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资源: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7960.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语文资源: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796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资源: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7960.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七年级语文秋季期末质量检测 一、积累与应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脸颊(ji)匿笑(n)徘徊(hui)霎时(sh)B.倔强(qing)胆怯(qi)蜿蜒(wn)诀别(qu)C.模样(m)弧形(h)冀中平原(j)截然不同(ji)D.绽开(zhn)感慨(gi)小心翼翼(y)花团锦簇(c)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宛转 嘹亮 抖擞 人迹罕致 B.茏罩 澄清 化妆 花枝招展 C.烘托 粗犷 莅临 翻来覆去 D.澄青 憔悴 分歧 各得其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B.冬去春来
2、,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C.小张今天下午收到了他盼望已久的足球赛门票,真叫他喜出望外。D.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说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絮絮叨叨个没完。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B.通过老师的教导,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C.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灿烂的明天。D.为防止水灾之后无疫情,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的儿子。(2)雨仍然偶尔()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3)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城外
3、又那么宽敞。A.强壮 拜访 狭窄 B.强壮 造访 狭窄 C.强悍 造访 狭小 D.强悍 拜访 狭小 6.文言诗文默写(1)我寄愁心与明月,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3)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_,_。天上的街市(4)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呢?十二章中 对 此 进 行 了 这 样 的 阐 述:_ ,_。(5)天 净 沙.秋 思 中 紧 扣 全 文 主 旨 的 句 子 是:_,_。(6)十二章中感叹时光飞逝,启示人们珍惜时间的句子是:_,_。(7)次北固山下中诗人以奇特的景象,表现新旧更替,历史向前发展趋势的句子是_;_。(8)春天像健
4、壮的青年,_,_。春 7.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以下两文的寓意。(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2)蚊子和狮子:8.学了蒲松龄的狼,你能写出哪些与狼有关的成语?(最 少 4 个)9.用一句话概括从下面材料中得到的启迪。猫头鹰的样子不招人喜欢,叫声凄厉,被人视作“不祥鸟”,然而它是益鸟;蝴蝶艳丽多姿,翩翩起舞,招人喜欢,然而,它是害虫。这则材料给我们的启迪是:10.列举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两例即可。二、阅读 阅读观沧海,完成下列小题。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5、1.曹操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观沧海算得上“慷慨悲壮”吗?若算不上,请你试作概括(也用四个字),并指出这首诗表现了曹操怎样的理想和抱负。12.下列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B.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出了小岛的景物生机勃勃的特点。C.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海面上的秋风和洪波,虚写大风大浪的景象,声势令人惊心动魄,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D.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意思是日月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描绘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现代文阅读 跌进坑里,
6、别急着向上看 小艾 那还是孩提时代的事。小学四年级我们的班主任姓李,是个相 貌平平的老头,心肠挺好,教学也很有一套,可就是脾气怪怪的。这天下午有节劳动课。李老师带着我们到学校的后山捡柴,让我们捡地上的枯树枝。我和三名同学跑向后山顶,边跑边捡。在一棵大树旁,我发现了一堆枯干的小树枝,急忙奔过去。跑着跑着,我脚一滑跌进一个深深的坑里。坑太深,三名同学吓得大呼小叫,想尽办法也没能把我拉上来。同学喊来了老师。李老师站在坑边上,盯了我许久,才沉着脸坚决地说:“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我们不拉你上来!”全班同学面面相觑,都没敢吱声。“老师,老师,我上不去!”我在坑里急得大叫。“在里面呆着吧,我们走!”李老
7、师像陌生人一样大声扔给我一句话,带着同学们走了。老师硬生生地走了,不管我的死活。我一屁股瘫坐在坑里,嘴一张,哇哇地大哭起来,“老师!老师!我出不去!”一边哭一边生气地在坑里打滚,滚着滚着无意间我看见了一道亮光。擦干眼泪,我坐起来向亮光处爬去。透出亮光的地方有一个洞,我钻了进去,越钻越亮,不一会儿到了山坡上,一挺身我跳了 出来。李老师和同学们都站在山坡上,随着我的出现,山坡上响起了真诚而热烈的掌声,久久不息。老师猛地抱起我原地转了两圈。我所有的不快,一扫而光,不解地问:“老师,你怎么知道坑里有洞能出来?”“老师看你没摔坏。”“老师在上面就看见光了。”“老师想让你自己出来。”没等老师开口,阳光下同
