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波粒二象性23125.pdf
《光的波粒二象性2312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的波粒二象性23125.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z.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一直被认为是最小的物质,虽然它是个最特殊的物质,但可以说探索光的本性也就等于探索物质的本性。历史上,整个物理学正是围绕着物质终究是波还是粒子而展开的。光学的任务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辐射、传播和接收的规律;光和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如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光的机械作用和光的热、电、化学、生理效应等以及光学在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先熟悉一下有关光的根本知识。几何光学 光学中以光的直线传播性质及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为根底的学科。它研究一般光学仪器如透镜、棱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的成像与消除像差的问题,以及专用光学仪器如摄谱仪、测距仪等的设计原理。严格说来,光的传播是一种波动现
2、象,因而只有在仪器的尺度远大于所用的光的波长时,光的直线传播的概念才足够准确。由于几何光学在处理成像问题上比较简单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足够准确,所以它是设计光学仪器的根底。【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媒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因此,在点光源即其线度和它到物体的距离相比很小的光源的照明下,物体的轮廓和它的影子之间的关系,相当于用直线所做的几何投影。光的直线传播定律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而直线这一概念本身,显然也是由光学的观察而产生的。作为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直线这一几何概念,也就是光在均匀媒质中沿着它传播的那条线的概念。所以自古以来,在实验上检查产品的平直程度,均以视线为准。但是,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并
3、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适用的。如果我们使光通过很小的小孔,则光的传播不再遵守直线传播定律,如果孔的直径在 1/100 毫米大小我们只能得到一个轮廓有些模糊的小孔的像。孔越小,像越模糊。当孔的限度小到约为 1/2000 毫米时,人们就看不出小孔的像了。这是光的波动而引起的。【光的反射】遇到物体或遇到不同介质的交界面如从空气射入水面时,光的一局部或全部被外表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由于反射面的平坦程度,有单向反射及漫反射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外表时,因面上凹凸不平,所以入射线虽然互相平行,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之分。【光的反射定律】1入射光线、反
4、射光线与法线即通过入射点且垂直于入射面的线同在一平面内,且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其 2 中反射角是法线与反射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同一条件下,如果光沿原来的反射线的逆方向射到界面上,这时的反射线一定沿原来的入射线的反方向射出。这一点谓之为“光的可逆性。【反射率】又称“反射本领。是反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比值。不同材料的外表具有不同的反射率,其数值多以百分数表示。同一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可有不同的反射率,这个现象称为“选择反射。所以,凡列举一材料的反射率均应注明其波长。例如玻璃对可见光的反射率约为 4,锗对波长为 4 微米红外光的反射率为 36,铝从紫
5、外光到红外光的反射率均可达 90左右,金的选择性很强,在绿光附近的反射率为50,而在红外光的反射率可达 96以上。此外,反射率还与反射材料周围的介质及光的入射角有关。上面谈及的均是指光在各材料与空气分界面上的反射率,并限于正入射的情况。【折射定律】由荷兰数学家斯涅尔发现,是在光的折射现象中,确定折射光线方向的定律。当光由第一媒质折射率 n1射入第二媒质折射率 n2时,在平滑界面上,局部光由第一媒质进入第二媒质后即发生折射。实验指出:1折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界面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2折射线和入射线分别在法线的两侧;3入射角 i 的正弦和折射角 i的正弦的比值,对折射率一定的两种媒质来说是一个常数
