的计算.38 5.4 卡环的计算.39 5.5 地基承载力验算.39 5.6 运梁车受力验算.40 5.7 吊车吊装性能参数表.40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工程位于区白涛街道联农村 6 组,乌江右岸,距河口航道里程 20.621.5km,距市主城区东北方向约 100km,距县城约 30km,线路紧邻 319 国道、沿江公路、渝怀铁路及渝
3、怀铁路复线和多条乡镇及村公路,水运、陆运交通方便。本工程拟建设 2 个 1000 吨级(兼顾 3000 吨级),结构兼顾 5000 吨级泊位及相应的配套设施。码头货物吞吐量为 120 万吨/年,其中固体化危品 60 万吨/年,普通件杂货 60 万吨/年。本工程主要由 4 条斜坡道+前沿护岸、护坡+后方道路堆场+生产及辅助建筑物等组成。4 条斜坡道,斜坡道斜度均为 1:4,约 14。每条斜坡道 9 跨,每跨 5 榀梁,共计 180 榀梁,全部梁均为 T 型梁。其中轨道梁 144 榀,梯步梁 36 榀。轨道梁长度 15.6266m,高度 1.5m,宽度 0.9m,腹板厚 0.64m;梯步梁长度15
4、.6266m,高度 1.5m,宽度 1.3m,腹板厚 0.5m。本方案取轨道梁最大重量42.5t 进行相关计算。图 1.1 预制 T 梁立面图 图 1.2 预制 T 梁截面图 图 1.3 T 梁吊装总平面图 1.2 施工环境及条件 1.2.1 气象条件 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光照不足,四季分明。(1)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2.7;平均最高气温:34.2;最热月平均气温:28.6;最冷月平均气温:7.1。(2)降水 多年平均降雨:1072.3mm;历年最多降雨量:1363.4mm。(3)风况 历年最大风速:31.5m/s;平均
5、风速:1 m/s;常风向:东北风,频率:7%;次多风向:北风,频率:6%;平均风率:57%。(4)雾 多年平均雾日数:37.8d;历年最多雾日:94d;历年最少雾日:17d。(5)相对湿度 平均相对湿度 79。相对湿度最大值 83;最低值 74,年际间相差 9。全年相对湿度以 11 月份最高,为 85;8 月最低,为 71,月际间相差 14。(6)雷暴 510 月暴雨集中降落较多。1.2.2 交通条件 预制 T 梁运输安装通道为场施工便道,便道基本已硬化,运输条件较好。1.3 本分部工程的目标及管理要求 1.3.1 安全管理目标及要求 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努力实现零死亡,
6、不发生大等级及以上船舶交通责任事故和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不发生一般及以上火灾责任事故;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减少排放;不断改善环境,努力做到环境各项指标达标,确保不发生重大环境责任事故。加强职业健康管理,不发生严重职业病危害责任事故。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分级考核;完善机构设置,足额配备人员;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安全基础;强化体系建设,确保运行有效;强化危险源分析,确保措施有效;强化费用管理。1.3.2 质量管理目标及要求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工程施工符合设计文件的有关要求,工程质量符合现行规的要求及本合同工程施工图和技术规格书的要求。1.3.3 工期管理目标及要求 175 以下 T 梁
7、(120 榀)运输吊装施工计划从 2016 年 9 月 5 日开工,2016年 9 月 20 日全部完工;175 以上 T 梁(60 榀)运输吊装施工计划从 2016 年10 月 15 日开工,2016 年 10 月 25 日全部完工。本工程的工期目标为按照既定的业主的工期要求,按期完成施工任务。1.4 适用技术标准、规及验收标准 本方案根据施工图以及现场气象、地形、地质进行编制,方案编制及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下规、标准:预制 T 梁的施工图纸、规格和重量等 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 257-2008 工程建设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HG 20201-200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JGJ
