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酸树脂的合成工艺设计23923.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醇酸树脂的合成工艺设计239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醇酸树脂的合成工艺设计23923.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第三章醇酸树脂 第一节 概述 多元醇和多元酸可以进展缩聚反响,所生成的缩聚物大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酯基 COO,这种聚合物称为聚酯。涂料工业中,将脂肪酸或油脂改性的聚酯树脂称为醇酸树脂alkyd resin,而将大分子主链上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聚酯称为不饱和聚酯,其它的聚酯则称为饱和聚酯。这三类聚酯型大分子在涂料工业中都有重要的应用。醇酸树脂涂料具有漆膜附着力好、光亮、饱满等特点,且具有很好的施工性。但其涂膜较软,耐水、耐碱性欠佳。醇酸树脂可与其他树脂如硝化棉、氯化橡胶、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聚氨脂树脂、氨基树脂配成多种不同性能的自干或烘干漆,广泛用于桥梁等建筑物以及机械、车辆、船舶、飞机、仪
2、表等涂装。此外,醇酸树脂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符合可持续开展的社会要求。目前,醇酸漆仍然是重要的涂料品种之一,其产量约占涂料工业总量的 2025。第二节 醇酸树脂的分类 一、按改性用脂肪酸或油的干性分 1干性油醇酸树脂:由高不饱和脂肪酸或油脂制备的醇酸树脂,可以自干或低温烘干,溶剂用 200 号溶剂油。该类醇酸树脂通过氧化交联枯燥成膜,从*种意义上来说,氧化枯燥的醇酸树脂也可以说是一种改性的干性油。干性油漆膜的枯燥需要很长时间,原因是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需要多步反响才能形成交联的大分子。醇酸树脂相当于“大分子 的油,只需少许交联点,即可使漆膜枯燥,漆膜性能当然也远超过干性油漆膜。2不干性油醇
3、酸树脂:不能单独在空气中成膜,属于非氧化枯燥成膜,主要是作增塑剂和多羟基聚合物油。用作羟基组分时可与氨基树脂配制烘漆或与多异氰酸酯固化剂配制双组分自干漆。3半干性油醇酸树脂:性能在干性油、不干性油醇酸树脂性能之间。二、按醇酸树脂油度分 包括长油度醇酸树脂、短油度醇酸树脂、中油度醇酸树脂。油度表示醇酸树脂中含油量的上下。油度(OL)的含义是醇酸树脂配方中油脂的用量0W与树脂理论产量tW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以脂肪酸直接合成醇酸树脂时,脂肪酸含量OLf为配方中脂肪酸用量fW与树脂理论产量之比。tW=单体用量生成水量甘油或季戊四醇用量油脂或脂肪酸用量生成水量 为便于配方的解析比较,可以把 OLf 换
4、算为 OL。油脂中,脂肪酸基含量约为 95%,所以:引入油度OL对醇酸树脂配方有如下的意义:(1)表示醇酸树脂中弱极性构造的含量。因为长链脂肪酸相对于聚酯构造极性较弱,弱极性构造的含量,直接影响醇酸树脂的可溶性,如长油醇酸树脂溶解性好,易溶于溶剂.1 汽油,中油度醇酸树脂溶于溶剂汽油-二甲苯混合溶剂,短油醇酸树脂溶解性最差,需用二甲苯或二甲苯/酯类混合溶剂溶解;同时,油度对光泽、刷涂性、流平性等施工性能亦有影响,弱极性构造含量高,光泽高、刷涂性、流平性好;(2)表示醇酸树脂中柔性成分的含量,因为长链脂肪酸残基是柔性链段,而苯酐聚酯是刚性链段,所以,OL 也就反映了树脂的玻璃化温度gT,或常说的
