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视觉样板施工方案5598.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幕墙视觉样板施工方案559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幕墙视觉样板施工方案5598.pdf(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目录1、设计方案说明.3 2、主要材料.4 2.1 立柱型材.4 2.2 横梁型材.4 2.3 玻璃.6 3、幕墙系统介绍.8 3.1 层间纵剖节点.8 3.2 单元体排水方案.9 3.3 单元体挂接节点.10 3.4 通风器安装节点.11 3.5 装饰翼安装节点.12 4、视觉样板安装.14 4.1 准备工作.14 4.2 测量放线.14 4.2.1 室外控网的布设.14 4.2.2 室内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6 4.2.3 室内分格线的布置.18 4.2.4 室内进出线的布置.19 4.2.5 室内高程的控制.21 4.2.6 测量放线的注意事项.25 4.2 埋件处理及后置埋件安装.
2、27 4.2.1 预埋件施工控制.27 4.2.2 预埋件清理检查.29 4.2.3 预埋件的纠偏处理.29 4.2.2 后补埋件安装.37 4.3 单元板块支座安装调试.39 4.4 打底料安装调试.41 4.5 不锈钢装饰翼现场组装.42 4.5 单元板块吊装.42 4.6 蓄水试验.45 4.7 第二支座安装及室内封修.46 4.8 室内安装踢脚收口.46 4.9 视觉样板清理验收.46 5、单元板块安装质量控制.48 6、室内装修样板施工.50 1、设计方案说明 本设计方案依据建筑设计的施工图纸和建筑师的设计意图,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的幕墙设计,注重建筑功能的体现,确保安全性,创造舒适
3、的环境、经济和美学功能。本方案特点如下:采用多道内排水设计,使雨水可以顺畅流出,不会产生逆流现象。优化胶条提高系统的水密性和气密性。通过简明灵活的设计方案,可以方便更换胶条、配件及辅材,灵活的更换装饰翼、玻璃。通风器采用整体式设计,安装方便,可以在工厂安装,也可以运至工地现场安装。2、主要材料 2.1 立柱型材 铝合金公料立柱 铝合金母料立柱 立柱类型 截面厚度 H(mm)材质 表面处理 公料 177.5 6063-T6 粉末喷涂 母料 177.5 6063-T6 粉末喷涂 2.2 横梁型材 铝合金公料横梁 铝合金母料横梁(直面)铝合金母料横梁(曲面)铝合金中横梁 铝合金母料横梁(通风器)铝合
4、金横梁(通风器)横梁类型 截面厚度 H(mm)材质 表面处理 公料 177.5 6063-T6 粉末喷涂 直面母料 177.5 6063-T6 粉末喷涂 曲面母料 177.5 6063-T6 粉末喷涂 中横梁 177 6063-T6 粉末喷涂 通风器母料 217.5 6063-T6 粉末喷涂 通风器横梁 177.5 6063-T6 粉末喷涂 2.3 玻璃 GL-01 GL-04/GL-04W GL-08 GL-05 GL-01W(弯弧)玻璃代号 名称 GL-01 8mm 半钢化(超白)+1.52PVB+8mm 半钢化(超白)【第4 面阳光控制膜】+12mm 氩气(黑色暖边)+10mm 钢化【双
5、银 Low-E 镀膜在第 5 面】GL-04/GL-04W 8mm 钢化(超白)【第 2 面阳光控制膜】+12mm 空气(黑色铝间隔条)+6mm 钢化【单银 Low-E】GL-08 10mm 钢化(超白)【第 2 面阳光控制膜】+12mm 氩气(暖边)+10mm 钢化【双银 Low-E 镀膜在第 3 面】GL-05 10mm 钢化(超白)【第 2 面阳光控制膜】+12mm 空气(暖边)+10mm 钢化【单银 Low-E】GL-01W 8mm 半钢化(超白)+1.52PVB+8mm 半钢化(超白)【第4 面阳光控制膜】+12mm 氩气(黑色暖边)+10mm 钢化【双银 Low-E 镀膜在第 5