8、80-201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JGJ33-2012)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2010)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市人大常务委员会200823 号公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16)钢丝绳使用标准GB/T8918-2006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 17 号令)起重吊装指挥信号(GB5082-85)起重机性能参数表 本公司同类型吊装作业经验 第二章 环境因素、危险源及风险分析、评估 2.1 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 本工程的环境因素、主要危险源及风险辨识如下 环境因素:主要为机械使用时的噪音污染;主要危险源及风险辨识如下表所
9、示:表 2.1 危险源及风险辨识表 活动/过程 危险源 事故类型 评价是否重大危险源 预防控制措施 责任 部门 责任人 T 梁运输 车辆运输失控或司机操作不当 车辆伤害 否 必须保证车辆性能良好;司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疲劳和酒后驾驶;T 梁运输时,运输道路必须保持平整,坡度必须保持严格控制在方案要求的围,雨天、大风等恶劣天气不得运梁;T 梁采用钢丝绳牢固固定在运梁车上。机务 运输过程司机疲劳驾驶或酒后驾驶 车辆伤害 否 机务 运输中天气恶劣,路況不好或汽车本身性能不佳 车辆伤害 否 机务 活动/过程 危险源 事故类型 评价是否重大危险源 预防控制措施 责任 部门 责任人 高处 作业
10、患高血压、心脏病、癲痫病、晕浪 高处坠落 是 患病人员不准进行高处作业;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安全帽,穿防滑鞋,禁止酒后作业;临边作业设工作平台并满铺脚踏板,设不少于 1.2m 高的防护栏杆,设安全合格的上下爬梯。工程 工作平台小及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 高处坠落 否 工程 吊装 作业 指挥信号错误或违章操作 起重伤害 否 1.必须严格执行设备准入制度,严禁安全装置存在缺陷的起重机械进场,同时要做好设备进场验收记录。2.起重作业必须严格遵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2010)和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 5082-1985),起重司机及起重指挥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上
11、岗作业。3.起重作业前必须结合起重作机务 起重作业垂直面下同时施工 物体打击 否 机务 特种作业起重机械设备未经专门检验或检验不合格 起重伤害 是 机务 起重设备就位基础不牢固 起重伤害 否 机务 活动/过程 危险源 事故类型 评价是否重大危险源 预防控制措施 责任 部门 责任人 操作人员无证上岗、酒后驾驶、违章操作 起重伤害 是 业实际做好安全交底及安全教育工作,并认真检查起重机起升机构、安全保护装置、吊索具等是否完好有效,确认起重机性能良好,所用吊索具完好有效后才能进行起重作业。4.雷雨、雾天能见度差、风速大于 10m/s 时不得进行起重作业,夜间作业照明要有足够亮;5.在吊装钢桁梁时必须
12、要确保吊件吊具、吊点满足强度和重物平衡,起吊前进行试吊,吊装过程中下方严禁站人,必须按要求设置警戒区域;拼装完成后必须对各连接部位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部位连接牢靠之后方可进行下一节段的拼装。6采用设置围栏、警示带、警示牌等措施对起机务 机械设备带故障长时间作业 机械伤害 否 机务 超负荷作业或钢丝绳等部件受力磨损、断丝超标 起重伤害 是 机务 力矩限制器、行走限位装置失效、门吊无夹轨器等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是 机务 吊物捆扎不牢固坠落 物体打击 否 机务 雷雨、雾天、强风、夜间作业照明没有足够视线差 高处坠落 否 机务 活动/过程 危险源 事故类型 评价是否重大危险源 预防控制措施 责任 部
13、门 责任人 操作人员不了解吊物尺寸、超重冒险作业 起重伤害 否 重吊装区域的危险部位实行隔离,加强警戒区监控。机务 2.2 风险分析、评估 本工程属于安装工程,预制T梁安装在水上、河流岸坡上进行,根据局QP7-1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管理控制程序(3.0 版)规定要求,应划为级技术较复杂或有一定技术含量或有一定风险或有一定难度的分项工程,由公司审批和管控的专项施工方案。本工程施工风险 施工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本工程施工属于特种作业,对工程施工安全要求大,可能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潜在影响。本工程技术风险:本工程施工技术简单,因此技术风险小,可忽略不计。本工程管理风险:本工程需选用有