5、“软硬程度 ,油度长时硬度较低,保光、保色性较差。醇酸树脂的油度围见下表:油度 长油度 中油度 短油度 油量/%60 4060 40 苯酐量/%30 3035 35 例题:*醇酸树脂的配方如下:亚麻仁油:100.00g;氢氧化锂酯交换催化剂:0.400g;甘油98:43.00g;苯酐99.5:74.50g其升华损耗约 2。计算所合成树脂的油度。解:甘油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92,固其投料的物质的量为:4398/92=0.458(mol)含羟基的物质的量为:30.4581.374(mol)苯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48,因为损耗 2,故其参加反响的物质的量为:74.5099.512/148=0.491
6、(mol)其官能度为 2,故其可反响官能团数为:20.4910.982(mol)因此,体系中羟基过量,苯酐即其醇解后生成的羧基全部反响生成水量为:0.491188.835g 生成树脂质量为:100.043.009874.5128.835205.945g 所以油度100/205.945=49%第三节 醇酸树脂的合成原料 一、多元醇 制造醇酸树脂的多元醇主要有丙三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三羟甲基乙烷、季戊四醇、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等。其羟基的个数称为该醇的官能度,丙三醇为 3 官能度醇,季戊四醇为四官能度醇。根据醇羟基的位置,有伯羟基、仲羟基和叔羟基之分。它们分别连在伯碳、仲碳和叔碳原
7、子上。羟基的活性顺序为:伯羟基仲羟基叔羟基 常见多元醇的物性见下表:单体名称 构造式 相对分子质量 溶点(沸点)/密度/(g/cm3)丙三醇甘油 OHCH(OH)CHHOCH22 92.09 18(290)1.26 三羟甲基丙烷 3223OH)C(CHCHCH 134.12 5659295 1.1758 季戊四醇 42OH)C(CH 136.15 189(260)1.38 乙二醇 OH)HO(CH22 62.07-13.3(197.2)1.12 二乙二醇 OH)O(CH)HO(CH2222 106.12-8.3(244.5)1.118.1 丙二醇 OHCH(OH)CHCH23 76.09-60
8、(187.3)1.036 用三羟甲基丙烷合成的醇酸树脂具有更好的抗水解性、抗氧化稳定性、耐碱性和热稳定性,与氨基树脂有良好的相容性。此外还具有色泽鲜艳、保色力强、耐热及快干的优点。乙二醇和二乙二醇主要同季戊四醇复合使用,以调节官能度,使聚合平稳,防止胶化。二、有机酸 有机酸可以分为两类:一元酸和多元酸。一元酸主要有:苯甲酸、松香酸以及脂肪酸亚麻油酸、妥尔油酸、豆油酸、菜籽油酸、椰子油酸、蓖麻油酸、脱水蓖麻油酸等;多元酸包括:邻苯二甲酸酐PA、间苯二甲酸(IPA)、对苯二甲酸(TPA)、顺丁烯二酸酐(MA)、己二酸(AA)、癸二酸(SE)、偏苯三酸酐TMA等。多元酸单体中以邻苯二甲酸酐最为常用,
9、引入间苯二甲酸可以提高耐候性和耐化学品性,但其溶点高、活性低,用量不能太大;己二酸(AA)和癸二酸(SE)含有多亚甲基单元,可以用来平衡硬度、韧性及抗冲击性;偏苯三酸酐TMA的酐基翻开后可以在大分子链上引入羧基,经中和可以实现树脂的水性化,用作合成水性醇酸树脂的水性单体。一元酸主要用于脂肪酸法合成醇酸树脂,亚麻油酸、桐油酸等干性油脂肪酸感性较好,但易黄变、耐候性较差;豆油酸、脱水蓖麻油酸、菜籽油酸、妥尔油酸黄变较弱,应用较广泛;椰子油酸、蓖麻油酸不黄变,可用于室外用漆和浅色漆的生产。苯甲酸可以提高耐水性,由于增加了苯环单元,可以改善涂膜的干性和硬度,但用量不能太多,否则涂膜变脆。一些有机酸物性
