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呼吸机使用前、中、后管理方案1804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呼吸机使用前、中、后管理方案18046.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院呼吸机使用前、中、后管理方案 呼吸机使用前的管理 1、装置:安装呼吸机各部件前,严格执行手卫生。推荐使用一次性的呼吸回路和湿化罐。积水杯建议使用带有单向阀的直列装置,无创呼吸机使用密闭式面罩及一次性呼气阀,并在吸气及呼气端均安装呼吸过滤器,且不建议常规更换呼吸管路,仅在污染和机械故障时更换。2.过滤器:建议呼气端和吸气端分别安装呼吸过滤器。呼吸机自配的呼吸机过滤器如 PB840 呼吸机,呼气端过滤器被加热,减少主动加热过程时过滤器内冷凝水的产生。3.湿化:有创呼吸机建议使用带细菌过滤功能的湿热交换器(被动湿化)进行湿化;或者使用具有封闭式自动续水功能的湿化罐。湿热交换器(HME)不需要每天
2、更换,至少可以使用 48h,出现破损或者明显污染时,需随时更换。需要注意的是:主动湿化不建议在 Y 型管处再增加过滤器,因很快会导致过滤器水含量增加使呼吸阻力增大。4.呼气阀 无创呼吸器尽量采用一次性呼气阀,避免采用面罩一体阀和平台阀。面罩和呼气阀之间可以增加过滤器。此过滤器需要注意水量过载,阻力增加的问题。如阻力在增加,需要随时更换。呼吸机使用中的感控管理 1.呼吸机外表面:包括界面、键盘、万向臂架、电源线、高压气源管路等可选择 75%医用酒精擦拭消毒 1 次/d,或者双氧水或洁尔灭湿巾擦拭(适用于屏蔽),注意勿使消毒液进入机器内部。2.环路:感染新冠肺炎患者不建议常规更换呼吸机环路,仅当存
3、在污染和机械故障时更换。更换环路过程易导致飞沫和气溶胶的播散,且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和医疗成本。3.冷凝水:呼吸机回路中含有高浓度致病菌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素的冷凝水必须定期清除,倾倒在 2000-3000mg/L 含氯消毒液的密闭容器中浸泡 30 分钟以上。再倒入医院下水管路。在断开呼吸机或者处理冷凝液的过程中,应避免冷凝液意外喷溅污染医务人员或者灌入患者气道。建议操作前按呼吸机 standby 键暂停通气,然后在近呼吸机出气端直接断开呼吸机再进行操作。4.吸引装置:首选密闭式吸引装置,次选可吸痰延长管,避免断开呼吸机管道。虽然开放式和密闭式吸引系统的 VAP 发生率相似,但开放式吸痰需要脱
4、开呼吸机,会导致气溶胶的大量外放。密闭式吸引导管无需每日进行更换,研究显示每日更换并不降低 VAP 发生。建议每 72h 更换密闭式吸痰管,以减少定植菌给患者带来的感染风险。5.雾化吸入:建议在呼气阀与面罩(或鼻罩或头盔)或人工气道之间连接过滤器。呼吸双回路系统更能有效预防气溶胶的排出,其雾化同 IMV,而单向回路系统由于呼吸阀在回路内,且呼出的气体直接排放入周围空气,存在气溶胶二次暴露的风险。雾化装置选择应考虑到气溶胶二次暴露的问题,首选压力定量气雾吸入器接储物罐或者环路连接管进行治疗。6.机器操作:上机时,先打开呼吸机通气,设置参数后再连接患者;撤机时,先待机,分离呼吸机后关闭呼吸机电源,
5、避免患者的飞沫或者气溶胶污染环境。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患者需要咳嗽时应先待机再摘除面罩,面罩中有痰液时要及时清理并用 75%乙醇溶液擦拭消毒。7.其他:无禁忌时床头抬高;落实责任,建立消毒登记本;全程重视手卫生。呼吸机使用后的终末处理 1、呼吸机外表面:75%酒精擦拭消毒,或者双氧水或洁尔灭湿巾擦拭(呼吸机屏蔽可用)。2、外部回路:呼吸机外部的回路主要包括呼吸器管路、连接管、湿化器、积水杯、雾化器等。呼吸机外部回路是和患者呼吸系统直接相连接的部分,也是受污染最直接最严重的部分。建议使用一次性回路,使用完毕后按照医疗废物进行销毁处理。重复使用管路用 20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浸泡消毒(环路)和高温高压(过滤器)灭菌。3、进气端的管理:终末处理时常规更换呼吸机主机和空气压缩机的空气过滤网,以及呼吸机回路的过滤器。一次性呼吸过滤器丢弃至指定医疗垃圾桶;可复消的过滤器高温高压(132高压蒸汽 20min)灭菌,并参照供应商的建议定期更新。呼吸机气路为单向开放气路,无需使用“专用设备”进行“内部环路”的消毒。4、流量传感器和呼气阀:根据不同厂家的说明和要求进行。如:德尔格的PB 系列,使用热丝传感器,不能高压和蒸汽灭菌,厂家建议采用 75%酒精进行浸泡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呼气阀的消毒方式可选择戊二醛浸泡或高压蒸汽。消毒时应将呼/吸入阀、套管、隔膜拆解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