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人口知识点总结归纳6626.pdf





《高考地理人口知识点总结归纳662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人口知识点总结归纳6626.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人口知识点总结归纳 选择题 1、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是一条全国重要的人地关系突变线。近年来,拉萨市人口数量由 51 万增长至 90 万。下图示意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中国人口密度突变线()A.以东平均人口密度小 B.以西平均人口密度大 C.以东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大 D.以西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大(2)人口密度突变线向武威地区弯曲,主要是由于该地区()A.年降水量丰富 B.植被覆盖率高 C.矿产资源贫乏 D.灌溉水源充足(3)近年来,拉萨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A.全球气候变暖 B.人口迁入增加 C.人口自然增长多 D.国家
2、组织移民 2 答案:C D B【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人口分布。(2)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3)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迁移相关知识。【解答】(1)据所学知识,由于西部自然环境相对较差、经济发展缓慢,我国人口密度突变线以东平均人口密度大,以西平均人口密度小,以东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大,以西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小。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2)人口密度突变线向武威地区弯曲,说明该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矿产资源贫乏会导致人口密度较小,该地区远离海洋,年降水量小,植被覆盖率低,但有黄河提供灌溉水源,利于农业发展,人
3、口密度较大。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3)近年来,拉萨凭借纯天然环境和无污染草原、耕地与水土优势,发展有机农牧业生产,吸引人口迁入,使人口密度不断增大。B 正确,ACD 错误。3 故选 B。2、在地图上隐去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其中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C9.66 人/kn)称人类大陆。图 1 为某学者绘制的人类大陆图。据此完成下题。(1)图中序号所在大洲人口数量超过 1 亿的国家最多的是()A.B.C.D.(2)图中两地人口密度较大的原因是()A.地现代工业水平高 B.地石油产业发展快 C.地农业文明发展早 D.地电子工业发展最早 (3)两地人口密度小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4、A.地势高气候干 B.温度低水分少 C.地势高水分少 D.气候干湿度大 答案:A C D【提示】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4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略 3、人口的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济南某中学地理小组通过查阅文献,绘制了山东省农村户籍人口、农村常住人口、乡村就业人口、乡村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小题。(1)导致农村户籍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之差的主要原因是()A.婚姻外迁 B.外出务工 C.求学外迁 D.农村环境变化(2)乡村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乡村地区()A.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B.农业产值下降 C.乡镇企业发展 D.环境承载力下降 答案:B C【
5、提示】5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 解析:(1)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2)本题考查就业人口变化情况。【解答】(1)外出务工是导致农村户籍人口远大于常住人口的主要原因。婚姻外迁和求学外迁,也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而农村环境变化,主要是近些年来,交通、住房、医疗卫生、购物等条件改善,会导致一定的人口回流。故选 B。(2)乡村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数量明显减少,可能的原因有: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对劳动力需求减少;或者是附近城镇第二产业或者第三产业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故选 C。4、人口分布是一个随时间不断变化的空间过程,其发展演变受社会、经济、自然、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6、。近年,全国东北三省人口密度增长速度大大减缓,年均增长量以负值为主,下图为 20092014 年东北三省 36个地级市的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化特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引起南部地区人口空间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6 A.城市化发展 B.传统产业发展 C.区域经济合作 D.产业迁移集中(2)北部地区边缘城市人口变化相对较小的原因是()A.沿边贸易活跃 B.山区交通不便 C.区域投资增加 D.产业转型升级 答案:A B【提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依材料知东北地区年均增长量以负值为主,南部有两个城市正增长外都为负增长(两城市是大连和沈阳,为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判定为区域
7、中心,是城市化拉力最显著地区,A 正确;东北地区为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遭遇巨大困难,传统产业受到极大影响,无法拉动人口的规模化改变,B 错误;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人口流动,对应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可以起到稳定人口的作用,C 错误;产业集中会造成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政府间不会鼓励产业集中到某些城市,D 错误。故选 A 项。(2)需要调动东北地区区域地理知识山环水绕的自然环境,黑龙江省周边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对外交流较差,限制了人口外迁,B 正确;沿边城市并不都设有口岸城市,A 错误;沿边城市在投资和转型升级方面比中部城市并没有明显的优势,C、D 错误。故选 B 项。
8、5、“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结合我国人口密度于 1935 年沿我国黑河腾冲沿线所画的人口地理分界线。至今,该界线两侧人口密度分布较稳定。自 1949 年以来,我国对少数民族一直实行较宽松的生育政策,2013 年和 2016 年我国分别实行“单独二孩”政策及“全面二孩”政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1)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政策光照水源地形 A.B.C.D.(2)2013 年人口生育政策放开后,我国人口重心移动的方向最可能是()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3)下列国家中,人口分布也可能存在类似我国“胡焕庸线”的是()A.沙特阿拉伯 B.俄罗斯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人口 知识点 总结 归纳 662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