10、见下表:单体名称 状态25 相对分子质量 溶点/酸值/mgKOH/g 碘值 苯酐PA 固 148.11 131 785 间苯二甲酸(IPA)固 166.13 330 676 顺丁烯二酸酐(MA)固 98.06 52.6(199.7)1145 己二酸(AA)固 146.14 152 768 癸二酸(SE)固 20224 133 偏苯三酸酐TMA 固 192 165 876.5 苯甲酸 固 122 122 460 松香酸 固 340 70 165 桐油酸 固 280-型 48.5、-型 71 180220 豆油酸 液 285 195202 135 亚麻油酸 液 280 180220 脱水篦麻油酸
11、液 293 187195 138143 菜油酸 液 285 195202 120130 妥尔油酸 液 310 180 105.1 130 椰子油酸 液 208 263275 911 篦麻油酸 液 310 175185 8593 二聚酸 液 566 190198 三、油脂 油类有桐油、亚麻仁油、豆油、棉籽油、妥尔油、红花油、脱水蓖麻油、蓖麻油、椰子油等。植物油是一种三脂肪酸甘油酯。三个脂肪酸一般不同,可以是饱和酸、单烯酸、双烯酸或三烯酸,但是大局部天然油脂中的脂肪酸主要为十八碳酸,也可能含有少量月桂酸十二碳酸、豆蔻酸十四碳酸和软脂酸十六碳酸等饱和脂肪酸,脂肪酸受产地、气候甚至加工条件的重要影响。
12、重要的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十八碳烯-9-酸:COOH)CH(CHCH)(CHCH72723 亚油酸十八碳二烯-9,12-酸:COOH)CH(CHCHCHCHCH)(CHCH722423 亚麻酸十八碳三烯-9,12,15-酸:桐油酸十八碳三烯-9,11,13-酸:COOH)CH(CHCHCHCHCHCH)(CHCH72323 蓖麻油酸12-羟基十八碳烯-9-酸:因此,构成油脂的脂肪酸非常复杂,植物油酸是各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混合物。油类一般根据其碘值将其分为:干性油、不干性油和半干性油。干性油:碘值140,每个分子中双键数6 个;不干性油:碘值100,每个分子中双键数4 个;半干性油:碘
13、值 100140,每个分子中双键数 46 个。1油脂的质量指标 外观、气味:植物油一般为清澈透明的浅黄色或棕红色液体,无异味,其颜色色号小于 5 号。假设产生酸败,则有酸臭味,表示油品变质,不能使用。密度:油比水轻,大多数都在 0.900.94 g/cm3之间。粘度:植物油的黏度相差不大。但是桐油由于含有共轭三烯酸构造,黏度较高;篦麻油含羟基,氢键的作用使其黏度更高。酸价:酸价用来测量油脂中游离酸的含量。通常以消耗一克油中所含的酸,所需的氢氧化钾之量来计量。合成醇酸树脂的精制油的酸价应小于 5.0 mg KOH/g(油)。皂化值和酯值:皂化 1g 油中全部脂肪酸所需 KOH 的毫克数为皂化值;
14、将皂化 1g油中化合脂肪酸所需 KOH 的毫克数称为酯值。皂化值酸值酯值 不皂化物:皂化时,不能与 KOH 反响且不溶于水的物质。主要是一些高级醇类、烃类等。这些物质影响涂膜的硬度、耐水性。热析物:含有磷脂的油料如豆油、亚麻油中参加少量盐酸或甘油,可使其在高温下240280凝聚析出。碘值:100g 油能吸收碘的克数。它表示油类的不饱和程度,也是表示油料氧化枯燥速率的重要参数。.1 为使油品的质量合格,适合醇酸树脂的生产,合成醇酸树脂的植物油必须经过精制才能使用。否则会影响树脂质量甚至合成工艺。精制方法包括碱漂和土漂处理,俗称“双漂。碱漂主要是去除油中的游离酸、磷脂、蛋白质及机械杂质,也称为“单
