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测试附答案36850.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测试附答案3685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测试附答案36850.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 年人教版中学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测试附答案 1当我们细细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了。于是,他做了如下实验: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 2 等份:将口漱净,取 4 毫升唾液放入小烧杯中。:取 2 只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 1、2,实验过程如图:(1)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_。(2)实验过程 D 中,滴加碘液后 2 号试管内液体的颜色将_,原因是_。(3)该实验中,设置 1 号试管的作用是_。(4)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需要设置重复组。具体操作是_。2图 1 是中国
2、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图 2 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 3 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情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中的最底层食物的主要成分在图 2 消化道的 2 _开始被消化。(2)图 3 所示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D _。(3)在图 2 中,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器官是 6 _。(4)图 2 中5_分泌的消化液_能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3下表列出了 A、B、C、D、E 五种食物(各 100g)中除水和无机盐以外的主要成分。请根据表中的信息,完成下列填空。食物 糖类(克)脂肪(克)蛋白质(克)维生素 A(毫克)维生素 C(毫克)维生素 D(毫克)A 0.
3、1 90 9 4 7 45 B 49.3 7 32 40 10 0 C 9.8 6.2 62 7 12 14 D 52.3 0.3 12.3 0 5 4 E 15 3 6 3 230 0 (1)根据上表可知,食物_有利于防治夜盲症,食物_有利于坏血病患者食用。(填上表中食物代号)(2)一个小孩,经常吃钙片,但还是得了佝偻病。你建议他多吃表格中的_类食物。(填上表中食物代号)(3)吃牛肉、猪的肾脏及粗粮等可以防治脚气病,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丰富的_。(4)若食物 C 中含有较多的铁,则食物 C 适合作为_患者的常用食物。4下图表示人体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中 a、b、e 表示物质,A、B 表示生理过程
4、,I、表示肾单位的两种结构。请据图分析作答:(1)物质 a 是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有多种消化液参与了淀粉的消化,包括_。(2)图乙中曲线 DE 段所对应的呼吸过程中,膈肌处于_(填甲或乙)状态。(3)物质 b 进入血液后由红细胞运输。红细胞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增大了_,这对于 b 与血红蛋白结合有利。a 和 b 最终进入组织细胞被氧化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4)图丙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时,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该器官是_。(选填:肾脏、小肠、大脑、肺)(5)如图甲健康人的末端流出中的液体与 I 中液体相比,_的浓度大大增加,而葡萄糖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重
5、新回到了血液,这一变化是生理过程 B 完成的。(6)正常人生长的速度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_(填激素名称)的量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相应变化。5下图为模拟膈肌运动实验的装置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 模拟的结构是_,D 模拟的结构是_。(2)乙模型模拟的状态是_(呼气,吸气),此时,瓶内气压_(大于,小于)外界气压。(3)图甲状态中,膈肌处于_(收缩,舒张)状态。(4)大气中有很多可被人体吸人的细微颗粒物,其直径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PM2.5 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细颗粒物,对 _的影响最大。6看图回答:(1)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后血液含_多,含
6、_少。血液由_血变成了_血。(2)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_与_间进行气体交换。7如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注:心脏的四个腔标号分别是左上为,右上为,左下为,右下为)。(1)心脏是血液循环动力器官,它的壁主要由_组织构成。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_(填图中序号)。(2)图中的所指的是_(填“肺静脉”或“肺动脉”或“主动脉”),所指的是_(填“肺静脉”或“肺动脉”或“主动脉”)。(3)血液由射出,流经、到的循环途径称_(填“肺循环”或“体循环”);血液由射出流经、至的途径称_(填“肺循环”或“体循环”)。(4)由 A 到 B 处,血液成分发生
7、了变化,_血变成了_血。(5)某人患肠炎,医生采取上肢静脉点滴青霉素治疗,药物到达患处经过心脏_次。(6)在心脏的结构中,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是_,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是_,它们的作用都是_。8下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的模式图,请回答 (1)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_(填名称),它是_循环的起点。(2)心的四个腔中,里面流动脉脉的是_和_(填标号)。(3)若该心脏完整无损,那么,如果从向内注入清水,则水将从_流出(填标号)。(4)血液在心脏中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_,不能倒流。(5)人生病后静脉注射药物,药物在心脏四个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用标号和箭头填写)。9科普阅读题 白血病又称血癌
8、。1847 年德国著名病理学家鲁道夫魏尔啸,首次使用“白血病”这个词,意思是“白色的血液之病”。众所周知,人的血液颜色是红色的,其实白血病人也不例外。只是部分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数目是正常人的数百倍,使血液颜色比正常人稍浅。这种病人的血液经过离心静置分层后,清晰地显现出厚厚的白色细胞层,这是由于异常白细胞增多的缘故。这些异常白细胞在骨髓中大量产生,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浸润重要脏器和腺体,从而造成这些器官肿大或功能异常。此外,由于骨髓受到严重损害,不能继续制造足够多其他类型的血细胞,使得整个血细胞群体的平衡遭到严重破坏,机体由正常白细胞构成的防御机制也失效,引起多种不良反应。这些异常白细胞被为白血
