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健我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3[2]3406.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谭健我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3[2]340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谭健我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3[2]3406.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江西财经大学 自 学 考 试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我国管理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专 业 工商企业管理 学生姓名 谭健 论文编号 准考证号 019509100297 指导教师 舒辉 2012 年度 上 (上/下)1 江西财经大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指导登记表(一)姓名:谭健 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编号:论文撰写成绩(百分制)论文题目:我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开题报告:(选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论文研究的意义:管理层的收购使所有者和合经营者合二为一,大大的降低了管理成本,在当今的社会中管理层的收购出现了很多比较严重的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我国的技术水平的路后很多技术
2、跟不上国外的水平,就会导致我国的管理层的收购有很多漏洞,不便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往往管理层的收购能够改变一个企业的管理机构,在我们的现在的管理层收购的主要问题是收购资金,价格和收购信息。主要内容:一、管理层收购的含义 二、管理层收购的优缺点及现状 三、管理层收购问题的对策 1 我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管理层收购()使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二为一,使得代理成本大大降低。在我国的管理层收购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还会导致收购的不公平,根据这两大问题我们的对策有:要完善管理层收购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力,增加对信息的透明度,应用信托制度,还应该让大多数的人所熟知,其中主要以三个问题为主:
3、收购资金来源、收购价格和收购信息,我们只有很好的处理好些问题就能够更好的发挥管理层的优点,才有利于我国的企业更好的发展,企业的机制和体制更加的完善。【关键词】管理层收购 收购资金 价格 收购信息 1 目录 一、管理层收购的内涵及优缺点 二、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管理层收购的优点 1.MBO 有 利 于 解 决 产 权 结 构 问 题 2.MBO 是 有 效 的 激 励 机 制 3.MBO 有 利 于 企 业 家 约 束 (二)管理层收购的缺点 1.管 理 层 收 购 容 易 导 致 国 有 资 产 流 失 2.管 理 层 收 购 容 易 导 致 不 公 平 (三)国内 M B
4、O的现状 1.收 购 资 金 来 源 狭 窄 2.我 国 实 施MBO 收 购 定 价 不 公 正 3.收 购 企 业 信 息 问 题 三、完善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对策建议 1.完 善 管 理 层 收 购 的 法 律 法 规 2.加 强 对MBO 公 司 的 监 管 3.增 加MBO 信 息 披 露 的 透 明 度 4.应 用 信 托 机 制 5.加 强 对MBO 后 企 业 运 行 监 管 参考文献 -2-2-我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管理层收购的内涵及优缺点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MBO)即目标公司的管理层或经理层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
5、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近期,学者的观点更偏向于强调管理层收购行为获得企业实际控制权的目的性,将管理层收购定义为“目标企业的管理层利用融资购买本企业股份,从而获得或可能获得本企业实际控制权的行为。”“企业内部管理者通过自有资金或外部融资,收购所在公司股份,实现企业控制权由大股东转移到管理者手中的行为。”通过收购,企业的经营者改变为企业的所有者,完成由单纯的企业管理者到企业主人的转变。而美国则将管理层收购定义为:一个公司的董事和经理对本公司实施的收购行为;或者一个外部主体对公司进行的杠杆收购,而公司的管理层在该外部收购主体中
6、拥有实质上的资金利益。此定义强调管理层收购的杠杆性特征,是对美国高财务杠杆型管理层收购的反映。在我国现在的管理层收购其含义更多的侧重于收购主体上,即只要收购主体的主要组成人员是企业的管理层,国内一般就称之为管理层收购。而西方的 MBO是杠杆收购的一种这个关键之处反而被忽略了。二、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管理层收购的优点 1.MBO有利于解决产权结构问题 美国学者伯利和米恩斯在其经典著作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中指出,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恶果代理问题。这种部分的所有权和完全的控制权结合起来就可能会导致管理者的工作缺乏活力,或者导致其进行违背公司所有者(股东)利益的额外