15、漂。“单漂后的油再用酸性漂土吸附掉色素即脱色及其它不良杂质,才能使用。目前最常用的精制油品为豆油、亚麻油和蓖麻油。亚麻油属干性油,故干性好,但保色性差、涂膜易黄变。蓖麻油为不干性油,同椰子油类似,保色保光性好。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的品种及产地的不同而异。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黄色。大豆油半干性油,综合性能较好。常见的植物油的主要物性见下表:油品 酸值 碘值 皂化值 密度/(g/cm3,20)色泽/号 铁钴比色法 桐油 69 160173 190195 0.9360.940 912 亚麻油 14 175197 184195
16、 0.970.938 912 豆油 14 120143 185195 0.9210.928 912 松浆油(妥尔油)14 130 190195 0.9360.940 16 脱水蓖麻油 15 125145 188195 0.9260.937 6 棉籽油 15 100116 189198 0.9170.924 12 篦麻油 24 8191 173188 0.9550.964 912 椰子油 14 7.510.5 253268 0.9170.919 4 四、催化剂 假设使用醇解法合成醇酸树脂,醇解时需使用催化剂。常用的催化剂为氧化铅和氢氧化锂LiOH,由于环保问题,氧化铅被禁用。醇解催化剂可以加快醇
17、解进程,且使合成的树脂清澈透明。其用量一般占油量的 0.02。聚酯化反响也可以参加催化剂,主要是有机锡类。如二月硅酸二丁基锡、二正丁基氧化锡等。五、催干剂 干性油或干性油脂肪酸的“枯燥过程是氧化交联的过程。该反响由过氧化氢键开场,属连锁反响机理。ROOH RO +HORO +CH CH CH2 CH CH (RH)CH CH CH CH CH(R)+ROHR +O2 ROOROO +RH R+ROOHROOH RO +HO体系中形成的自由基通过共价结合而交联形成体形构造。上述反响可以自发进展,但速率很慢,需要数天才能形成涂膜,其中过氧化氢物的均裂.1 为速率控制步骤。参加催干剂或干料 可以促进
18、这一反响,催干剂是醇酸涂料的主要助剂,其作用是加速漆膜的氧化、聚合、枯燥,到达快干的目的。通常催干剂又可再细分为两类。1主催干剂:也称为表干剂或面干剂,主要是钴、锰、钒(V)和铈(Ce)的环烷酸或异辛酸盐,以钴、锰盐最常用,用量以金属计为油量的 0.02%0.2%。其催干机理是与过氧化氢构成了一个氧化复原系统,可以降低过氧化氢分解的活化能。同时钴盐也有助于体系吸氧和过氧化氢物的形成。主催干剂传递氧的作用强,能使涂料表干加快,但易于封闭表层,影响里层枯燥,需要助催干剂配合。2助催干剂:也称为透干剂,通常是以一种氧化态存在的金属皂,它们一般和主催干剂并用,作用是提高主干料的催干效应,使聚合表里同步
19、进展,如钙(Ca)、铅Pb、锆Zr、锌(Zn)、钡(Ba)和锶(Sr)的环烷酸或异辛酸盐,助催干剂用量较高,其用量以金属计为油量的 0.5%左右。使用钴锰钙复合体系,效果很好。一些商家提供复合好的干料,下游配漆非常方便。传统的钴、锰、铅、锌、钙等有机酸皂催干剂品种繁多,有的色深,有的价高,有的有毒。近年开发的稀土催干剂产品,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但也只能局部取代价昂物稀的钴剂。开发新型的完全取代钴的催干剂,一直是涂料行业的迫切愿望。第四节 合成醇酸树脂的反响原理 甘油和苯酐的摩尔比按 23 投料,则该体系的的平均官能度为:2332/232.4,其 Crothers 凝胶点为 Pc2/2.40.
