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四级翻译技巧4981.pdf
《英语四级翻译技巧498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四级翻译技巧4981.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大学英语四级翻译满分兵法 一、题型概述 自 2013 年起,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翻译部分已经由原来的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用英语将汉语所承载的信息全面而又整体地表达出来的能力。相比改革前的句子翻译,改革后的翻译题型在内容上实现了“多元化”,主要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等题材,四级文章长度为 140-160 个汉字,翻译部分占整个考试分值的 15%,相对于原来比重有所加大,考试时间也变为 30 分钟。考查内容也由简单的词组掌握、语法和句型表达转变为篇章整体表达,无论是分值还是难度都有所加大,对考生的能力水平要求更高。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考题的情况,我们首先
2、仔细分析一下 2013-2015 年的四级翻译试题:附:大学英语四级(最近 10 套题)翻译试题考查特点汇总 年度 体裁 题材 内容 字数 2015 年 6 月(四级第一套)介绍 饮食文化 中国南北方饮食差异及原因 156 62015 年月(四级第二套)介绍 文化经济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及经济和科技发展情况 160 2015 年 6 月(四级第三套)介绍 第三产业 中国快递服务的发展情况 157 2014 年 12 月(四级第一套)介绍 环保 大熊猫面临的生存威胁 166 月(四级第二套)2014 年 12 介绍 科技 中美互联网发展的比较 159 122014 年月(四级第三套)论说 旅游
3、年轻人喜欢旅游的原因,对目的地的选择,个人 偏好,以及旅行的意义等 158 月(四级第一套)年 20146 论说 科技 中国核能的发展情况 160 62014 年月(四级第二套)论说 教育 中国教育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159 月(四级第三套)年 20146 论说 教育 教育公平问题及相关措施 151 122013 年 月(四级第一套)介绍 文化 中国茶文化 155 从表中我们不难看出,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试题涉及的文体并不多,主要是介绍类和论说类短文。从题材上看,主要涉及文化、经济、科技、旅游、环保、教育等。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饮食差异、动物保护、旅游休闲、教育公平问题、快递服务行业的发展
4、等方面,并未涉及任何专门学术领域的知识。此外,还有以下几点值得指出:第一,改革后,各年的四级翻译选段均是较为正式的语体,且以小品文居多,未见不正式的讽刺性杂文,也未见不正式的小说对话。第二,从历届的四级翻译考题来看,选文的内容主要涉及中国文化、教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因此,考生在平时一定要多读这些方面的英文,以确保在汉译英时更好地表达汉语原文的意义。与文学类作品翻译不同,四级考试要求考生能够忠实且准确地译出原文,并不需要使用华丽的语言及修辞,因此考生能努力做到“信”和“达”即可。但翻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做好四级翻译并拿到高分,考生就必须明白“熟能生巧”的道理,平时多注意语言学习的不断积累、训练
5、和总结,以达到知己知彼、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考生还有必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以便轻松地应对一些翻译难题,从而保证译文的质量。根据改革后的四级考试翻译题型的特点和要求,我们有针对性地总结了一些对应试有所帮助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以供广大考生参考。二、技巧解读 在掌握和弄清四级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之后,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做好翻译?如果考生能够熟练掌握词语、句子翻译的基本翻译技巧和方法,那么在处理四级考试中的句子翻译题时就可以更加得心应手。下面我们将通过三个步骤来介绍四级翻译试题的具体解题技巧:(一)译前:通读全文,理解原文 考生在拿到试题时,先不要急着动笔翻译,而应仔细通读全文,熟悉短
6、文的题材并理解原文的内容,1/14 了解自身是否拥有与选材相关的背景知识储备。在从宏观上把握整个试题后,再开始逐句分析,包括分析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具体可以先从动词入手,确定句子的谓语动词,然后确立主干或主句(SVO);第二步再确定修饰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等,可用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或各种从句来表达。(二)译中:逐词逐句,各个击破 在翻译具体的汉语句子时,首先必须确保译文符合英语语法的要求。英语以谓语动词为核心,共有三种轴心结构。英语千变万化的句式,都是从这三种轴心句式结构中演变出来的。第一种:主系表 第二种:主谓宾 第三种:There be(在“there be”句型中,动词除 be 之
7、外,还可以由 seem,appear,stand,lie,get,become,arise,come,seem/appear to be 等担任。)例: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对通信提出了新的要求。As our national economy and national defense develop,there arises a new demand for communication.英语句子还有定语修饰(动词不定式、分词短语、定语从句、介词短语等),状语修饰(动词不定式,分词短语,状语从句,介词短语,独立主格成分等)以及时态、语态、语气、语序、强调、插入等变化。首先要确定这些变化,