6、,即 此定律是几何光学的根本实验定律。它适用于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媒质。用来控制光路和用来成象的各种光学仪器,其光路构造原理主要是根据光的折射和反射定律。此定律也可根据光的波动概念导出,所以它也可应用于无线电波和声波等的折射现象。【折射率】表示在两种各向同性媒质中光速比值的物理量。光从第一媒质进入第二媒质时除垂直入射外,任一入射角的正弦和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对于折射率一定的两种媒质是一个常数。这常数称为“第二媒质对第一媒质的相对折射率。n12,并等于第一媒质中的 任一媒质对真空的折射率称为这媒质的“绝对折射率,简称“折射率。由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故其他媒质的折射率都大于 1。同一媒质对不同波长
7、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对可见光为透明的媒质内,折射率常随波长的减小而增大,即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折射率最大。通常所说*物体的折射率数值多少例如水为 1.33,玻璃按成分不同而为 1.51.9,是指对钠黄光波长 589310-10米而言的。【光密与光疏媒质】折射率较大的媒质 光在其中速度较小 与折射率较小的媒质 光在其中速度较大相比较,前者称“光密媒质,后者称“光疏媒质。如水对空气为光密,空气对水为光疏。-.z.【全反射】光由光密即光在其中传播速度较小的媒质射到光疏即光在其中传播速度较大的媒质的界面时,全部被反射回原媒质内的现象。光由光密媒质进入光疏媒质时,要离开法线折射,如图 45 所
8、示。当入射角 增加到*种情形图中的 e 射线时,折射线延外表进展,即折射角为 90,该入射角 c称为临界角。假设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无折射,全部光线均反回光密媒质如图 f、g 射线,此现象称为全反射。当光线由光疏媒质射到光密媒质时,因为光线靠近法线而折射,故这时不会发生全反射。【临界角】光从光密媒质射到光疏媒质的界面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折射角为 90时,折射光线沿媒质界面进展,这时的入射角称为“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折射定律就无法适用了,而只会发生全反射现象。如果光是由*种媒质射向空气界面,则有 即 物理光学 光学中研究光的本性以及光在媒质中传播时各种性质的学科。物理光学过去也称“
9、波动光学,从光是一种波动出发,能说明光的干预、衍射和偏振等现象。而在赫兹用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是电磁波的假说以后,物理光学也能在这个根底上解释光在传播过程中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的局部现象,如吸收,散射和色散等,而且获得一定成功。但光的电磁理论不能解释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另一些现象,如光电效应、康普 顿效应及各种原子和分子发射的特征光谱的规律等;在这些现象中,光表现出它的粒子性。本世纪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形成了物理光学的另一部门“量子光学。【杨氏干预实验】杨格于 1801 年设法稳定两光源之相位差,首次做出可见光之干预实验,并由此求出可见光波之波长。其方法是,使太阳光通过一挡板上之小孔使成单一光
10、源,再使此单一光源射到另一挡板上,此板上有两相隔很近的小孔,且各与单光源等距离,则此两同相位之两光源在屏幕上形成干预条纹。因为通过第二挡板上两小孔之光因来自同一光源,故其波长相等,并且维持一定的相位关系一般均维 持同相,因而能在屏幕上形成固定不变的干预条纹。假设*为屏幕上*一明或暗条纹与中心点O 的距离,D 为双孔所在面与屏幕之间的距离,2a 为两针孔 S1,S2间之 距离通常小于 1 毫米,为 S 光源及副光源 S1、S2所发出的光之波长。两光源发出的两列光源必然在空间相迭加,在传播中两波各有各的波峰和波谷。当两列波的波峰和波峰或波谷和波谷相重叠之点必为亮点。这些亮点至 S1与 S2的光程差
11、必为波长 的整数倍。在两列波的波峰与波谷相重叠之点必为暗点,这些暗点至 S1与 S2的光程差必为波长/2 的整数倍。实验结果的干预条纹如图 4-24 所示,它是以 P0点为对称点而明暗相间的条纹。4 P0点处的中央条纹是明条纹。当用不同的单色光源作实验时,各明暗条纹的间距并不一样。波长较短的单色光如紫光,条纹较密;波长较长的单色光如红光,条纹较稀。另外,如果用白光作实验,在屏幕上只有中央条纹是白色的。在中央白色条纹的两侧,由于各单色光的明暗条纹的位置不同,形成由紫而红的彩色条纹。干预明暗条纹的条件由图 4-25 所示,设相干光源 S1与 S2之间的距离为 2a,到屏幕 E 的距离为 D,D2a