6、面】3、幕墙系统介绍 本样板幕墙系统为单元式玻璃幕墙系统,转角板块为弯弧玻璃、弯弧横梁型材单元板块,转角部位单元板块采用双支座与结构主体连接。本系统见光部位采用中空夹胶玻璃,层间采用中空玻璃后背衬铝板,结构柱部位采用中空夹胶玻璃后背衬铝板。层间及结构柱部位背衬铝板填充 100mm 厚保温棉(视觉样板暂不填充保温棉),采用 1.5mm 厚镀锌铁皮封堵。为确保幕墙其他层间部位与通风器部位整体效果,层间不锈钢均采用 2mm 不锈钢穿孔板。其中主要节点及构造措施方案如下描述。3.1 层间纵剖节点 横梁部位纵剖节点 1、三角形踢脚板安装方案,增加稳定性。2、收口铝板方式,更加美观,便于安拆维护。2 1
7、3.2 单元体排水方案 进水路径横剖图 排水路径竖剖图 1、单元体层层有组织排水模式,增加排水效果。1)构造设计:立柱有 3 个等压腔,横梁有非等压的外腔、中腔和内腔各 1个。2)进水路径:雨水可能进入的路径依次是外腔、中腔、内腔,大部分雨水进外腔 中腔 内腔 入外腔,少量水进入中腔,极少量水进入内腔。3)排水路径:进入立柱外腔和中腔的水直接落入下层单元体十字接缝处排出,进入内腔的雨水落入下层横梁部位的集水槽,通过十字接缝两端的排水孔流入横梁空腔,汇集到十字接缝处落入下层单元体横梁外腔排出。3.3 单元体挂接节点 转接纵向剖面 转接横向剖面 1、容差性能:可三维六自由度调节安装误差,上下可调2
8、5mm,左右可调60mm,前后可调25mm。2、单元体荷载集中作用力中心线与 L 形转接件作用点偏心很少,最大限度减少偏心矩,改善挂件受力性能。3.4 通风器安装节点 通风器纵向剖面 1、通风器自身内部关闭状态时形成两个空气密闭腔,与外界不会形成对流,保证气密性、水密性、保温性能及隔音性能;2、通过前端的两道密封胶条以及与横梁间的胶垫来增强通风器周边的防水密气及保温性能;3、通过两道过滤网实现空气过滤清洁;4、通风器采用整体式设计,安装方便,可以在工厂安装,也可以运至工地现场安装;5、更换时只需拆卸上下两排螺丝(上图虚线圈所示)即可整体移除,修好后再整体装上即可。通风器安拆节点示意图 3.5
9、装饰翼安装节点 装饰翼横向剖面 装饰翼起底节点 装饰翼安装细部节点 1、装饰翼型材采用一体型材,与不锈钢通过螺丝连接,在加工厂加工成半成品,运至工地现场与单元板块集成,确保整体性效果。2、装饰翼通过插芯与板块连接,安装容易,拆卸方便,缓解工期压力。3、玻璃更换时,一次性整体拆除装饰翼,步骤简便。4、视觉样板安装 视觉样板安装流程:测量放线埋件处理及后置埋件安装单元板块支座安装调试单元板块吊装蓄水试验第二支座安装及室内封修不锈钢装饰翼现场组装安装室内踢脚收口打底料安装调试视觉样板清理验收 4.1 准备工作 1、施工前需协调总包搭设硬质防护,总包完成硬质防护搭设后,再进行作业。硬质防护搭设于 10
10、 层顶板部位,搭设防护前放好单元板块分格线,硬质防护在板块中间位置预留 100mm 凹槽,用于塔吊缆绳进出,解决硬质防护带来的塔吊吊装不便问题。板块完成安装后,采用硬质材料覆盖凹槽。硬质搭设防护部位及预留凹槽示意如下图。2、组织总包、监理、业主单位参与各轴线、水平线等控制线的移交工作。3、与总包沟通协调视觉样板吊装设备的使用。4.2 测量放线 4.2.1 室外控网的布设 外部控制网,与内控点联测,统一进行导线平差,保证内、外控制点坐标系统的一致性。采用强制对中归心,减少对中误差的影响。按照规范要求浇注混凝土强制观测墩。本工程平面四角为曲面造型,幕墙控制点需要加密,地面的加密控制点采用钢制的强制
11、归心架。观测墩 强制归心盘 4.2.2 室内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复核总承包控制网 进入工地放线之前对由总承包方提供控制网布置图,用 LeicaTS30 全站仪对控制网采用闭合导线测量进行复核,直到满足规范要求,经检查确认后,填写轴线、控制线实测角度、尺寸、记录表,致函于总承包单位,给予确认后方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根据总承包提供的控制网,在此基础上布置幕墙施工控制网,使之满足幕墙施工要求,幕墙控制网定期与总承包和钢结构施工控制网联测。(2)控制网的布设 1)由于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根据总平面图利用 Leica TM30 全站仪(测角0.5,测距 0.6+1PPM),从高级起算点在场区
