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天净沙秋思》复习11279.pdf
《部编版七上《天净沙秋思》复习1127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上《天净沙秋思》复习11279.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七上天净沙 秋思复习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翻译】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夕阳早已往西沉下来,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极远的地方。【作者】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元代大都人,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有文场“曲状元”之称。杂剧有汉宫秋、荐福碑、青衫泪等十五种,散曲有辑本东篱乐府一卷。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
2、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平,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主题思想】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图,真切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低落,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悲苦愁楚之情。【赏析】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使人感到幽雅闲致。12 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
3、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与此曲感情比较相似的还有杜甫一首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
4、的人的悲哀。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该曲的主旨句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赏析选择题:1、下列理解
5、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景色图。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诗为了烘托人。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解析】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2、对本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此曲语言明白而内涵丰富,景物的描写凝练,但情感尽在景中。B、曲子用多种意象连缀,在萧瑟凄清的秋景中蕴含着绵绵乡愁。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气韵流动、情感一致。D、本曲描绘了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净沙秋思 部编版七上 复习 1127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