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语文《愚公移山》知识点分类整理及课内外对比阅读汇总4447.pdf
《部编本语文《愚公移山》知识点分类整理及课内外对比阅读汇总444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语文《愚公移山》知识点分类整理及课内外对比阅读汇总4447.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 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 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
2、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列子)【通假字】“反”通“返”,返回。(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惠”通“慧”,聪明。(甚矣,汝之不惠)“亡”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厝”通“措”,放置。(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词多义】之: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以君之力/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冀之南/汉之阴(助词,的)操蛇之神闻之(前“之”助词,的;后“之”代词,代愚公移山这件事)告之于
3、帝(代词,代愚公移山这件事)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一说助词,的;一说主谓之间,不译。)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代词,代魁父这座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代词,代愚公)汝之不惠/汝心之固(主谓之间,不译)于: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到)告之于帝(向)以:以君之力/以残年余力(凭借,靠)河曲智叟无以应(来)而:面山而居/聚室而谋曰/河曲智叟笑而止之(表修饰)何苦而不平(表承接)而山不加增(表转折)其:其妻献疑/帝感其诚(他的,这里指愚公的)惧其不已(他,指愚公)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且:年且九十(将)且焉置土石(况且)焉:无陇断焉(语气词,表肯定,相当于“了”)始一返焉/有子存焉(语气词,表陈述,
4、不译)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古今异义】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连都(古);曾经(今)。何苦而不平:何愁(古);不值得,犯不着(今)。【课文翻译】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2.且焉置土石?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6.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7.甚矣,汝之不惠。8.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重点问题整理】1.愚公移山遇到了哪些困难?答:山势险峻:方七百里,高万仞;人力不足:愚公年且九十,荷担者三夫,始龀遗男;工具简陋:叩古垦壤,箕畚;中途遥远:寒暑易节,始一返焉;他人质疑:妻子、智叟。2.妻子、
5、智叟都对愚公移山提出质疑,他们所说的有何异同?相同:都认为愚公年老体衰,移山这事做不了。不同:语气不同:妻子尊敬委婉,智叟讽刺直接;目的不同:妻子关心帮助,智叟嘲讽阻止。3.请概括愚公形象。答:宏伟的抱负、过人的毅力、超人的智慧(能看到人民群众蕴藏的巨大力量)、高尚的思想。4.文章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答:衬托愚公形象的高大,连天神都被感动;借助神力搬走大山,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使文章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5.请概括寓言的寓意。答:面对困难,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用展的眼光看问题,才能获得胜利。6.文中写小孩“跳往助这”这一细节的作用是什么?答:结构上:和下文的智叟形成鲜明对比;内容
6、上:说明得到了邻居的支持,既烘托愚公精神的伟大感人,也表明移山深得人心,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形式上: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活泼可爱的神态写出来了。【三年中考汇编】阅读下面两篇文言短文,完成 1623题。(15分)【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
7、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铁杵磨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16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 分)(1)年且九十()(2)方磨铁杵()(3)始一反焉()(4)媪自言姓武()17.【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且焉置土石 C.以君之力 无陇断焉 河 曲智叟亡以应 B.惧其不已 D.操蛇之神闻之 其如土石何 告之于帝 18.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9.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1分)20.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21.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2 分)【人物】【事例】【人物】【事例】22.【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
9、是“”,移山的目的是“”(用原文回答,2 分)23.【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16.(2分)(1)将近(2)正在(3)同“返”,往返(4)说(各 0.5分)17.(2分)D 18.(2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1 分)(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动,回去后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学业。(1 分)(注意译准“固”“彻”“感”“卒”,其余译对大意即可给分)19.(1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0.(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能成功。(符合题意,语言简明通顺,言之成理,即可视情况给分)21.(2分)【示例
10、】匡衡 凿壁偷光/孙康 映 雪照读/车胤 囊萤读书等。(要求写出真实姓名,事例言简意赅。各 1 分)22.(2分)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各 1 分)23.(2分)从侧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孙的宏愿。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10-14题。(15 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愚公移山 语文 知识点 分类 整理 内外 对比 阅读 汇总 444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