12、布测一条闭合或附合导线,然后采用极坐标法,定出幕墙施工内外控制网基准点,作为幕墙施工首级平面控制网,内控网与外控网布设同时进行。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规定。等级 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级 5 1/30000 2)控制网示意图 标准层平面控制网示意图 3)内控点的投测 投测之前安排施工人员把测量孔部位的混凝土清理干净,然后在一层的基准点上架设激光铅垂仪,为了保证轴线竖向传递的准确性,把基准点一次性分别准确地投到各标准控制楼层,重新布设内控点(轴线控制点)在楼面上。测量时尽量选在早晨、傍晚、阴天、无风的气候条件下进行,以减少外界不利因素影响。架设垂准仪时,必须
13、反复地进行整平及对中调节,以便提高投测精度。确认无误后,分别在各楼层楼面上测量孔位置处把激光接收靶放在楼面上定点,再用墨斗线准确地弹一个十字架。十字架的交点为基准点,在楼面上放线,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同时经过校对和复核,以确保无误。高程传递 内控点(轴线控制点)竖向投测操作方法:A、将激光经纬仪架设在首层楼面基准点,调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B、通过调焦,使激光束打在作业层激光靶上的激光点最小,最清晰。激光接收靶由 3003005mm 厚有机玻璃制作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及正交坐标线组成。接收靶示意图 楼 层 轴 线 控 制楼层轴线控制线 C、通过顺时针转动望远镜 3
14、60 度,检查激光束的误差轨迹。如轨迹在允许限差内,则轨迹圆心为所投轴线点。D、通过移动激光靶,使激光靶的圆心与轨迹圆心同心,后固定激光靶。在进行控制点传递时,用对讲机通信联络。E、所有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楼层后,用全站仪及钢尺对控制轴线进行角度、距离校核,进行闭合导线测量,结果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后,进行下道工序。F、考虑到此工程幕墙施工的特点,从埋设预埋件起就要求精确控制,而埋设预埋件时,楼板尚未浇筑好,仪器不能稳定的架设在楼板上,所以内控点应投递在一个特制的钢架上,保证仪器架设稳定、内控点投测精确,才能进行幕墙预埋件测量定位作业。4.2.3 室内分格线的布置(1)普通板块分格线的布置。根据总包
15、移交的平面控制线,放出单元板块的分格线。N1 控制点纵横控制线为总包结构施工控制线,其中距 L 轴水平距离为 2000mm,距 3 轴水平距离为4000mm,板块分格线与控制线关系如图所示。单元板块分格线布置(2)弧形板块分格线布置。沿纵向控制线找出 A 点,距 N1 控制点 3838mm,沿横向控制线找出 B 点,距N1 控制点 1590mm,AB 连线即为第一块弧形板块分格线。同理找出 CD 点并连线,放出第二块弧形板块分格线。同时,该方法也可确认弯弧部分圆心。弧形板块分格线布置 4.2.4 室内进出线的布置 普通板块埋件内侧距离 L 轴 800mm,第一、二块弯弧板块埋件室内侧中点距离