9、病细胞。上世纪 70 年代,人们发现白血病患者体内有 2 种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细胞,一种是占 99%的普通白血病细胞,另一种是数量非常少的白血病干细胞。白血病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它们虽然含量极少,但是具有自我更新和不断增殖的能力,能产生大量普通白血病细胞,对身体造成极大危害。目前,白血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静脉化疗和骨髓移植等。静脉化疗就是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将杀灭癌细胞的药物输进体内,然而,静脉化疗却难以根除白血病,因为有白血病干细胞的存在,理论上说,只要残留一个,就可以“春风吹又生”。骨髓移植是指将正常人的骨髓植入病人的体内,产生 3 种正常的血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然而做骨髓移植的条件非常苛
10、刻,而且配型很不容易成功,这使得很多白血病患者失去了治愈的可能性。因此,人们还在积极探索其他的治疗方式。(1)将某位白血病患者的血液加入抗凝剂离心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厚厚的白细胞层位于图中的第_层。(填图中数字)(2)据材料推测,白血病患者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有_。A贫血 B抵御疾病能力增强 C肝、脾、淋巴结肿大 D出血不易凝固(3)由材料可知,引起异常白细胞大量增生的诱因是患者体内具有_。(4)骨髓移植后,其中的造血干细胞除了能够分裂分化成正常的白细胞之外,还能产生_和_,使患者 3 种血细胞的数量和比例恢复正常。10人体中的各种细胞需要不断地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也必需及时排
11、出,这是细胞生存的基础,下图中 AE 是保证这些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器官。请回答相关问题:(1)B 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_,使其吸收面积大大增加。(2)通过 _的收缩与舒张,实现了肺泡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 C 后,要通过_层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并由血液中的_来运输。(3)营养物质在 B 中吸收进入血液后,若要在 D 中被利用,应先后流经与 A 直接相连的血管和 A 中的腔室依次是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4)图中所示器官中,能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有_(填字母)。正常情况下在血浆和原尿中含量近似,但尿液中不存在的物质是_。11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
12、成尿液。左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右表中的液体 A、B、C 分别取自于左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成分 液体 A(克/100 毫升)液体 B(克/100毫升)液体 C(克/100 毫升)蛋白质 7.2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40 尿素 0.03 0.03 1.80 (1)尿的形成和肾单位有关,每个肾单位由_、_、_等部分组成(填名称)。(2)根据表内数据分析,原尿是_(填“液体 A”或“液体 B”或“液体 C”)取自于图中的 _中,是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作用形成的。(3)人体
13、每天形成原尿大约 180 升,而排出的尿液约为 1.5 升。主要是因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_,大部分的_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_。(4)若尿液中出现血细胞,病变的部位可能是_(填名称)。(5)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_的平衡也具有重要作用。12下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1)图中处所指的液体是指(_),与血浆相比,它不具有的物质是(_),而尿液与之相比,不含有的物质是(_),浓度增加物质是(_)。(2)图中处正在发生的生理作用是(_),这个过程是在(_)中完成的。13为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多地借助共享单车开展了绿色骑行活动。人在骑车时,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协调。请据图回
14、答下列问题:(1)骑车时看到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能形成清晰物像的是图中的_;遇到红灯时停车等候,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2)骑行中,听见鸣笛声会避开让路,接受声音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中的_ (3)由于骑行不稳,受到碰撞,引起膝跳反射,同时神经冲动沿着图中的传到 A,产生痛觉,说明脊髓具有_的功能。(4)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骑行者加快速度,呼吸、心跳随之加快,血压升高,这一系列的反应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_ 14如图是人体各结构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1)在小肠中,蛋白质最终被消化为_。经过程进入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_。(2)小
15、李同学因雾霾天气吸入较多的 PM2.5 引发支气管炎,在血液中明显增多的成分是_。(3)表示肾小球的_作用,形成原尿:表示_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尿液与原尿相比不含有_。(4)若细胞因通过分泌的激素,能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则该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是_。15下面是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我们一直看的非常清晰,主要是由于图甲中 _的曲度可以调节近视眼的主要原因是_甚至眼球的前后径变长,需要佩戴_加以矫正(2)刚进电影院时眼前一片黑,什么都看不到,片刻后才逐渐看见周围物体,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眼球的 _变大所致不同人种,_的颜色不同。
16、(3)图乙是耳的基本结构,听觉感受器位于 _内,产生神经冲动后沿听神经传至_形成听觉(4)图丙中 1 是_,4 是_,某人慎被尖锐物体刺到手指,他立刻缩手请用图丙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他缩手后又感觉到疼痛,由此说明了脊髓的两大重要功能是_和_ 1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不变蓝 2 号试管里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加入碘液后不变蓝 形成对照 重复以上实验 【分析】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该实验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详解】(1)食物的消化包括物理性
