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综合实验827.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综合实验82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综合实验827.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化学总复习教案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综合实验 第 1 页 共 10 页 第十九单元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综合实验 一、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所谓实验设计,是用多种装置和仪器按某种目的进行串联组合完成某项实验,其类型较多,考查形式多样。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所学过的物质的性质、制备和净化,常用仪器和装置的作用及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等知识融会贯通,要善于吸收新信息并且能加以灵活运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一个化学实验,必须依据一定的实验原理,使用一定的仪器组装成一套实验装置,按一定顺序进行实验操作,才能顺利完成。据此,一道综合实验方案设计题,可以把它化解成几个相互独立
2、又相互关联的小实验、小操作来解答。由各个小实验确定各步操作方法,又由各个小实验之间的关联确定操作的先后顺序。(一)化学实验设计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划分成不同的类型。(1)根据实验在化学教学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来划分。启发性(或探索性)实验设计。由于这类实验是在课堂教学中配合其他化学知识的教授进行的,采取的又多是边讲边做实验或演示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要注意效果明显、易操作、时间短、安全可靠。验证性实验设计。由于这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化学假说和理论,又多采取学生实验课或边讲边做实验的形式,因此,在设计这类实验时,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注意说服力要强。运
3、用性实验设计。这类实验的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化学实验习题或实验问题。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时,要注意灵活性和综合性,尽可能设计多种方案,并加以比较,进而进行优选。从课内、课外的角度来分,运用性实验设计又包括课内的实验习题设计和课外的生产、生活小实验设计。(2)根据化学实验的工具来划分。化学实验仪器、装置和药品的改进或替代。化学实验方法的改进。这主要是由于中学化学课本中的一些实验因装置过于繁杂、操作不太简便、方法不太合适、可见度较低而影响化学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改进方案,重新设计。另一方面,由于中学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常会发生缺少某些仪器、药品的情况,因而需要自制一些
4、仪器和代用品,或采用微型实验,所以也需要对实验重新进行设计。(3)根据化学实验内容来划分。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实验设计。物质的制备实验设计。物质的分离、提纯、鉴别实验设计。(二)化学实验设计的内容 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包括下述内容:(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用品(药品、仪器、装置、设备)及规格。(4)实验装置图、实验步骤和操作方法。高中化学总复习教案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综合实验 第 2 页 共 10 页(5)注意事项。(6)实验现象及结论记录表。(三)化学实验设计的要求 1.科学性 科学性是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方
5、法必须正确。例如,鉴别 Na2SO3和 NaI,在试剂的选择上就不宜选用硝酸等具有氧化性的酸,在操作程序的设计上,应取少量固体先溶解,然后再取少量配成的溶液并再加入试剂,而不能将样品全部溶解或在溶解后的全部溶液中加入试剂。2.安全性 实验设计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的药品和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如果必须使用,应在所设计的化学实验方案中详细写明注意事项,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3.可行性 实验设计应切实可行,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4.简约性 实验设计应尽可能简单易行,应采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和实验药品,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6、实验。对同一个化学实验,可以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并对它们进行选择。选择采用的实验设计方案,应具有效果明显、操作安全、装置简单、用药少、步骤少、时间短等优点。(四)化学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 接受信息。接受、分析、筛选信息,明确实验设计的课题、条件和要求。实验设计原理。通过对新旧信息的加工,实现制定的实验设计。从设计的要求及解决问题的顺序分析,大致有以下两个层次:一是实验方案的选定。二是实验装置与实验操作的设计。设计实验内容。见上。1.设计思想、规律和方法(1)思考问题的顺序:围绕主要问题思考。例如:选择适当的实验路线、方法;所用药品、仪器简单易得;实验过程快速、安全;实验现象明显。思考有关物质的制