16、L 轴、3 轴尺寸如图。埋件位置图(1)普通板块进出控制线布置 槽式埋件内侧边缘中点至室内一侧 1000mm 处做为进出控制线,普通埋件控制线如图布置。室内进出控制线布置(2)弧形板块进出线布置 根据板块分格线布置时确定的 BD 两点,确认弧形 EF 两点,EF 两点做分格线垂线,为弧形板块进出线。弧形板块进出控制线布置 4.2.5 室内高程的控制(1)为保证建筑幕墙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总承包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至少应提供三个)或者基准线,采用徕卡 DNA03 电子水准仪(精度 0.3mm/km 往返测)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
17、条附合水准路线,或者沿用总承包单位高程控制网并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幕墙施工是在结构施工之后,所以幕墙高程的控制必须与土建单位、钢结构施工单位联测,统一调整误差,保证幕墙与土建结构、钢结构等单位标高的统一,避免出现误差。(2)高程竖向传递 高程传递宜采用悬挂钢尺法(钢尺必须经过检验)进行测量,并对钢尺读数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的改正,50m 钢尺标准拉力50N,用弹簧拉力器测量拉力,用电子温度计(精度1)测量现场温度,然后对测量值进行温度与拉力修正,计算公式因钢尺型号而异。标高应分别从三处向上传递,每次从每处传递的初始
18、标高应为同一处,传递的标高较差小于3mm 时,可取平均值作为施工层的标高基准,否则应重新传递。根据结构图,计算出结构标高1m 的数据,在各层高度立柱或剪力墙的同一位置弹出结构标高 1m 线,分别用红油漆记录。在幕墙施工安装完成之前,所有的高度标记及水平标记必须清晰完好,不能被破坏。精度要求:层与层之间3mm,总标高30mm,且必须对标高测量中产生的误差合理分配,直到满足规范要求。(3)幕墙高程控制测量特点 1)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幕墙施工,高程控制测量可分为两部分作业,第一部分是埋件施工时埋件高程控制测量,第二部分是幕墙全面施工时的高程控制测量。为什么要分为这两部分,主要有两点原因:A、根据幕
19、墙工程的特点,幕墙一般是先施工埋件,埋件施工时,随建筑主体进度而跟进的,而幕墙全面施工是在主体完成之后。B、二者作业环境不一样,埋件施工时,不定因素多(时间紧,与各单位交叉施工,土建单位有施工偏差等),很难做到幕墙主体安装的精度一样,但必须去控制它的偏差,保证在允许范围内,允许偏差必须根据每个工程设计的特点确定,必须遵循保证幕墙施工质量与结构安全的原则。幕墙主体施工高程控制测量时,主体结构也已经趋于稳定,作业环境相对较稳定,可以进行高精度高程控制测量。2)幕墙工程高程控制测量在土建高程控制测量之后进行,各分包单位进场时必须要求土建单位将建筑原始标高点交接给各施工单位,一般为建筑的首层0.000
20、m 或者 1.000m。各分包单位都必须以此点为标高原始起始点,不必再从国家或城市高程控制点引进来,否则可能出现误差,因为建筑土建已经施工,可能发生沉降。幕墙的标高传递必须与土建结构每层标高校核,保证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若偏差超范围,必须与土建结构单位共同复核,共同对层间标高进行调整,使之符合规范要求,不可单独传递标高而不与其他单位复核。若复核后土建单位标记的层间标高在允许范围内,我司可以土建单位为准,但必须在其标记旁做出我司的标记。(4)标高传递应该注意的重点 1)幕墙施工层间标高的传递,一般在每层楼主体结构如柱子,核心筒等部位,最好选择每层的同一部位,且在混凝土稳固的地方做出清晰标记,并标
21、明测量的日期,一般刷油漆,建议采用与其他单位不同的颜色作标记,以区别其他单位。刷油漆也要注意,先用胶带贴好再刷,这样刷出来就比较美观、漂亮。2)采用悬挂钢尺法(钢尺须经过检验)传递标高,应对钢尺读数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改正。用弹簧拉力器测量拉力,用电子温度计(精度0.5)现场多次直接测量钢尺温度,然后取平均值对测量值进行温度与拉力修正。注意修正公式因钢尺型号和制造商不同而异,必须采用正规厂家通过检验的钢尺,一般选用 50m 长的钢尺,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市面也比较常见,钢尺产品说明书有温度、拉力与尺长的修正公式。采用电子温度计与拉力计,一般情况下也可用检验合格的普通玻璃温度计,拉力计可用悬挂标准