12、。在屏幕上任取一点 P,P 距 S1与 S2的距离分别为 r1与 r2。从 S1与 S2所发出的光,到 P 点处的光程差是:=r2-r1 因 D2a,所以 r2+r12D,因此 如果 P 为一亮点,按干预条件,光程差应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这里 K=0 相应于在 O点处的中央明条纹。K=1,K=2,等等相应的明条纹分别称为第一级、第二级、明条纹。【薄膜干预】水面上的薄层油膜,机动车在潮湿柏油道上所遗留下来的油迹,或是肥皂泡等,都会在白光中出现灿烂的彩色。所有上述的各例中,均是由薄膜干预现象引起的。假设将一用金属细丝制成的矩形框架,浸以肥皂水形成一层薄膜,然后用弧光灯的白光或阳光照射于其上,就呈现
13、出典型的薄膜干预。其中一局部是由反射光产生的干预条纹,而其余的则从皂液膜中透过去。此时从反射光中可以看到许多与水平框架上缘平行的彩色横条纹。不但如此,这些横条纹还会慢慢地向下移动,愈靠近框架上缘则愈宽。此外,透射光在白幕上也显示出许多彩色横条纹,但比起反射光中的条纹要暗淡得多。如果用单色光代替白光,则彩色现象会立即消失,而出现的便是一些彩色条纹的把戏类似于明暗相间的条纹。在 1800 年英国科学家杨格指出薄膜彩色条纹之形成,是因为干预现象所致。【牛顿环】又称“牛顿圈。光的一种干预图样,是一些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例如用一个曲率半径很大的凸透镜的凸面和一平面玻璃接触,在日光下或用白光照射时,可以看
14、到接处点为一暗点,其周围为一些明暗相间的彩色圆环;而用单色光照射时,则表现为一些明暗相间的单色圆圈。这些圆圈的距离不等,随离中心点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窄。它们是由球面上和平面上反射的光线相互干预而形成的干预条纹。在加工光学元件时,广泛采用牛顿环的原理来检查平面或曲面的面型准确度。图 4-28 为牛顿环的示意图,B 为底下的平面玻璃,A 为平凸透镜,其与平面玻璃的接触点为 O,在 O点的四周则是平面玻璃与凸透镜所夹的空气气隙。当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凸透镜的平外表时。在空气气隙的上下两外表所引起的反射光线形成相干光。如图中所示。光线在气隙上下外表反射一是在光疏媒质面上反射,一是在光密媒质面上反射。
15、形成两相干光线,这两光线之间的光程差是所以 -.z.【单缝衍射】单缝衍射的实验装置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如图 4-30 所 示。光源 S 放在透镜 L1的主焦面上,因此通过透镜 L1后的光线是一平行光束。这束平行光照射在很窄的单缝 K 上,一局部穿过单缝,再经过透镜 L2在屏幕 E 上将出现衍射条纹的像。实验指出,平行光波阵面和透镜的光轴相垂直经过透镜后,会聚在焦面中间的光线相互加强而产生亮条纹,这就证明,周相一样的平行光线,经过透镜而被聚焦时,它们的周相仍然是一样的。故可认为透镜的存在不引起附加的周相差。图 4-31 所示为单缝衍射的说明图。设有宽度为 a 原单缝,在平行单色光的垂直照射下,位于单
16、缝所在处的波阵面 AB 上的子波沿各方向传播。衍射角衍射后的平行光束与入射平行光束所成的角为 j 的一束平行光经过透镜后,聚焦在屏幕上 P 点。这种光线的两条边缘光线之间的光程差为 BC=asinj P 点条纹的明暗完全决定于光程差 BC 的量值。菲涅耳在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根底上,提出了将波阵面分割成许多等面积的波带的方法。在单缝的例子中,可以作一些平行于 AC 的平面,使两相邻平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入射光的半波长,即/2。假定这些平面将单缝处的波面 AB 分成 AA1、A1A2、A2B 等整数个波带。由于各个波带的面积相等,所以各个波带在 P 点所引起的光振幅接近相等。两相领的波带上,任何两个对
17、应点 如A1A2带上的 G 点与 A2B 带上的 G点所发出的光线的光程差总是/2,亦即周期差总是。经过透镜聚焦透镜不产生附加周相差,到达 P 点时周相差仍然是,结果任何两个相邻波带所发出的光线在 P 点将相抵消。由此可见,BC 是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即对应于*给定角度 j,单缝恰好能分成偶数个波带时,所有波带的作用成对地相互抵消,在 P 点处将出现暗条纹;如果 BC 是半波长的奇数,亦即单缝可分成奇数个波带时,在 P 点处将出现明条纹。【光的偏振】【色散】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称之为“色散。色散可通过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如一细束阳光可被棱镜分为红、橙、黄、
18、绿、蓝、靛、紫七色光。这是由于复色光中的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一样。当它们通过棱镜时,传播方向有不同程度的偏折,因而在离开棱镜则便各自分散。【颜色】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产生的不同的感觉。从而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光的颜色决定于它的频率。一个具有一定波长或频率的光显示出单一的颜色,称为单色光。物体所呈现的颜色由以下诸因素而定:1 物体本身的性质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物体依照自己的特性有选择地反射或折射*些颜色的光,而其它颜色的光则的被物体吸收,此称为选择吸收。对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选择吸收之后剩余反射光的颜色。如果我们在复色光照明下看物体,譬如红色的布是因为红布反射红色光而吸收其它色 6 光;白色体是将入射
