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重点知识总结40905.pdf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重点知识总结4090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重点知识总结40905.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其使用价值表现为水量、水质及水能三个方面,有时又将其所占的空间、水域,也包括在内。无统一的水资源定义。按照广义水资源的理解,地球上的水体与水资源是同义词。狭义:有量无质的水,不能归属于水资源。2、土地是地球表面陆地部分上下一定范围内岩石、土壤、水、植被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它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综合产物。3、水资源的特征:储量的有限性、补给的循环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用途的不可替代性、利与害的矛盾性。土地资源的特征:地域性、有限性和供需的矛盾性、永久性和可变性、生产性和生产的周期性。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水
2、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时间分布极不均匀、江河的泥沙含量高。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壤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山地面积多,平原面积少、耕地面积少,分布不平衡。我国水土资源的特点:人均水土资源占有量少;水土资源不匹配;年内和年际降水不均匀(雨热同期为有利方面);山地面积多,平原面积少;水土资源污染;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未得到有效遏制 第二章 水资源计算 1、地球上的水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相互交换的,这种变化和交换构成了自然界的水循环。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特性,水具有液态、固态和汽态三种形式,在常温条件下,三态可以相互转化,是水循环的条件;水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太阳辐射是水循环热能的
3、源泉,是水循环的动力,地心引力是水体流动的动力。2、发生在海陆之间的水循环称为大循环;蒸发、降水的循环称为小循环。3、水循环的基本特征:全球多年平均总蒸发量和全球多年平均总降水量相等;参加水循环的水量只占全球总水量的极小部分;海陆之间水交换的有效水量只占水循环量的极小部分;不同水体的循环速度相差甚大;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节约。水体更新速度愈快,水资源利用率愈高,受污染的水体其水质恢复愈快。相反,水体更新周期愈长,可开发利用的数量愈受限制,水体自净能力降低。4、三性审查:可靠性审查排除资料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一致性审查审查水文现象影响因素是否一致;代表性审查审查资料对于水文变量总体的代表性。一致性:它
4、是保证水文统计样本具有可比性的基础。径流资料受气候条件及下垫面条件的影响较大,上述两个条件任意一个发生显著变化时,资料的的一致性就遭到破坏。尤其是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变化影响显著,一般需进行处理。5、受水利工程和用水影响较大的水文资料需要进行还原计算。下垫面变化对径流的影响是一个渐变过程,影响因素非常复杂,难以逐年作出定量的估算来还原,需要进行修正处理。2 6、“向后还原”是指将还原的基础统一到过去的某一不受人为影响的年代,其后各年的观测值均以此为标准进行还原;“向前还原”则是将还原基准统一到现状,历年资料均以现状为准向前还原;“向中看”的方式是指在观测年份系列中间,选取某一年作为“还原”的基准
5、,在此以前的各年作“向前还原”,在此以后的各年作“向后还原”。7、还原计算时段内天然年径流量的计算公式为:W 天然=W 实测+W 农灌+W 工业+W 城镇生活W 引水W 分洪W 库蓄;式中:W 天然为还原后的天然径流量;W 实测为水文站实测径流量;W 农灌为农业灌溉耗损量;W 工业为工业用水耗损量;W 城镇生活为城镇生活用水耗损量;W 引水为跨流域(或跨区间)引水量,引出为正,引入为负;W 分洪为河道分洪决口水量,分出为正,分入为负;W 库蓄为大中型水库蓄水变量,增加为正,减少为负。8、=(R1R2)/R1100%=R2 /R1 式中,为年径流衰减率;为年径流修正系数;R1 为代表 5070
