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中测试及答案图文36388.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中测试及答案图文3638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中测试及答案图文36388.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 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中测试及答案图文 1下列关于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说法对的的是()A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能否制造工具 B部分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与森林大量消失没有直接关系 C人类进化阶段中最先会用火的是直立人 D露西化石表明该阶段的古人能使用语言文字交流 2如图为胎儿从母体获得所需营养物质和氧气的示意图,则下图“甲”处内应填()羊水 脐带 胎盘 A B C D 3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实验中,小明提出的问题是“花生仁与核、桃仁哪个含能量多”,在他制定的计划中不正确的是()A在两个锥形瓶内加入同样多的水 B实验前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量水温 C取一个花生仁和一个核桃仁作为实
2、验材料,燃烧后比较水温升高的差异 D重复实验 3 次,取平均值进行比较 4下图是四种食物的营养成分相对含量示意图。某同学因偏食导致营养不均衡而患了贫血症,该同学饮食中最好应多摄取下图中哪一种食物?()A B C D 5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判断、分别表示何种物质()A淀粉 蛋白质 脂肪 B淀粉 脂肪 蛋白质 C蛋白质 淀粉 脂肪 D脂肪 淀粉 蛋白质 6下图是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有关实验内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编号 2 3 加入物质 2mL 淀粉溶液 2mL 淀粉溶液 2mL 淀粉溶液 2mL 淀粉溶液加入物质并 振荡 2mL 唾液
3、 2mL 清水 2mL 唾液 2mL 唾液 温度 37 37 10 60 水浴时间 5-10 分钟 加入碘液 2 滴 现象?A滴入碘液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1 号试管不变蓝色,2、3、4 号变蓝 B1 号和 2 号试管作对照,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C3 号、4 号试管和 1 号试管作对照,可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影响 D此实验结果说明人体内的生理活动不受温度的影响 7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主要原因是牙釉质被腐蚀、软化,变色,最后龋洞会深人牙髓腔引起牙痛。下列行为习惯中,容易形成龋齿的是()A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B经常喝牛奶 C经常摄人含钙的食物 D睡前吃含糖量较高的零
4、食 8如图为肺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c 是二氧化碳,d 是氧气 B甲内流的血液含氧较少 Ca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 b 不能 D过程 a、b、c、d 是通过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实现 9如图为模拟隔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 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 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收缩 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收缩 10如图是呼吸系统结构模式图,对于相关结构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A具有清洁气体的作用 B是形成痰的场所 C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D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11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是有科学道理是()
5、A流经食物道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 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 D不有利于保护声带 12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一旦受伤就血流不止者应该输入()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13请你认真观察如图心脏结构图,看看下列叙述中有无错误,若有,请将错误的一项找出来()A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收缩力最强的是左心室 B与心房相连的血管中,肺静脉内流的血液含氧气最丰富 C体循环起始于左心室,终止于右心房 D若将水从图中的肺动脉灌进,则水将从主动脉流出 14为了解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情况及血管的类型,某实验学校兴趣小组开展了“观察小鱼尾鳍
6、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如图甲为实验材料,图乙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表示血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用湿纱布包住躯干部及头部,是为了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B是小动脉,判断依据是血液由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 C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D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慢到快依次是 15DNA 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 DNA(位于细胞核内)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 99.999 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有血液,你认为应选用()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16如图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血管叙述不正确的是()AA 处两种管道的管壁都很薄 B经过 A 处后,血液中葡萄糖量减少 C经过
7、 A 处后,血液颜色发生变化 D与中液体相比,中液体尿素浓度较高 17如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为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B尿液的形成是连续的,尿液的排出是间歇 C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处形成尿液 D结构内的液体是尿液 18下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模式图,B 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 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 B 为肺,则 A 中流动脉血,C 中流静脉血 B若 A、C 都为动脉,则 B 代表的是肾小球 C若 A 为上腔静脉,C 为肺动脉,则 B 中没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若 B 为小肠,则 C 中的氧气、葡萄糖含量都减少 19排泄对