14、相关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我部对其进行直接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施工队伍不服从管理的现象,最后造成不能按时完工,甚至发生危险事故。2.3 对风险控制和保证技术措施 本工程施工工艺简单,可按常规施工方法组织施工。施工管控要点 施工管控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方案未经审批,现场不得开工;未经技术交底和施工培训与考核,工人不得进行施工作业;未经监理及业主进行开工点审批,不得开工;现场施工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禁止施工;现场必须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施工方案;对于不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的,需立即停工整改;施工时必须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程及相关施工规;加强对施工作业
15、队伍的管理,对于不服从管理的队伍及人员,坚决清理出场。第三章 主要施工工艺方案 3.1 施工组织及施工安排 3.1.1 施工管理及组织 图 3.1 项目管理机构图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 副经理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副组长 总工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 安全部长 工 程 部 长 质检部长 合约部长 物资设备部长 综合部长 各 作 业 班 组 财务部长 图 3.2 安全组织机构图 本工程施工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作业班组负责施工。为了保证本工程的安全实施,特成立预制 T 梁运输吊装施工指挥领导小组,人员及分工如下。组长:全面负责本工程的质量、安全、技术、进度;副组长:协助组长现场处理本工程的施工进度、安全;
16、副组长:协助组长现场处理本工程的施工技术;组员:负责现场施工的指挥与协调;组员:负责现场的施工安全。3.1.2 施工安排 施工队伍进场后,由工程部、安全部等部门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及岗前培训和考试;施工队伍培训及考核合格后,即进驻现场,负责工程施工;分项工程施工现场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全程跟踪工程的施工;工程收尾管理:工程施工完毕后,项目部组织业主、监理对施工成果进行验收签字。3.2 本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艺技术方案 3.2.1 总体思路及施工流程 预制 T 梁已经在预制场完成预制,采用预制场 2 台 75t 龙门吊将预制 T 梁装上运梁车运输到安装点,施工吊装现场采用 1 台 400t 汽车吊进
17、行 T 梁吊装。钢丝绳采用4810.5m 钢丝绳 2 条和488m 钢丝绳 2 条,采用 35t 吊钩 4 个。图 3.3 预制 T 梁吊装流程图 3.2.2 施工前准备工作 3.2.2.1 道路及场地处理 斜坡道作业场地需提前进行道路及作业区域地面处理,两座斜坡道之间需要一条 5m 宽,斜度平滑的运梁通道,虽然高差加大,为了保证安全,斜率控制在5%以。梁车行驶时严格控制车速,保持缓慢匀速前行。如需要可采用防滑链条防止梁车行驶中出现滑溜,停靠时可在轮胎前放置阻挡块防止梁车滑溜。在道路边缘部位尤其是拐弯处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防止车辆冲出道路。通道两侧根据每跨地面情况进行平整,类梯田形式阶梯场地。
18、运输道路及作业区域要求平整夯实,顶部最后一跨需要整个平整的场地,满足吊车行走及作业时对地面的需求。现场需配备一台挖机随时处理现场道路,辅助吊车行走及作业需求。通道及阶梯位置及高度如下图所示,作为参考进行场地处理。图 3.4 场地整理立面示意图 图 3.5 场地整理立面示意图 吊车作业区域地基承载力要求大于等于 450KPa(详见第五章地基承载力验算)。采用重型动力触探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为了保证运梁通道满足要求,将预制场到现有场砼便道之间的运梁通道采用铺设 40cm 厚片块石进行硬化,示意图如下:图 3.6 运梁通道示意图 为了保证现场作业区域承载力满足要求,将吊机作业区域进行片块石换填,换
