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测试试卷及答案36363.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测试试卷及答案3636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测试试卷及答案36363.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 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测试试卷及答案 1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消化系统由_和_两部分组成。(2)消化道中呈囊状、最膨大的部分是 _,它能对_进行初步消化。(3)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_,分泌的胆汁对_的消化起作用,其消化方式属于_消化。(4)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_。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_,其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就大大增加了它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内表面积。(5)图中 7 是大肠,长约 1.5 米,它能够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_。(6)消化道中消化液种类最多的部位是 _,在其中的消化液有肠液、胆汁、_。2根据消化系统模
2、式图,分析回答:(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_,其内表面具有_和_等与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结构。(2)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 _,它所分泌的消化液是_,该消化液具有_的作用。(3)淀粉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_,在此部位起作用的消化腺是 _。脂肪在消化道的_(器官名称)中开始被分解,蛋白质在消化道的_(器官名称)中开始被分解。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完成下列问题: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 唾液 A 2ml 唾液 2
3、ml 唾液 2ml 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B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水浴时间 10 分钟 加入碘液 2 滴 现象 (1)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 1 号和 2 号两只试管作对照试验,在 2 号试管的 A 处应加入_。(2)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 1 号和 3 号两只试管进行实验,那么 B 处的处理方法是_;1 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_。(3)如果选用 1、4、5 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4)如果 1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而呈现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4下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和呼吸运动的模拟图,请据
4、图回答:(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和 _两部分组成。(2)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_。(3)气体进行交换的单位是 _,它的壁由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_围绕着,适于它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4)痰的形成是由于 _和3支气管壁内有腺细胞,能分泌黏液吸附着吸入气体中的细菌、灰尘,随管壁上纤毛的摆动被送到咽部,随咳嗽排出。(5)呼吸运动模拟图中乙处于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模拟的_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_(填“高于”或“低于”)外界大气压。5下图是呼吸系统及内部结构示意图和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1)呼吸道中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密切
5、,图 2 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 c 方向进入肺泡时,图 1 中_(填名称)应处于_状态。(2)人体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膨大形成了肺泡,肺泡的数量非常多,如图 2 所示,肺泡壁很薄,由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其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样的结构有利于_。(3)图 3 中曲线 BC 段表示_,其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状态,此时肺内气压的值_大气压。当我们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水的压迫使胸廓无法顺利_(选项:扩张/回缩),导致肺内气压_,气体不易进入。6每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呼吸,人体的呼吸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呼吸系统是由
6、 _和 _组成的,人体在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从大气中摄取所需的_,排出所产生的_,人体通过_完成外界气体和肺内气体的交换。(2)肺约有 7 亿个肺泡构成。每个肺泡的壁很_,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包绕着_。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_。(3)我们吃饭时不随意大声说笑,因为 _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4)我们不要用口腔代替鼻进行呼吸,因为鼻腔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_、温暖和湿润。7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根本动力来源,小腿腓肠肌也能为血液循环提供部分动力,常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请根据图 1 和图 2 回答下列问题。(1)心脏共有四个腔,其中肌肉组织最发达的是 _,能强有力地收缩,将血液泵入_血管中。
7、(2)上、下腔静脉中的血液是_(动脉血/静脉血),流入图 1 中心脏的 _中,再经 _将这些血液泵入肺动脉。由肺静脉流回心脏的是_(动脉血/静脉血)。(3)人类直立行走后,心脏远离地面,在地球引力的影响下,腿部血液返回心脏变得更加困难。如图 2,人在行走时,腓肠肌交替_。其中腓肠肌处于图 2 中的_(填字母)状态时,能挤压血管,推送血液;同时_能防止血液倒流,两者配合不断推动腿部血液流回心脏,这个过程与心脏泵血有异曲同工之妙。8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器官应用更加广泛,人工心肺机就是其中一种,它主要由“电动泵”、“氧合器”、“热交换器”三部分构成。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8、。(1)图中 A 为“电动泵”,相当于人的心脏,推动血液循环。人体中专门调节心跳的神经中枢位于_。(2)图中 B 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_,对血液供氧,排出二氧化碳,完成血液与外界气体的交换。(3)图中 C 为“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_作用。(4)图中营养补充液可以提供葡萄糖。人体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主要是_。(5)图中的“流回血液”应该是_血。9下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_。图中血管的名称是_,中流的是_。(2)血液由射出,流经、到的循环途径叫_,和之间的瓣膜是_,它控制血液只能按的方向流动。(3)
9、图中 A 框内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在此处氧与_结合。经此过程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4)若图中 B 框内过程是发生在小肠处的物质交换,血管中的氧气含量_,营养物质的含量_。10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 A、B、D 表示系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食物中的淀粉在 A 系统的_中开始初步消化,它的最终分解产物葡萄糖经过生理过程 a 进入循环系统,则 a 表示_。(2)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明显减少的是_。(3)b、c 表示与尿液形成有关的两个生理过程,完成 c 过程的主要结构是_(填“肾小球”或“肾小管”)。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会刺激膀胱内壁有关神
10、经进而产生排尿反射。排尿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属于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4)血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是依靠循环系统中_的搏动来提供动力。11下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肾单位是由图中_、_和_三部分构成。(2)重吸收是指原尿中的_、_和_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到中的过程。(3)中的液体是_,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尿液有红细胞和大量蛋白质,请推测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_(填写结构名称)。12下图为肾脏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其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起到重要作用,它在图中的序号是_,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中的水、
