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古诗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人教统编版34527.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古诗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人教统编版3452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古诗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人教统编版34527.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古诗文阅读专项训练 (一)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C甲诗全诗
2、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_ _(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_ _(二)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注释】天净沙:曲牌名。秋思:散曲的题目。昏鸦:黄昏时的乌鸦。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1.这首小令共写了哪几种事物?_2.这首散曲的主旨句是哪一句?_
3、3.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村,更显出环境的幽静。C.此曲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写景是为了烘托人。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4.用自己的话说说“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意思。_(三)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1)前两句和后两句描写的是否同一时间的事?作者这样处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_(2)诗的二、四句写景,其作用有什么不同?_(3)第二句的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四 单元 古诗文 阅读 专项 训练 答案 统编 3452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