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名师选题22263.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名师选题2226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名师选题22263.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名师选题 单选题 1、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答案:B 解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A、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提出假设,故选项错误。B、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故选项正确。C、某同
2、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D、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而不是得出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 B。2、下列图示中的“错误的实验操作”与图下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2 A试管底部破裂 B污染试剂 C失火 D污染试剂 答案:D 解析:A、把试管放在桌子上使劲塞进塞子,会导致试管底部破裂,“错误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B、滴管伸进试管中滴加液体,会污染试剂,“错误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
3、;C、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会引起失火,“错误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D、用蒸馏水冲洗滴瓶上的滴管,会导致药品被稀释,不会污染试剂,“错误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符合题意。故选 D。3、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 A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下水道中,用自来水冲走 B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 C实验室中可以品尝药品的味道 D酒精灯碰倒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答案:D 解析:3 A.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下水道中,用自来水冲走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腐蚀管道,造成危险等,错误。B.加热试管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
4、着他人,也不要对着自己,以免液体喷出伤人,错误。C.实验室不可以品尝药品的味道,以免中毒,错误。D.酒精灯碰倒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正确。故选 D。4、下列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B用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C佩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染 D教室和宿舍经常通风 答案:B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志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为物理变化。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只是水银受热膨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误;B、消毒液消毒的原理是使细菌或病毒的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B 正确;C、佩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初中化学 第一章 走进 化学 世界 名师 选题 2226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