8、才能正确传达原文意义。下面我们将通过“词的翻译”、“句的翻译”及“语篇的翻译”这三个版块来详细介绍相关翻译技巧:1.词的翻译 我们知道,语篇是由长度不同的句子构成,而每个句子又由不同的词或短语构成。四级考试的翻译段落也不例外。考生在应试过程中,由于时间紧迫或词汇量有限等诸多因素,可能会在词汇(短语)的选用上出现问题或犯一些低级错误。例如,在 2015 年 6 月四级考试中,翻译部分是一篇介绍“中国文化与经济”相关情况的短文,很多考生在遇到“太空站”这个词汇时,将其神翻译为“Taikong station”,而准确的译法应为“space station”。如果整个语篇多次出现这类“神翻译”,整个
9、译文的质量必定会大打折扣,从而影响整个翻译部分的分数。为避免出现这类情况,考生应在准确地记忆词汇(特别是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和专有词汇)的同时,学会比较和区分某些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汇,然后反复练习,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词的选择 所谓词义选择,是指词本来就有这个意思,问题是我们要将其在特定场合的正确意思选出来。正确选词是保证译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如果能做到在词语意义和字面形式上都对等当然最好,如果不能兼顾,则取意义,舍形式。越是普通的词,越是拥有繁多的释义和搭配,翻译过程中的词义也就越难以确定。选词时,要注意词的广狭、所处的语境、词的褒贬和感情色彩。例如:例 1.【试题原句】到 2012 年
10、10 月,审批才又谨慎地恢复。(2014 年 6 月四级真题)【思路分析】SVO=审批+恢复(本句为无主句,翻译时可考虑使用被动语态,其中,“到 2012 年 10 月”为时间状语)【参考译文】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dure wasnt prudently restored until October,2012.【技巧探秘】虽然“recover”和“restore”均有“恢复”的意思,但“restore”侧重于表示“恢复(某种情况);恢复秩序”,根据语境,用于本句翻译最合适。(词义的选择)例 2.【试题原句】中国还启动了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计划,其中
11、包括到 2020 年建成一个太空站。(2015 年 四级真题)2/14 【思路分析】SVO=中国+启动+太空探索计划(“其中包括”补充说明了“太空探索计划的内容)。【参考译文】In addition,China has also launched an ambitious space exploration program,which includes building a space station by 2020.【技巧探秘】“雄心勃勃的”可以作为褒义词或贬义词使用,但是可以明显看出,其在该句中被当作褒义词使用;在翻译时,也需要注意选择对应的具有褒义用法的英文词汇,故此译为“ambitio
12、us”。(词义的褒贬)转换词性 词性转换是一种常用的翻译技巧,是指在必要的时候,将原文中的某个词的词性在译文里用其他词性表达出来。这种转换会使译文更加灵活变通,不必拘泥于原文形式,却能更准确传达出原文内涵。它可能涉及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之间的相互转换。下面我们以具体的考题为例:例 1.【试题原句】中国的互联网社区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2014 年 12 月四级真题)【思路分析】本句的主语是“中国的互联网社区”,互联网社区可直译为“internet community”,翻译时可将“中国”作定语,译为“Chinese”或者“of China”,也可将其作为地点状语,理解为“在中国”,译为“i
13、n China”。“全世界”作为地点状语,翻译时置于句末。【参考译文】The Internet community of China develops fastest all over the world.【技巧探秘】本句可以按照原句的顺序直接译为“Chinas Internet Community is the fastest-growing one in the world.”,虽然这种方法也能够明确地表达出汉语原句的意思,但在表达的新颖性上还是有所欠缺。仔细分析发现,在翻译该句时,还可使用转化法,例如将该句中“发展”这一动词译为名词“growth/development”,用形容词最高级
14、 fastest修饰即可。这种译法更能凸显译文的准确性,也更加地道。例 2.【试题原句】大熊猫(giant panda)是一种温顺的动物,长着独特的黑白皮毛。(2014 年 12 月四级真 题)【思路分析】SVO=大熊猫+是+动物(其中,“温顺的”为定语,修饰“动物”,“长着”补充说明 了大熊猫的个体特征)。【参考译文】Giant panda is a kind of tame animal with unique black and white fur.【技巧探秘】分析发现,如果将该句调整为“大熊猫是一种长着独特的黑白皮毛的温顺的动物”,意思并未发生变化,但可清晰知道,主干句为“大熊猫是一种
15、动物”,而“长着独特的黑白皮毛的温顺的”作“动物”的定语。句中出现了“是”和“长着”两个动词,可将“是”作系动词,将“长着”转化为 with 介词结构,译为 with black and white fur。在这种情况下,with 复合结构的使用,将两个分句合二为一,在体现大熊猫的特点的同时,也使句子简单明了。温馨提示:汉语动词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英语。这是因为按照英语句法,受主谓关系的限制,一个简单句或分句大多只有一个谓语动词。而且,英语还可以通过谓语动词以外各种词性的词来体现动词意义。因此将汉语句子里的动词转换为英语里其他词性的词是翻译中的常用技巧之一。当然,考生在掌握汉语动词转换技巧的同时
16、,还应灵活掌握其他汉语用词的转换技巧,从而对自己的译文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例 3.【试题原句】通过阅读,人们能更好地学会感恩、有责任心和与人合作,而教育的目的正是要培养这 些基本素质。(2014 年 6 月四级真题)【思路分析】本句有两个分句,第一个分句的 SVO 为“人们+能学会+感恩、有责任心和与人合作”,其中“通过阅读”为方式状语,可直译为“Through reading”;第二个分句的 SVO 为“目的+是+培养基本素质”,其中,“教育的”和“这些”为定语,分别修饰“目的”和“基本素质”。由于出现了“而”连接两个分句,在具体翻译时,可将整句处理为 and连接的并列分句。【参考译文】Th
17、rough reading,people can learn better how to be grateful,responsible and cooperative,and the goal of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hese basic personalities.【技巧探秘】本句的译文将汉语原句中的三个并列动词短语“感恩、有责任心和与人合作”转换成了3/14 形容词“grateful,responsible and cooperative”,从而使整个译文更加自然流畅。适当增词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汉译英时如果完全将中文