20、833,因此,假设官能团的反响程度超过凝胶点,就生成体型构造缩聚物。其构造可表示如下:这种树脂遇热不融,亦不能溶于有机溶剂,具有热固性,不能用作成膜物质。所以制造醇酸树脂时先将甘油与脂肪酸酯化或甘油与油脂醇解生成单脂肪酸甘油酯,使甘油由 3官能度变为 2 官能度,然后再与 2 官能度的苯酐缩聚。此时体系为 22 线型缩聚体系,苯酐、甘油、脂肪酸按 1:1:1 摩尔比合成醇酸树脂的理想构造为:O CH2 CH CH2 O C COOOOCOR=O CH2 CH CH2 O C COOOCOR*n上述大分子链中引入了脂肪酸残基,降低了甘油的官能度,同时也使大分子链的规整度、结晶度、极性降低,从而提
21、高了漆膜的透明性、光泽和柔韧性和施工性。假设使用干性脂肪酸 或干性油,则在催干剂的作用下,可在空气中进一步发生氧化聚合、枯燥成膜。第五节 醇酸树脂的配方设计 合成醇酸树脂的反响是很复杂的。根据不同的构造、性能要求制备不同类型的树脂,首先要拟定一个适当的配方,合成的树脂既要酸值低、分子量较大、使用效果好,又要反响平稳、不致胶化。配方拟定还没有一个十分准确的方法,必须将所订配方反复实验、屡次修改,才能用于生产。目前,有一种半经历的配方设计方案,程序如下。1根据油度要求选择多元醇过量百分数,确定多元醇用量。油长 65 656060555550 5040 4030 甘油过量 00 010 1015 1
22、525 2535 季戊四醇 05 5151520 2030 3040 多元醇用量酯化 1 摩尔苯酐多元醇的理论用量1多元醇过量百分数 使多元醇过量主要是为了防止凝胶化。油度约小,体系平均官能度越大,反响中后期越.1 易胶化,因此多元醇过量百分数越大。2由油度概念计算油用量 油量油度树脂产量生成水量 3由固含量求溶剂量 4验证配方。即计算 f、Pc。例 1 现设计一个 60油度的季戊四醇醇酸树脂豆油:梓油9:1,醇过量 10,固体含量 55。200 号溶剂汽油:二甲苯91。工业季戊四醇的当量为 35.5。计算其配方组成。解:以 1 摩尔苯酐为基准 工业季戊四醇的用量为:210.135.578.1
23、g 1 摩尔苯酐完全反响生成水量:18g 由油度概念可得:油脂用量60%(苯酐量季戊四醇量生成水量)/(160)60%(14878.118)/(160)312.15g 因此豆油用量312.1590280.94g 梓油用量312.151031.22g 理论树脂产量苯酐量季戊四醇量油脂量生成水量 14878.1312.1518520.25g 溶剂用量155520.25/55425.66g 溶剂汽油用量425.6690383.09g 二甲苯用量425.661042.57g 配方核算主要是计算体系的平均官能度和凝胶点。此时,应将 1 摩尔油脂分子视为 1摩尔甘油和三摩尔脂肪酸。将配方归入下表:原料 用
24、量g 相对分子质量 摩尔数 官能度 豆油 豆油中甘油 豆油中脂肪酸 梓油 梓油中甘油 梓油中脂肪酸 工业季戊四醇 苯酐 280.94 31.22 78.1 148.0 879 846 142 148 0.319 0.319 3*0.319 0.0369 0.0369 3*0.0369 0.550 1.000 3 1 3 1 4 2 配方中羟基过量。故平均官能度为:230.31930.036921.000/(0.319+30.319+0.0369+30.0369+0.550+1.000)2.063 cP2/2.0630.969 不易凝胶。第六节 合成工艺 醇酸树脂的合成工艺按所用原料的不同可分为
25、1醇解法;2脂肪酸法。从工艺上可以分为1溶剂法;2融融法。融融法设备简单、利用率高、平安,但产品色深、构造不均匀、批次性能差异大、工艺操作较困难,主要用于聚酯合成。醇酸树脂合成主要采用溶剂法生产。溶剂法中常用二甲苯的蒸发带出酯化水,经过分水器的油水别离后重新流回反.1 响釜,如此反复,推动聚酯化反响的进展,生成醇酸树脂。釜中二甲苯用量决定反响温度,存在如下关系。表 3-5 二甲苯用量与反响温度的关系 二甲苯用量/%10 8 7 5 4 3 反响温度/0C 188195 200210 205215 220230 230240 240255 醇解法与脂肪酸法则各有优缺点。详见表 3-5。表 3-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醇酸树脂 合成 工艺 设计 2392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