7、备、净化、吸收和存放等有关问题。例如:制取在空气中易水解的物质(如 Al2S3、AlCl3、Mg3N2等)及易受潮的物质时,往往在装置末端再接一个干燥装置,以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思考实验的种类及如何合理地组装仪器,并将实验与课本实验比较、联靠。例如涉及到气体的制取和处理,对这类实验的操作程序及装置的连接顺序大体可概括为: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2)仪器连接的顺序:所用仪器是否恰当,所给仪器是全用还是选用。仪器是否齐全。例如制有毒气体及涉及有毒气体的实验应有尾气的吸收装置。安装顺序是否合理。例如:是否遵循“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气体净化装置中不应先经干燥,后又经过水溶液洗气。高中化学
8、总复习教案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综合实验 第 3 页 共 10 页 仪器间连接顺序是否正确。例如:洗气时“进气管长,出气管短”;干燥管除杂质时“大进小出”等。(3)实验操作的顺序:连接仪器。按气体发生除杂质干燥主体实验尾气处理顺序连接好实验仪器。检查气密性。在整套仪器连接完毕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要依装置而定。装药品进行实验操作。2.设计时,应全方位思考的问题(1)检查气体的纯度,点燃或加热通有可燃性气体(H2、CO、CH4、C2H4、C2H2等)的装置前,必须检查气体的纯度。例如用 H2、CO 等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需要加热金属氧化物,在操作中,不能
9、先加热,后通气,应当先通入气体,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干净后,检查气体是否纯净(验纯),待气体纯净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金属氧化物。(2)加热操作先后顺序的选择。若气体发生需加热,应先用酒精灯加热发生气体的装置,等产生气体后,再给实验需要加热的固体物质加热。目的是:一则防止爆炸(如氢气还原氧化铜);二则保证产品纯度,防止反应物或生成物与空气中其它物质反应。例如用浓硫酸和甲酸共热产生 CO,再用 CO 还原 Fe2O3,实验时应首先点燃 CO 发生装置的酒精灯,生成的 CO 赶走空气后,再点燃加热 Fe2O3的酒精灯,而熄灭酒精灯的顺序则相反,原因是:在还原性气体中冷却 Fe 可防止灼热的 Fe 再被空
10、气中的 O2氧化,并防止石灰水倒吸。(3)冷凝回流的问题。有的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如在发生装置安装长玻璃管等。(4)冷却问题。有的实验为防止气体冷凝不充分而受损失,需用冷凝管或用冷水或冰水冷凝气体(物质蒸气),使物质蒸气冷凝为液态便于收集。(5)防止倒吸问题。(前已述。)(6)具有特殊作用的实验改进装置。如为防止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不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连接成连通装置;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住一只小试管等。(7)拆卸时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实验仪器的拆卸要注意安全和科学性,有些实验为防止“爆炸”或“氧化”,
11、应考虑停止加热或停止通气的顺序,如对有尾气吸收装置的实验,必须将尾气导管提出液面后才熄灭酒精灯,以免造成溶液倒吸;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应先熄灭加热氧化铜的酒精灯,同时继续通氢气,待加热区冷却后才停止通氢气,这是为了避免空气倒吸入加热区使铜氧化,或形成可爆气;拆卸用排水法收集需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时,需先把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才能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吸;拆后的仪器要清洗、干燥、归位。例 1 碱式碳酸镁有多种不同的组成,如322)(COOHMg、3324)()(COOHMg、4325)()(COOHMg等。请你设计一个测定碱式碳酸镁组成的实验方案。包括 高中化学总复习教案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
12、与综合实验 第 4 页 共 10 页(1)测定原理(2)测定实验的装置图(3)操作步骤。可使用的仪器、试剂和用品如下:仪器:天平(附砝码)、大试管(附带有短玻璃管的橡皮塞)、酒精灯、洗气瓶、球形干燥管(附带有短玻璃管的橡皮塞)、铁架台、铁夹、角匙。试剂:碱式碳酸镁(粉状)、浓硫酸、石灰水、无水氯化钙、碱石灰。其他:火柴、棉花、短橡皮管、弹簧夹。注意:上述仪器和试剂只需应用其中的一部分。仪器、试剂、用品的数量不限。解析:考查测定碱式碳酸镁组成的实验方案设计。可加热碱式碳酸镁,通过测定生成的 MgO、CO2、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来确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用浓硫酸吸收 H2O,根据浓硫酸增重的量,求
13、出水的物质的量;用碱石灰吸收 CO2,根据碱石灰的增重,确定 CO2物质的量。答案:(1)通过测定 MgO、CO2、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来测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2)测定实验的装置如下图所示:(3)操作步骤 将装置按上图连接好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称取一定量(W1g)样品于大试管中 加热,至样品完全分解 实验结束后,称量洗气瓶和干燥管的增重(设为 W2、W3)计算 MgO、CO2、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MgO):n(CO2):n(H2O)=40321WWW443W182W 确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例 2 欲在室温和 1.01105Pa 条件下测定镁的原子量。请利用图给定的仪器(盛放镁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专题 复习 实验 方案设计 综合 82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