18、逐词翻译,则会造成译文不符合英语语法的要求,表达不地道或者晦涩难懂。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或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甚至是动词等,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此外,在使用增译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原则:符合上下文的需要;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和英美等国的文化习俗;符合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具体请看下面的例子:例 1.【试题原句】中国给数百万在线零售商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销售商品的机会。(2015 年 6 月四级真题)【思路分
19、析】SVO=中国+给(在线零售商)+机会;“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为方式状语,可译为“at a highly competitive price”,“销售商品的”为定语,修饰“机会”。【参考译文】China provides millions of online retailers with an opportunity to sell their goods at a very competitive price.【技巧探秘】本句的主干部分为“中国给零售商机会”,为了便于理解,可以进一步将原句理解为“中国给数百万在线零售商(提供了)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销售商品的机会”,这种情况下,主干为“中国给
20、零售商(提供)机会”,此时就可以考虑使用“provide sb with sth”的结构译出。此外,该句还根据语义将“销售商品”补充为“销售(他们的)商品”,译为“their products”,再次强调“商品”的所有者为前面提到的“在线零售商”。例 2.【试题原句】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2014 年 12 月四级真题)【思路分析】“随着旅行多了”作伴随状语,将其译作“with more travel”,置于句首。因其余分句的内容均独立完整,故可将其分译成三句。“年轻人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所吸引”,两
21、句间表对比,可用 instead 连接。另外,也可以将这两句简化为“年轻人更加喜欢偏远的地方,而不是大城市和著名景点”,将其处理为“do,rather than 更喜欢而不是”。处理最后一个分句时,注意“甚至”表示递进,可将其译作“furthermore”,或者“even”均可。若将主语“有些人”逐字译作“some people”,则稍显笼统,可依上文,具体译作“some young tourists”。【参考译文】With more travel experience,youngsters tend to spend more time in remote areas,rather than
22、 big cities and famous resorts.Furthermore,some young tourists would choose backpacking.【技巧探秘】参考译文对伴随状语增译了“experience 经验”,使“伴随旅行带来的意义”更加具体完整。合理省词 中文句子有时会由于强调、修辞等需要,会重复出现某些词语,或者用意义相近的形容词叠加使用。相比之下,英语行文强调简洁、层次分明,语言上追求自然流畅。因此,在强调简洁,在将汉语翻译成英文时,需要充分理解中文的表述是否重复,并根据上下文语境及英语表达习惯,删去不符合汉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确保译文
23、简洁流畅。请看下面的例子:例 1.【试题原句】随着技术和安全措施的改进,发生核事故的可能性完全可以降低到最低限度。(2014 年 6 月四级真题)【思路分析】SVO=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其中将“发生核事故的”作定语,修饰主语“可能性”,而将“完全”处理成状语即可。另外,将“随着”作为伴随状语,置于主干句之前译出。【参考译文】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y and safety measures,the possibility of nuclear accidents can be definitely minimized.4/14 【技巧探秘】在本句
24、中,因为“发生核事故的可能性”完全可以理解为“核事故的可能性,而且汉语多用动词,英语多用名词和介词,所以可将“发生”省译,译为“名词+of 短语”的形式,可译作“the possibility of nuclear accidents”。例 2.【试题原句】一些为接受更好教育而转往城市上学的学生如今又回到了本地农村学校就读。(2014 年 6 月四级真题)【思路分析】SVO=学生+回到+学校;“一些为接受更好教育而转往城市上学的”为定语,修饰学生,由于该定语较长,翻译时,可考虑将其处理为定语从句的形式(具体见下文“定语的翻译”部分)。【参考译文】Those students who have
25、previously transferred to city schools for better education are now moving back to their local rural schools.【技巧探秘】本句的译文省略了原文中的动词“接受”、“上学”和“就读”,但仍然完整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突显了英语行文简洁的特点。省略词语决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删节原文的词句,而必须同样遵守一些原则:在译文中看来是可有可无的,或是多余的;其意思已经包含在上下文里;其含义在译文中是不言而喻的。汉译英中所省略的词语分以下几类:省略重复出现的某词;原文中表示范畴的词语(汉语里有一些名词,如“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语四 翻译 技巧 498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