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51966.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化学教学论5196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学论51966.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 案 首 页 授课内容 第五章 化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所需课时 1 学时 主要教材或 参考资料 王佐书等编著中学化学教学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刘知新著化学教学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年 施良方著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智能培养的有关内容 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把握化学思想教育。2、准确的把握教材内容,并能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准确的思想教育和辨正唯物主义教育。德育目标 1、建立正确的进行化学思想教育的使命感。2、建立正确思想教育观念。教学重点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注意的问题、要求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
2、 教学难点 学生能力教育的作用、注意的问题。教学方法 讲授法、阅读法、谈话法 教学内容及 课时安排 第一节 中学化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1学时 学习指导 研究相关的案例 作业及课后研究 复习笔记 教研室审阅意 见 同意以上课程安排 教研室主任签字:季 春 阳 年 月 日 课 程 设 计 教 学 程 序 课程设计 第一节 中学化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 一、观察能力的培养(一)定义 观察力是指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能力。(二)中学生在化学学习中观察的特点 1、兴趣引导观察 2、缺乏观察的方法 3、观察中缺乏思考 4、被动式观察(三)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要途径 二、记忆力的培养 (一)记忆的品质
3、 1、敏捷性指记忆的速度,即迅速地认识和回忆事物。2、持久性指持久地保持所识记的内容。强调其重要性 10 分钟 举例说明 10 分钟 举例说明 3、正确性指正确地再认和回忆所识记过的事物。4、准备性指学习者能主动及时地、迅速地从记忆中回忆出所要回忆地能容。(二)中学生学习化学时记忆的特点(三)培养学生记忆力的主要途径、方法 三、思维力的培养 (一)思维的品质 1、广阔性:指善于全面地看问题。2、批判性(独立性):指能独立思考问题。3、灵活性:指善于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及时地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假设和新方案,善于从实践情况的变化发出思考问题。4、深刻性:指善于深入事物的本质,抓住事物的核心,揭示事物现象的根本原因及其后果。1、逻辑性:指有严密的逻辑思维。2、敏捷性:指思维的速度。(一)培养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途径 1、培养学习动机 2、培养思维品质 3、有效改变影响思维发展的因素 4、使学生学会有关的科学方法、学习方法 四、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15 分钟 举例说明 10 分钟 举例、讨论、教师总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教学 5196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