7、消费,更有甚者他们无休止地追求权力的支配感觉,并试图通过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和规模扩张来满足自我。在所有权极度分散的大公司中,单个所有者没有足够的动力在监督管理者行为所需要的资源上进行大量的花费。这种缺乏制约的管理层扩张将给企业,最终给股东带-3-3-来灾难性的后果。通过实施管理层收购能够将过于集中的股权有偿转移给管理者,这种管理者的身份由单一的经营者角色变为所有者与经营者合一的双重身份,有利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均衡。通过管理者对目标公司股权、控制权、资产结构以及业务重组来达到节约代理成本的目的。从而成功地解决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问题,进而激励管理层消除代理成本,使 MBO成为优化公司产权结构
8、的有效途径。2.MBO是有效的激励机制 著名经济学家诺斯曾就产权对于激励的作用进行过研究,其结论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产权制度,一种提供适当有效的个人激励的产权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激励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内容。在物质经济条件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年薪和奖金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家的高层级的成功需要。迈克莱兰认为,现代企业家的三种需要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归属需要,使他们要成为企业所有者。而管理层收购却能满足企业家成为企业所有者建立企业帝国的需要。从而激励企业所有者更好更大的发展企业,刚好弥补因经理人员长期低薪而导致的管理层激励不足问题。3.MBO有利于企业家约束 在公司法上,企业和自然人同
9、样可以缔结债权债务契约,在经济交易中是作为可以成为契约主体的经济主体来运作的。但实际上代表公司进行契约谈判和签订合同的是公司的经营者。也就是讲在现代股份公司中,拥有剩余索取权同时对公司债务负有有限责任的股东将代表公司签订雇佣合同、销售合同等契约的签订权委托给了经营者。在这种代理关系中,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就有可能签订不利于股东利益的合同。为了防止这一点,如何在制度上规定权利、义务体系,以使股东得以监督经营者,成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大课题。在市场经济成熟的经济体系中,企业家约束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企业组织内部所有者通过法人治理结构对企业家的监督约束,另一方面是来自经理市场的竞争约束和其它
10、企业对本企业的接管、兼并和重组的资本市场行为。这两个方面的约束可以保证那些为了拥有控制权、满足权利需要和在职福利需要的企业家约束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基本上按照所有者的要求行事。但如果缺乏股权利益的纽带,其努力程度也只限于延续其职业生涯,因此约束作用应该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即将结束他的职业生涯时,就可能会背离股东的要求,利用即将失去的职权增加在职消费,损害股东的利益。如果允许-4-4-职业企业家拥有部分的剩余索取权,那么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他不但是经理,拥有经营权,而且还是公司的股东或董事,随着其拥有的剩余索取权的逐步增大(建立在其股份增加的基础上),其行使经营控制权受到的约束会逐渐减弱,相应的积
11、极性就会增加。(二)管理层收购的缺点 1.管理层收购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在 MBO的收购过程中,由于多年来国有产权的主体不清晰以及出资人处于虚置地位使国有产权在收购交易处于弱势地位,多是被动接收管理层的收购要约,在交易的过程中也没有形成充分的价格竞争,难以真实反映国有产权的价值,同时企业的实际控制者不仅对国有产权的代表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还可以利用掌握企业充分信息的优势左右国有产权的出售、价格,甚至自买自卖。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国有企业来说 MBO成为侵占产权不清的国有资产的方便之门,所以说,如果 MBO真正实现了产权清晰化,那么是把原属于国家的、集体的、个人的混合产权、不明朗的产权个人化了,
12、所以产权清晰了;同样,这个利益分配格局的确定过程也是管理层的利益得到确立的过程。虽然我国在改革过程中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但是提高效率却不能以窃取全民或集体所有的公共财产为前提条件,也不能在刺激精英工作效率的同时以伤害普通劳动者的权益为代价。正是基于以上方面的考虑,并经过实践研究,郎咸平教授相继质疑格林柯尔、海尔和 TCL等企业,提出了 MBO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2.管理层收购容易导致不公平 国外企业实施 MBO,既没有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分,也不存在卖方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国内上市公司的很大一部分股份,是非流通的国有股,而且在实施管理层收购的过程
13、中实行的是国有股协议转让的定价方式,并不进行事先的评估。目前关于我国的国有股协议转让定价还缺乏法律依据,价格合理与否的底线只是不低于每股净资产,客观上为国有股的贱买贱卖提供了可乘之机。理论上来讲,国有股以越高的价格转让,对出售方越有利。然而,国有股所有者缺位的缺陷,导致了作为国有产权代理人的卖方即管理层,往往同意以接近每股净资产值的价格出售,这样的低价格对收购国有股的管理层十分有利。应该看到,正是流通股股东溢价认股后的所有者权益被摊薄,持有国有股的所有者权益才会有今天的升值。当流通股股东无法以净资产值买入-5-5-国有股,而管理层能够轻易做到的时候,也就自然导致了不公平。(三)国内 MBO的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管理 收购 存在 问题 解决方案 3406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