19、的复色白光全部反射。而根本上没有吸收,故显示白色。而透明体的颜色乃是:选择吸收之后所余的透射光之颜色。如红色玻璃只透过红光而吸收其它的色光,故呈红色。2照射光的性质例如以不含红光之光照射红色物体,即呈现黑色;隔红色玻璃观察不含红光之光源亦呈现黑色。这两种情况都是因为光源中不包含该物体能反射或能透射的光,而其余的色光全被吸收的缘故。3入射光透进物体内的深浅可分双向色性及外表色两个方面。外表色:反射光有一局部自外表立即漫射,另一局部而深入少许而后反射。*种物体对*单色光有较强的反射本领,故在透射之光线中几乎不再有此种色光,但这种物体可能对另一种单色光很少吸收而使它大局部透射过去,于是这种单色光就透
20、过了物体因此就有外表色与透过色互异的现象这就是“双色向性。如金箔反射黄色光,而透过之光呈蓝绿色;铜箔的透过之光亦为蓝色。追究颜色产生的主要根由,应归结为物质电子能态的改变,不同能态之间的电子跃迁决定了其发光的频率,因而它是产生颜色的根本原因。【分光镜】可产生并观察光谱的仪器,故又称分光仪。也可以用来作简单的波长测量仪器。分光镜的型式很多,各型式间除操作原理的差异外,还有被探测的辐射线不同,辐射频率的区间由红外光到伦琴射红*光。一种简单的分光镜就是:从光源 S 射出的光,经过一狭缝,变成一窄束光后,由凸透镜而变成平行光窄缝应处在凸透镜的焦平面内,使平行光经过一棱镜而色散,因同色光同波长的射线平行
21、,这些光线再通过一凸透镜时则可把各色光发别聚焦在屏幕的不同位置上,于是在屏幕上就呈现出一排按照波长长短排列的彩色的光谱,这就是光源发出的光谱,不同元素的光源它的光谱也各不一样。现在的分光镜中多数都用衍射光栅代替棱镜。如果光栅的外表是凹面的凹面光栅,这种光栅本身就有聚*用,因此可以取消透镜系统。【光谱】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例如,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按红、橙、黄、绿、青、蓝、紫次序连续分布的彩色光谱。红色到紫色,相应于波长由 7,70038001010米的区域,是为人眼能感觉的可见局部。红端之外为波长更长的红外光,紫端之外则为波
22、长更短的紫外光,都不能为肉眼所觉察,但能用仪器记录。因此,按波长区域不同,光谱可分为红外光谱,可见光谱和紫外光谱;按产生的本质不同,可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按产生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散射光谱;按光谱表观形态不同,可分为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光谱的研究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即光谱学。光谱学是研究原子和分子构造的重要学科。【光的电磁说】说明光在本质上是电磁波的理论。电磁辐射不仅与光一样,并且其反射、折射以及偏振之性质也一样由麦克斯韦的理论研究说明,空间电磁场是以光速-.z.传播,这一结论已被赫兹的实验证实。麦克斯韦,在 1865 年得出了结论:光是一种电磁现象。按照麦克斯韦
23、的理论式中 c 为真空中的光速。v 为在介电常数为 和导磁系数为 的媒质中的光速,因为 c/v=n,所以这个关系式给出了物质的光学常数,电学常数和磁学常数之间的关系。当时从上述的公式中看不出 n 应随着光的波长 而改变,因而无法解释光的色散现象。后来罗仑兹在 1896 年创立了电子论,从这一理论看,介电常数 是依赖于电磁场的频率,即依赖于波长而变的,从而搞清了光的色散现象。光的电磁理论能够说明光的传播、干预、衍射、散射、偏振等许多现象,但不能解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的能量量子化转换的性质,所以还需要近代的量子理论来补充。【光速】一般指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物理学的常数之一,它的特征
24、是:1一切电磁辐射在真空中传播的速率一样,且与辐射的频率无关;2无论在真空中还是在其他物质媒质中,无论用什么方法也不能使一个信号以大于光速 c的速率传播;3真空中光速与用以进展观测的参照系无关。如果在一伽利略参照系中观察到*一光信号的速率为 c=2.997931010厘米秒,则,在相对此参照系以速度 v平行于光信号运动的另一个伽利略参照系中,所观测到的光信号一定也是 c,而不是 cv或 c-v,这就是相对论的根底;4电磁学理论中的麦克斯韦方程和罗伦兹方程中都含有光速。当用高斯单位来写出这两个方程时,这一点特别明显。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c,在其他媒质中,光的速度均小于 c,且随媒质的性质和光波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二象性 2312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