8、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是()提供营养物质;提供能量;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排出代谢废物;维持细胞生活环境的稳定 A B C D 20如图是由 3 个圆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AI 中枢神经、脑神经、脑 BI 内分泌腺、垂体、肝脏 CI 心脏、动脉、静脉 DI 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 21下列流程图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其中不正确的是 A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B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皮层 C尿的形成和排出: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收集管尿液 D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内耳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皮层 22
9、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图,图中的 3 是 A感受器 B效应器 C神经中枢 D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 23图为一名滑雪者的神经元(a)及神经系统组成(b)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完成滑雪过程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是 a B结构有利于神经冲动的传导 C结构中含有协调滑雪运动平衡的中枢 D中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 24关于人体生理活动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A吸气时:外界气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C排尿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D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耳蜗听小骨听神经听觉中枢 25生物圈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人口的适度增长既能维持生物圈
10、的相对平衡,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B人口猛增将导致资源匮乏 C每年的 7 月 11 日为“世界人口日”D只要解决粮食问题,人口就可以无限度地增长 26下图甲、乙表示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丙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甲图可知,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请你依次各举出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的两个例子_。(2)甲图中,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 _,其原因是此处有多种消化液,如_。(3)小明早餐主要食用了油条,油条是由小麦面粉和植物油组成的,根据丙图分析,能表示其二者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曲线分
11、别是_。(4)根据上图,你认为能够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_,其最终的消化产物是_。(5)小肠很长,小肠绒毛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小肠绒毛内还有_,这些结构都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相适应。27下图表示人体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中 a、b、e 表示物质,A、B 表示生理过程,I、表示肾单位的两种结构。请据图分析作答:(1)物质 a 是淀粉消化的最终产物,有多种消化液参与了淀粉的消化,包括_。(2)图乙中曲线 DE 段所对应的呼吸过程中,膈肌处于_(填甲或乙)状态。(3)物质 b 进入血液后由红细胞运输。红细胞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增大了_,这对于 b 与血红蛋白结合有利。a 和 b 最终进入组织细胞被氧化分
12、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4)图丙所示的是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时,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该器官是_。(选填:肾脏、小肠、大脑、肺)(5)如图甲健康人的末端流出中的液体与 I 中液体相比,_的浓度大大增加,而葡萄糖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重新回到了血液,这一变化是生理过程 B 完成的。(6)正常人生长的速度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_(填激素名称)的量在不同年龄段会发生相应变化。28下面图示中,图 1 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 2 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图 3 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的永久涂片。请据图回答。(1)图 1 中湿棉絮包裹在小
13、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_,目的是为了_。通常情况下,使用_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2)图 2 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像。你认为3是_血管;2是_血管,判断依据是_。(3)当我们身体内有了炎症,图 3 中 _的数量会增多,A 是_,A 与 C 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C 有_,D 的作用是_ 29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可通过尿液、汗液等形式排出体外,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主要成分 甲(g/100mL)乙(g/100mL)水 99 9597 蛋白质 003 0 葡萄糖 01 0 无机盐 072 11 尿素 00
14、3 18 (1)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该结构由 100 多万个肾单位组成。图中_(填序号)为肾小球,是由许多毛细血管组成的血管球,具有表面积大、管壁薄等特点,利于进行_作用,形成原尿。(2)原尿经过_的重吸收作用,剩余的物质形成尿液。上表所示为健康人原尿与尿液的主要成分及含量,由表可知_是尿液,判断依据是_。(3)人体除了排出尿液这一途径外,还可通过_ 排出汗液,在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中发挥作用。30请根据神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回答:(1)请用图中字母写出“缩手反射”活动的反射途径: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有人只有在看到自己下肢的情况下,才知道下肢的具体活动情况,则此人可能的损伤部位是
15、_(填字母)。(3)由(1)(2)可知,脊髓具有_和_功能。(4)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其中不需大脑皮层参与就能完成的反射活动的是_ 。(5)神经系统调节吃梅的基本方式是_。通过该过程,人体维持唾液的分泌。(6)人体的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受_调节的影响。(7)下列现象属于人类特有的是(_)A听了老师讲的故事,同学们都忍不住笑了 B看到有人突然横穿马路,司机立即刹车停了下来 C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小狗就向主人跑过来 D看到老师走上讲台,同学们马上起立向老师敬礼(8)在高级神经活动方面,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_)A人能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发生反应 B能形成多种条件反射 C形