6、年代下垫面条件的产流深;R2 为代表 8090 年代下垫面条件的产流深。9、径流量的计算:代表站法、等值线法(适用于研究区缺乏实测资料,而大区域有足够资料的情况)、年降水径流关系法 10、入境水资源:指从境外流入本区域的地表水。包括未经控制的天然入境地表水和人为修建水库后有控制的入境水两部分。11、地表水资源年内分配:多年平均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同频率年径流年内分配、径流的年季变化 12、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1)扣损法(2)时历法或代表年法调节计算 13、四水转化:对于某一特定的流域来说,区域内的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与大气水之间也是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14、径流过程的分割:水平线分割法
7、:从实测流量过程线的起涨点 a 作一水平线交过程线的退水段于 c 点,则水平线 ac 就认为是该次洪水的地面地下径流分割线;斜线分割法:将绘在透明纸上的标准退水曲线蒙在要分割的洪水过程线的退水段上(注意比例尺的一致),使横轴重合,然后左右移动,当透明纸上的综合退水曲线与洪水退水段的尾部吻合后,则两线前方的分叉点 C 就是地面径流终止点。从实测流量过程线的起涨点 a 到地面径流终止点 c连一斜线 ac,既为地面地下径流分割线。绘制逐年日平均流量过程线,选择峰后无雨、退水时间较长的退水段若干条,将各退水段在水平方向移动,使尾部重合,作下包线即为综合退水曲线。水平线分割法简便易行,对地下径流小,洪水
8、历时短的流域较为适合;而对地下径流比重大、洪水连续时间长的流域,则会造成比较大的误差,此时改用斜线分割法较为合理。15、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A、叠加法评价水资源可利用量:(1)典型年地表水可利用量与地下水可采资源之和;(2)逐年地表水可利用量与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之和;(3)平均年地表水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之和。注:资料不足,需根据降雨资料插补延长。B、保证率曲线法评价水资源可利用总量。16、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水资源的可利用量,一般不超过当地水资源总量的 40%。第三章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节约 1、农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和林牧渔用水;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居民、公共用水和农村居民、牲畜用水;工业
9、用水为取用的新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量。2、农业用水包括:灌溉用水、农村生活用水、养殖用水、村办企业用水等 3 3、灌溉带:1、常年灌溉带(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少于 400mm)2、不稳定灌溉带(大于 400小于 1000mm)3、水稻灌溉带(大于 1000mm)4、林牧渔业用水量与农民居民生活用水量的计算:由调查或实验确定不同年型的净灌溉定额,根据灌溉水源及灌溉方式确定灌溉水利用系数,最后根据种植面积确定灌溉用水量:1、林果灌溉用水量 2、牧草灌溉用水量;可以根据不同用水类型,按照相关定额进行计算:3、鱼塘补水量 4、牲畜用水量 5、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 5、农业节水的措施:调整农业种植结
10、构;减少输水损失;提高灌水技术水平;实施农业节水耕作措施;合理调度水资源、用水体制改革等。6、农业用水预测步骤:(1)预测的水平年:现状预测时前 12 年;近期510 年;中期1015 年;远期1520 年(2)农业发展及土地利用指标(3)农业用水预测 7、工业用水的特点:数量大、增长速度快、用水集中、用量差异大、节水潜力大 8、工业用水分类:工业用水生产用水【间接冷却水、工艺用水(产品用水、洗涤用水、直接冷却水、其他工艺用水)、锅炉用水(锅炉给水、锅炉水除利用水)】、生活用水 9、输入表达式:Vcy(循环用水量)+Vf(新水量)+Vs(串联用水量)=Vt(总用水量)输出表达式:Vt(总用水量
11、)=Vcy(循环用水量)+Vco(耗水量)+Vd(排水量)+Vl(漏溢水量)输入输出平衡方程式:Vcy(循环用水量)+Vf(新水量)+Vs(串联用水量)=Vcy(循环用水量)+Vco(耗水量)+Vd(排水量)+Vl(漏溢水量)10、企业用水考核指标:重复利用指标、新水利用系数、单位增加值新水量、企业内其他用水日新水量、排水率、废水达标率 11、生活用水:包括居宅用水和公共市政用水(公共建筑用水、环境景观用水)12、城市等级划分:13、城市化的预测方法:联合国法、时间序列法、消费水平法等。14、生态环境用水:广义上讲,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所需水量;狭义的讲,是维持区域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水量。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水资源 规划 管理 重点 知识 总结 4090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