19、填深度为 2m。每 2 跨换填一次,待此两跨 T 梁架设完成后,将换填料挖除作为后 2 跨的换填料。2#、3#泊位分别按此方案进行换填处理。将换填采用压路机进行分层碾压密实(分层厚度不超过50cm),其次在作业区域换填面上铺设5cm 厚钢板进行加强处理。换填处理示意图如下:图 3.7 作业区域换填示意图 表 3.1 道路及场地处理工程数量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作业区域换填片块石 m3 3640 32.5*28*2*2 2 作业区域周转片块石 m3 7280 3640*2 3 通道换填片块石 m3 552(50*6+20*4.5+220*4.5)*0.4 4 钢板 块 4 钢板尺
20、寸 2m*2m*5cm 为了保证换填后的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分层回填时,静压与振动相结合,加大振动频率和增加碾压遍数。3.2.2.2 运输车辆的选择及装车前的准备工作 运输车辆的选择 由于预制 T 梁长约 16m,常规的运输车辆无法满足运输要求,因此需采用大型拖车装载运输。图 3.8 运梁拖车示意图 装车前的准备工作 对大型拖车进行脚制动、紧急制动的有效性试验;试验大型拖车转向灵活与可靠;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3.2.2.3 系固方案(1)预制梁装上拖车,必须保证预制梁的长轴方向与拖车的行驶方向保持一致。(2)装载和支撑应符合拖车载荷上的分布要求,预制梁与平板的接触面之间衬垫摩擦系数较大的隔垫
21、物(如薄胶皮、轮胎垫、麻布、2-3cm 厚的薄木板等)。(3)预制梁系固点高度应尽量与预制梁的重心在同一水平线上。(4)用链条将预制梁捆在运梁车的车厢板上,并用葫芦将链条拉紧(或者用钢丝绳将挂车与 T 梁吊环系固牢靠,确保 T 梁运输过程中不发生水平及纵向位移)。链条(钢丝绳)和预制梁梁体的接触部位应用橡胶皮隔开,防止链条损坏梁体。3.2.3 预制 T 梁吊装 3.2.3.1 吊装前的准备(1)对吊车和运梁车性能进行检查,确保性能良好。(2)准备好钢丝绳、吊具、对讲机、钢质包角、橡胶皮等设备和工具。(3)将运梁车需要通行的路线进行平整和夯实,确保运梁车安全行驶。(4)将吊车站位区域进行平整和夯
22、实,确保吊车安全作业。(5)安装工人需要安装所需的材料(如橡胶支座)准备好。3.2.3.2 吊车的选型 400t 汽车吊使用时采用 36.4m 主臂工况,吊装时最大作业半径不超过18m。即吊车的吊装半径为 18 米,吊装能力为 60 吨,能满足吊装要求(见吊装计算)。图 3.9 400t 汽车吊示意图 3.2.3.3 吊装方法(一)吊机进场站位 确认现场条件满足吊车进出场后,将吊车按指定位置进行站位,保证作业半径在规定围以;将吊车支腿撑好,注意支腿受力区域不得有暗沟,吊车保证水平状态作业。(二)挂钩 每一片预制 T 梁使用钢丝绳采用4810.5m 钢丝绳 2 条和488m 钢丝绳 2 条,钢丝
23、绳腰部挂于吊钩上,绳头通过 4 个 35t 卡环挂于 T 梁吊点上,共计 4 股绳受力。吊点到吊点的距离是 12.6266 米,以预制 T 梁中心为基准,对称布置。图 3.10 吊装兜挂示意图(三)试吊 吊车确认挂钩牢固后,指挥吊车慢慢提升,直至钢丝绳绷紧受力为止,挂好溜绳;检查 T 梁是否已与其他构件解除连接,钢丝绳是否挂钩正确,设备起吊是否平稳,是否满足安装要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检查无误后将预制 T 梁缓缓提起,距离地面 20-30cm 时停止提升,静止约 10 分钟,检查吊车处地面基础、吊车受力状况,如有问题立即停止吊装,待问题解决后方可继续作业。(四)装卸车 确认无误后指挥吊车将预制
24、 T 梁吊至拖车正上方位置,随后吊车将梁体缓缓落至拖车上(拖车上事先在头尾两端横车向放一块 20mm-30mm 木板,木板长度为 1.5m);梁体落至拖挂车后,用手拉葫芦将梁体捆绑于拖车上,手拉葫芦共设置 3道;梁体固定后,抽取出钢丝绳。平板车卸载梁体于以上步骤相反。(五)预制 T 梁吊装 运梁车将预制 T 梁运到吊装位置后,运梁车和吊车平行摆放,丝索工准备好2 根 10.5 米长的钢丝绳和 2 根 8 米长的钢丝绳,分别将每根钢丝绳一端挂在吊车的吊钩上,另一端用 35 吨的卡环连在预制 T 梁吊环上。检查无误后,由指挥员指挥吊车驾驶员操作吊车慢慢起钩,钢丝绳绷紧后,再检查一次,确保无误后,吊
25、车再慢慢起钩,将预制梁吊离运梁车并高出安装位置后,吊臂旋转 90,再慢慢扒臂杆,直到离安装支座 20cm 高后停住。将预制梁的横向和纵向与安装线对齐。由第一跨到第九跨从下往上,依次进行 T 梁吊装;2#泊位和 3#泊位的 2#斜坡道每跨 T 梁从上游到下游进行吊装,2#泊位和 3#泊位的 1#斜坡道每跨 T梁从下游到上游进行吊装。T 梁安装好后采取临时固定方法:采用 12cm*12cm 方木在 T 梁两端两侧进行临时支撑,横隔板采用钢筋焊接。安装时的注意事项:在斜坡道作业时必须保证吊机机身处于水平状态方可起吊。起吊过程中,在起重机行走、回旋、俯仰吊臂、起落吊钩等动作前,起重司机应鸣声示意,一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制 运输 吊装 施工 组织 方案 2834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