16、成的条件反射不会消退 D人能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条件反射 1C 解析:C【分析】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步发达语言的产生。【详解】A能否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A 错误。B森林大量消失,部分古猿被迫下到地面生活,开始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B 错误。C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重要的一个阶段,C 正确。D“露西”少女的骨骼化石来看,她的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较宽阔,下肢骨的股骨较粗壮,说明她已直立行走,D 错误。故选 C。2C 解析:C【解析】【分
17、析】胎盘呈扁圆形,是胎儿和母体交换物质的器官,胎盘靠近胎儿的一面附有脐带,脐带与胎儿相连。胎盘靠近母体的一面与母体的子宫内膜相连,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与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详解】受精卵在输卵管形成后,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胚泡不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血液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而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脐带、胎盘进入母体血液后由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
18、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故选:C【点睛 3C 解析:C【分析】为比较哪种实验材料所含的能量较多,实验中,除了所测材料种类不同(比较花生仁与核桃仁),其他的量,如材料的质量、水、温度计等条件都应当相等。【详解】A.除了实验材料不同外,应在锥形瓶内加入同样多的水,并插入温度计,A 正确;B.实验前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量水温,作为初始温度,B 正确;C.应该取等质量的一个花生仁和一个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燃烧后比较水温升高的差异,C错误;D.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D 正确。故选 C。【点睛】掌握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19、的方法。4C 解析:C【分析】(1)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2)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含铁的无机盐引起的,多吃含铁多的食物可以防治。【详解】分析题干四种食物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可知:A 中含维生素 D 较多、B 中含钙较多、C中含铁较多、D 中含维生素 C 较多;因此某同学患贫血症,由于体内缺乏含铁的无机盐引起的,最好多摄取 C 中食品,C 符合题意。【点睛】会读坐标图、知道维生素和无机盐的缺乏症是解答该题的关键。5A 解析:A【分析】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
20、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A 口腔、B 食道和咽、C 胃、D 小肠、E 肛门。【详解】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在小肠内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胃、小肠。所以,曲线代表淀粉的消化、曲线代表蛋白质的消化、曲线代表脂肪的消化,A 正确。【点睛】熟练掌握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6D 解析:D【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
21、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详解】A1 号试管中有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2 号试管中加入清水后,清水不能分解淀粉,试管变蓝,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受温度的影响,3、4 号试管温度不适宜
22、,不能将淀粉糊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试管变蓝,A 正确。B1 号和 2 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唾液,其他变量都相同,1 号、2 号试管作对照可探究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正确。C3 号、4 号试管和 1 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因此选用 3 号、4 号试管和 1 号试管作对照可探究温度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正确。D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消化酶的消化能力下降。37接近口腔的温度,此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此实验结果说明人体内的生理活动受温度的影响,错误。【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7D 解析:D【分析】龋齿是由于口腔内滞留在牙
23、齿表面的食物残渣特别是糖类物质会被乳酸杆菌、链球菌等发酵分解形成酸性物质,使牙釉质,牙本质等受到腐蚀破坏甚至缺损逐渐发展而成的。【详解】牙齿的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几部分。牙釉质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牙本质是构成牙齿主体的物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龋齿是由于口腔内滞留在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特别是糖类物质会被乳酸杆菌、链球菌等发酵分解形成酸性物质,使牙釉质,牙本质等受到腐蚀破坏甚至缺损,逐渐发展成为龋洞。龋齿是青少年最常见的一种牙科疾病,如果饮食中缺乏钙,引起体内缺乏钙,或吸收不良引起的缺钙,都会影响牙齿的坚固。牙齿会因缺钙而变得疏松,形成龋齿。又
24、因为维生素 D 能帮助钙磷的吸收,维生素 A 能增加牙床粘膜的抗菌能力,所以,要注意从膳食中保证供给。氟不可缺乏,一旦缺乏,也可导致龋齿。所以说,保证牙齿健康需要保证身体的营养均衡。因此预防龋齿保证牙齿的健康需要在饮食中多吃富含维生素 D、钙、维生素 A 的食物,如乳、肝、蛋、肉、鱼、豆腐、虾皮等,同时要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好习惯。故选 D。【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龋齿形成的原因。8D 解析: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也叫肺的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25、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详解】Ac 从血管流向肺泡,表示二氧化碳;d 从肺泡流向血管,表示氧气,A 正确。B当血液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由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了鲜红的动脉血,所以甲内的血液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较少的氧气;丙内的血液含有更丰富的氧气、更少的二氧化碳,B正确。Ca 从肺排出,表示二氧化碳、b 从外界入肺,表示氧气,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会看到浑浊现象,而氧气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C 正确。Da、b 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实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人教版 初一 下册 生物 期中 测试 答案 图文 3638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