17、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能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了化学性消化的进行;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就属于物理性消化,实验中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就是模拟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2)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该组实验中,1 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2 号试管里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加入碘液后不变蓝。(3)该实验中,设置 1 号试管的作用是形成对照。(4)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需要设置重复组。具体操作是重复以上实验。【点睛】关键是熟练掌握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的实验。2
18、A 解析:口腔 小肠 肝脏 胰腺 胰液 【分析】(1)合理膳食是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的膳食,这种膳食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合理,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2)食物中含有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详解】(1)由图 3 乙曲线可以看出:淀粉的消化是从 A 口腔内开始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到达小肠,再被小肠内的小肠液、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因此,图 1 中的最底层食物的主要成分在图 2 消化道的 2
19、口腔开始被消化。(2)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 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肠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因此,图 3 所示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D 小肠。(3)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因此,在图 2 中,
20、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器官是 6 肝脏。(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因此,图 2 中5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注意合理营养。3B 解析:B E A 维生素 B1 贫血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食物 A 中含有较多的脂肪和维生素 D;食物 B 含有较多的糖类和维生素 A;食物 C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食物 D 含有较多的糖类;食物 E 营养成分以
21、维生素 C 为主。(1)食物 B 含有较多的维生素 A,因此有利于防治夜盲症;食物 E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有利于防治坏血病。(2)维生素 D 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因此吃钙片时要加服维生素 D 才会有好的治疗效果。所以一个小孩,经常吃钙片,但还是得了佝偻病。建议他多吃表格中的 A 类食物。(3)牛肉、猪等动物肾脏及谷类的种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1,缺乏维生素 B1易患脚气病。所以吃牛肉、猪的肾脏及粗粮等可以防治脚气病。(4)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缺铁或缺少蛋白质都会引起贫血,据此可知,若食物 C 中含有较多的铁,则食物 C
22、适合作贫血症患者的常用食物。【点睛】对表中数据进行认真的分析,是做好该题的关键。4A 解析:睡液、胰液、肠液 乙 表面积(面积)大脑 尿素 生长激素 【详解】试题分析:图甲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 a 葡萄糖、b 氧气,c 二氧化碳,A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B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囊、肾小管。图乙中: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横坐标表示呼吸时间;DE 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曲线 CD 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甲表示是吸气,
23、乙表示呼气。(1)淀粉的消化是在口腔中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由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可见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是唾液、肠液和胰液。(2)图乙中 DE 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收缩,隔顶下降,肋间肌收缩,肋骨上移,即图中乙呼气。(3)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增大与血红蛋白的接触面积,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4)由图可知该组织处的物质交换的特点是进入该器官
24、的氧气多,离开时少,进入的二氧化碳少,离开时多,进入的葡萄糖多,离开时少,尿素增加。大脑符合上述的物质交换特点。在肾脏,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了尿液。尿素进入时的多离开时应减少。在小肠,由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葡萄糖进入时少离开时增多。在肺部,二氧化碳进入时的多离开时的少,可见该器官是大脑。(5)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
25、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原尿中的大部分水,所以尿液中的尿素浓度明显增高。(6)生殖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正常人生长的速度在不同年齡段会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生长激素的量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相应变化。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5C 解析:气管 胸廓 吸气 小于 舒张 C 肺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当人体吸气时,胸廓扩张,膈肌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容积增大,肺内气体压力减小,小于外界气体的压力,外界富含氧气的新鲜空气经气道进入肺泡内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膈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人教版 中学 初一 下册 生物 期末 解答 实验 探究 测试 答案 3685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