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角度测量-水平角(测回法)-教学设计jx22941.pdf
《经纬仪角度测量-水平角(测回法)-教学设计jx2294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纬仪角度测量-水平角(测回法)-教学设计jx22941.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经纬仪角度测量-水平角观测”教学设计(6 课时)【授课专业】:建筑施工 【授课科目】:测量放线 【授课课时】:6 课时 【授课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测量放线 【授课对象】:11 级建筑施工 2 班(共 50 人)一、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我校建筑施工专业 11 建筑施工(2)班学生,共 50 人。(一)知识技能 1、完成测量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测量的基本工作 2、完成水准测量部分的学习,掌握学习思路和方法 3、完成了经纬仪结构以及经纬仪使用的学习,能熟练完成经纬仪的操作。4、理解水平角的概念(二)经验态度 1、部分学生在专业选择时目的明确,规划清晰 2、有个别学生
2、在课余时间接触过测量仪器,有利于其学习,但会有自己先入为主的主观概念,有不良的操作习惯,并会影响其他学生。3、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认真学习。4、班级学习气氛较好,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5、学生对于技能应用比较看重,不重视理论的学习。(三)风格特点 1、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够认真听讲,并能跟随教师的上课思路 2、能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并能通过小组讨论和请教老师等途径寻求解决方法。3、仍有部分学生上课思想不集中,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细节问题。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测回法测定水平角的操作过程和角度计算 2、了解水平角测量的实际应用。(二)技能目标:1、熟练经纬仪的操作;2 2
3、、能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在测量过程中加以控制;3、能评价判断测量结果。(三)素质目标:1、学会团队合作,能相互协作学习讨论,并在小组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2、培养认真细致、吃苦耐劳的专业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原由】:对于建筑施工专业的学生而言,测量不仅仅是需要了解的技能,更可能是他们以后从事的工作,所以对于测量的基本功的要求更加严苛。由于中职学生对于理论的轻视,使得在知识层面上的掌握浅薄,所以在理论知识上要求他们熟练记忆。从岗位需求上看,中职学生要打破社会成见,必须有一定的技能证书,所以面向技能层面的目标是以中级测量工的基本要求为标准的。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是所有教学的基本,先做人,后做事
4、,所以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是贯彻教学当中的。三、教学内容分析(一)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要求和中职建筑施工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与职业发展,扎实完成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水平角的测量。从基本的测回法入手,在掌握仪器使用的前提下,清晰了解水平角测量的原理和方法,清晰掌握测回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通过四边形内角测回法观测这一具体测量项目考核与检查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合作组织能力以及发散思考能力。具体教学任务为:1、熟练掌握角度的计算 2、掌握测回法测定水平角的过程 3、完成一四边形内角的观测。4、分析项目完成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并能加以改正。(二)教材分析 所采用的教材:测量放线-高
5、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课程内容:3.2.2 测回法测定水平角 本教材在编排上,先介绍了仪器的操作,再介绍 原理和方法,比较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顺序。通过对 教材的整理,拓展了一项综合性的小组任务:四边形内 角和的测量。从而达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效果。3 (三)教学环境及仪器准备:测量场地:田径运动场 测量仪器:经纬仪、脚架、标杆。辅助工具:秒表、水平角观测手簿。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 测回法测量角度的基本过程。【原由】:测回法的基础性:“测角、量边、导很高程”是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而角度测量就是其中之一,测回法测量水平角又是角度测量的基本方法。测回法的需求性:单角测回法是中级测量工的实操考核内
6、容之一,在技能证的考核中占有很大比例。测回法的延展性:对于后期的导线控制测量而言,采用的都是测回法的操作,对于测回法的熟练掌握有利于控制测量的学习。(二)教学难点 测回法角度测量手簿的填写。【原由】:手簿体现的是整个测量成果,所以手簿的填写有着极严格的要求。格式上:要求学生每一个数据都填写准确,并且要保持书写的规范和清晰。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占位符。计算上:要求学生对于角度的计算不仅准确无误,而且能够达到熟练的程度。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正负号。精度上:一次满足限差要求的测量才可谓之有效的测量。所以在精度要求上,希望学生还是能够准确记忆限差。不仅成果能够满足限差,还能够掌握出现超差的原因。(三)教学任务
7、 本次设计了三项任务 基本计算任务:角度的计算。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无误,并且还要熟练掌握至心算水平 基本操作任务:单角测回法。要求学生能够达到中级测量工的基本要求。小组拓展任务:通过对教材的补充,提出该项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能综合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个人技能水平,培养团队合作的职业素养。4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 测量是一个技能性很强的课程,特别注重理论和实操的结合,中职学生更加关心所学知识技能的应用,而本次课程:水平角测量又是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之一,对于之后测量技能和理论的学习甚是攸关。本课的教学从三个层次展开。基础层面:本次课教学过程中,涉及到讲授、演示、练习三种基本教学方法。学生
8、涉及到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基本学法。整体路线:本次课教学过程中,采用“夯实基础-项目提高-实战思考”的教学策略 策略版块:本次课主要涉及到以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了分组协作、分层训练、竞赛辅助、实景模拟、任务驱动、问题引导。(一)分组协作 分组是测量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测量工作向来看中小组合作,没有默契的小组协作,个人能力不足以胜任工作,故在整个测量教学过程中,均以“合作”的理念指导教学,在本次课程中,亦不例外。为达到更好的分组效果,我引入了三项分组原则 能力平衡:是一个横向分组策略。组间平均能力水平大致相当。有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素质平衡:是一个纵向分组标准。组内的成员素质特点互补
9、。有利于组内互相学校效果最优化。性格平衡:是一个调整分组机制。组内成员的性格尽量不要有冲突和集中。从心理学的角度上对分组进行微调。(二)分层训练 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效果,还能维持学生的学习信息,督促学生互相学习,争取进步。5 (三)竞赛辅助 中职学生的职业技能竞赛无论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学习的层面都给日常教学带来很大的推动和帮助。目标助力:技能竞赛对能力较好的学生是可达到的目标。对能力较差的学生是可学习的榜样。特别是现在技能竞赛的获奖者在工作和学习上有着诸多优惠。所以通过教师旁敲侧击的引导,技能竞赛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大动力
10、。严格要求:在技能竞赛的辅导过程当中,教师对选手的培养和筛选有严格近乎苛刻的要求,并且能够有严谨的 分层标准。本次课便引入了相关的分层标准。不仅能够给教师的分层教学更好的依据,也能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定位。标准规范:技能竞赛中饿诸多细则,特别是评分表,是许多专家和行业技术人员,参考正在执行的行业标准制定的,不仅能够紧跟时代,并且细致规范,本次课将这些标准进行适当更改,引入教学过程当中,有利于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培养。(四)实景模拟 实景模拟是针对职业技能证而言,在个人任务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完成测回法的操作,在实施小组任务之前,各小组中我会选取能力较好的学生进行一次中级测量工考证模拟。给学生确立技能
11、标准。(五)任务驱动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一个四边形内角的测量任务来考核各小组的掌握水平。但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关注重点和要求。对于水平一般的学生,主要要求其掌握基本过程,理解测量结果,并有良好的操作习惯。对于已接触过一定测量但不善理论的学生主要是更正其不良的习惯,更正后,将其操作作为其他学生的示范,增强其自信心和组织能力。对于领悟能力较好,理论理解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进一步要求其对小组中产生的问题自行研究并能给出产生的原因和更正的方法。(六)问题引导 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强化学生的记忆。并且在最后的成果分析时,通过引导学生寻找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帮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纬仪 角度 测量 水平 测回法 教学 设计 jx2294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