8、学们晃动着聪明的小脑袋争着抢着告诉我。李老师蹲在我面前伸出宽大的手掌拍掉我身上的尘土,亲切地抚摸着我的脑袋,重重地点着头。同学们探着身子,咧开小嘴上下打量我。这时,老师慢慢地站起来,环视一下四周,将一只手指竖到嘴边,示意我们安静。然后,他走到高处一字一句地说:“孩子们,记住,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一心寻求别人的帮助,常常会使人看不见自己脚下最方便的路。”三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无法忘记儿时跌进坑里自己爬出来的经历,老师的话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直到今天,每当生活中遇到意想不到的打击时,我总是这样提醒和勉励自己跌进坑里,别急着向上看。一心寻求别人的帮助,常常会使人看不见自己脚下最方便的路。13.仔细
9、阅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内容梳理。起因:经过:结果:14.“我”跌进深坑后,李老师为什么扔给“我”一句话就带着同学们走了?15.文中“李老师站在坑边上,盯了我许久,才沉着脸坚决地说”一句中的“盯”字能否换成“看”?为什么?16.文中的李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17.读完本文,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现代文阅读(课外阅读)睡在炊烟里的母亲 摸着黑回家的母亲,与黑暗融为一体,像一片不被人知的最单薄的影子,贴着地面,缓缓蠕动。母亲老了,总是遗忘。晾晒的衣物忘了在下雨前收回,莫名其妙就弄伤了手脚,衣服上的扣子去向不明,做饭糊锅的次数越来越多有人说,这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的确,现在的 母亲,有
10、时候甚至分不清左手和右手。唯一忘不掉的,是她自己的孩子。三个儿子,三颗骄傲的星星。三个女儿,三件贴心的棉袄。忘不掉孩子们的生日,大概她也知道自己的记性不佳,便在日历上找到那些日子,然后叠起来,用以提醒自己。除了儿女,母亲的口袋空空如也。如今,儿女们如鸟一样飞远,母亲的桌上只有一双孤独的筷子。母亲,被冷落在遥远的炊烟里,一转身又是一年。看到炊烟,就看到母亲了。我总是这样想,并习惯了这样去看每个人家的炊烟:炊烟缓缓,那一定是孩子们都在母亲的怀里,母亲用她的安详笼罩着孩子们的美梦;炊烟凌乱,那一定是孩子们迟迟未归,母亲牵肠挂肚,急得在院子里打转。那时,我就是个喜欢疯跑的孩子,也是喜欢哭泣的孩子,满脸
11、鼻涕的孩子。可是,母亲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深深地吻下去。一丝风也没有的时候,炊烟笔直笔直的,那很像年轻时候的母亲,身材高挑,相貌出众,被村里无数后生的眼睛偷偷地打量过。可是一阵风就会将那笔直的身段吹弯,就像现在佝偻着的母 亲。原来,炊烟也是会老的啊。母亲,用褶皱、用后半夜的一盏油灯、用老花镜、用哆哆嗦嗦的手、用手上的针线爱着我们,却极力不发出声来。哪怕一声轻咳,都埋在一块柔软的巾帕里。驼背的母亲,离土地越来越近。我担心有一天,她的头会低得触到地面,那是母亲的句号。如果耳背的上帝还能听见我的祷告,我不祈求风调雨顺,不祈求鸿运当头,只求让母亲可以伸直了腰身,好好地伸个懒腰。柴米油盐,是这一生和母亲最
12、亲密的事物。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即便在艰苦的日子里,母亲也总是认认真真地做饭,从来不对付。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是母亲却不一样,没看见她用了多少食材,却总能变着花样地做出许多可口的饭菜来。母亲在厨房里劈啪作响,把贫苦颠得上下翻飞,把日子炒得香滋辣味。灶台底下的火焰,总是忍不住蹿出来为母亲鼓掌。而从灶台下欢快地跑向屋顶的炊烟,是缠绕在母亲手上的戒指,一生都未曾褪下。因为,在母亲的指缝间,我总能闻到葱花的味道,家的味道。炊烟,就这样在我的目光里一茬一茬地熄灭,又一茬一茬地升起。今夜,我想念母亲。可是我无法回到她的身边,唯有希望故乡的风能轻一点儿,别把我家的炊烟吹
13、得东倒西歪。因为母亲在炊烟里睡着,她累了,让她多睡一会儿吧,借着炊烟的暖。18.请问第段与第段在内容上是否矛盾?为什么?19.“如果耳背的上帝还能听见我的祷告,我不祈求风调雨顺,不祈求鸿运当头,只求让母亲可以伸直了腰身,好好地伸个懒腰”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20.请赏析第 11 段中“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围裙是她的道具,锅碗瓢盆是她的乐声”一句。(从修辞或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2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母亲的形象。22.你认为该文题目好不好,说说你的理由。文言文阅读(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14、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23.论语 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 _、_、_并称为“四书”。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3)人不堪其忧。(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5.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一项是()A.曲肱而枕之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温故而知新 D.人不知而不愠 26.翻译下列句子。(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7.课文内容可分为三大类:A 学习态度,B 学习方法,C 道德修养。说说下列句子各属哪一类。(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作文 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28.题目:为自己唱首歌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
16、00 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29.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成长的过程。成长的过程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阴云密布的岁月,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坦然面对,勇敢承担,这个过程,我们日渐变得成熟、坚强、乐观、自信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参考答案 1.【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B.倔强(jin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资源 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796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