22、重物替代,虽然这样会产生一定误差,主要是因为不是直接测量钢尺温度和不是标准拉力,但对于测量值影响非常小,可以忽略。3)传递起始点都应为土建单位交接的标高基准点,传递点的数目必须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高度确定。规模较小的工业或多层民用建筑,宜从 2 处分别向上传递,规模较大的宜从 3 处分别向上传递。传递的标高较差小于 3mm 时,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施工层的标高基准,否则应重新传递。根据建筑图,计算出建筑标高1m 线的数据,在各层立柱或剪力墙的同一位置用油漆标记出建筑标高 1m 线,在幕墙施工安装完成之前,所有的标记必须清晰完好,不能被破坏。4)传递的次数至少两次,每次时间段不同,相隔一段时间,至少半
23、个月,最好选择阴天或多云的天。因为幕墙施工时大多主体没有完工,主体结构在变化,混凝土凝固受力后一般会产生收缩,若建筑主体是钢结构亦会产生焊接应力收缩,温差产生的变形也是影响的因素之一。按一般的经验,混凝土凝固受力后每10m 大约会收缩 2mm,钢结构变形量随结构不同而不同,需要实地测量验证。对于温度变化的影响,幕墙的设计都考虑到了温度可能产生的变形,不会对幕墙的性能与质量产生影响,但标高测量时必须测量钢尺的温度,对读数进行修正,以获取当时标高的真实值。5)若建筑物的高度较高,超过钢尺长度,可采用分段传递,一般一次传递10 层左右,约 50 米。进行标高传递时,钢尺悬挂处应选择外力(风力,施工电
24、梯震动,浇筑混凝土时震动)影响小的地方,一般选择测量孔、电梯井和管道井等位置。6)水准仪选择至少 DSZ2 级,能达到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的,放大倍率 30倍,具有自动安平功能。每次进行标高传递必须先自行进行仪器检验,检验方法参照说明书,测量时尽量保持前后视距相等。钢卷尺也应采用正规厂家生产。7)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变形,为确保水平标高的准确性,最好使用全站仪,对建筑整个标高及变形进行不定期复核,确保高程传递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一般情况下,钢尺传递的标高与全站仪测出来的值能对应,误差约为3mm 左右。全站仪使用前须经过检验,且使用过程中测量员必须按周期经常自检。一般国产的全站仪,在仰角比较
25、大时,高程测量误差比较大,建议用徕卡牌全站仪,所测值比较稳定。8)标高传递一般应至每层或必要的施工部位,分配好误差,调整好最后值,即以每层或该施工部位的标记标高作为基准,来控制该层或该施工部位幕墙各细部构件的标高,允许误差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按规范不超过 3mm。9)标高传递控制办法1:钢制卷尺补正计算方法。10)标高传递控制办法 2:用高精度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适用于占地面积大,高度不高的建筑。4.2.6 测量放线的注意事项 1、测量精度要求(1)测量过程中提供的各项数据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虚编伪造原始数据。(2)测量的全过程必须如实记录各项数据。(3)测量误差必须控制在以下范围内:项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幕墙 视觉 样板 施工 方案 559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