11、无机盐等物质经肾小球的_作用进入_腔中,形成_。(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_有贮存尿液的作用,但是贮存时间过长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生活中要做到_等,利于泌尿系统的健康。13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地震造成一定伤亡及产损失。某次地震后,王某在废墟中被发现,一根木梁压在他的腰部,动弹不得,下肢有创伤,头邮、面部未见明显外伤,神志清醒,救援人员搬走他身上的木梁,然后对其进行诊断、救治和护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医生用棉棒刺激王某的足底皮肤,王某的足立即缩回,说明他的脊髓反射功能正常,根据图 1 所示,写出缩足反射的途径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2)医生在检查其脑部是否受伤
12、时,要求其在闭眼状态下用食指触摸自己的鼻尖,他始终不能准确触摸,由此判断受伤部位是_。(3)医生给他静脉注射 5%的葡萄糖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这些液体最先流入心脏的_。注射 5%的葡萄糖溶液后,王某的血糖浓度出现如图 2 所示的变化,那么 BC 段变化的原因是_调节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14为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多地借助共享单车开展了绿色骑行活动。人在骑车时,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协调。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骑车时看到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能形成清晰物像的是图中的_;遇到红灯时停车等候,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2)骑行中,听见鸣笛声会避开让路,接受声音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中的_ (3
13、)由于骑行不稳,受到碰撞,引起膝跳反射,同时神经冲动沿着图中的传到 A,产生痛觉,说明脊髓具有_的功能。(4)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骑行者加快速度,呼吸、心跳随之加快,血压升高,这一系列的反应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_ 15“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交通警察的职责所在,根据下列图示分析交警执勤的行为,回答相关问题:(1)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2)_的曲度可以调节,在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_形成视觉。(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_反射。(3)“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乙中(
14、4)_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_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_。(4)刘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以检测是否酒驾或醉驾,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_状态,肺内气压_外界气压(填写“高于”或“低于”)。(5)进一步检查车辆时,刘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属于_反射。请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1消化道 消化腺 )5 胃;蛋白质 1 肝脏 脂肪 物理性 4 小肠 皱襞 维生素 4小肠 胰液 【分析】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等。图中 1 是肝脏,2 是
15、胆囊,3 是十二指肠,4 是小肠,5 是胃,6 是胰腺,7 是大肠。【详解】(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2)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 5 胃,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3)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1 肝脏,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 2 胆囊中,再经 3 十二指肠流入小肠。胆汁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这种消化方式属于物理性消化。(4)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4 小肠。小肠长约 56m,;小肠内含肠液、胰液和胆汁,有利于营养
16、物质的消化;小肠内壁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小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5)图中 7 是大肠,大肠没有消化功能,只有吸收功能,能够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6)消化道中消化液种类最多的部位是 4 小肠,因为小肠是消化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中的消化液有肠液、胆汁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注意识记和理解。28 小肠 皱襞 小肠绒毛 4 肝脏 胆汁 乳化脂肪 2 口腔 1 唾液腺 小肠 胃 【分
17、析】图是人的消化系统的结构图,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其中 1 唾液腺,2 口腔,3 食道,4 肝脏,5 胃,6 胰腺,7 十二指肠,8 小肠,9 大肠,10 肝门。【详解】(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8 小肠。这是因为小肠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长约 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其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2)4 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
18、利于脂肪的消化。(3)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2 口腔,口腔中有 1 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其中的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为麦芽糖。脂肪首先在小肠内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大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被肠液和胰液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 5 胃内进行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内肠液和胰液被消化成氨基酸。【点睛】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图示掌握。3B 解析:2ml 清水 不搅拌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温度会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吗 水浴时间不够长,搅拌不充分 【分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小组设计了三组对照实验:1 号试管和 2 号试管、1 号试管与 3 号试管、1 号试管与
19、4、5 号试管。【详解】(1)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 2 号试管中应加入 2ml 清水和 1 号试管形成对照。结果 1 号试管不变蓝,2 号试管变蓝。1 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该条件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即选用表中的 1 号试管和 3 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那么 B 处的处理方法是不搅拌。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了。(3)1、4、5 号试管是以温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影响,因此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温度对唾液发挥作
20、用有影响吗?(4)1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说明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水浴时间不够长,淀粉没有被完全消化;搅拌不充分,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也可能导致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唾液的量太少也可能导致淀粉的消化不充分。【点睛】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的这个特性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经常用到。4呼吸道 7 肺 1 鼻(腔)4 肺泡 一 毛细血管 6 气管 呼气 膈(肌)高于 【分析】(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图中 1 鼻腔,5 咽,2 喉,6 气管
21、,3 支气管,4 肺泡,7 肺。(2)图中气管,肺,胸廓,膈肌。【详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 7 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2)1 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住灰尘和细菌,鼻粘膜分泌粘液可黏住灰尘,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粘液还可使空气变得湿润;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所以,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1 鼻腔。(3)4 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它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围绕着,适于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4)痰是由 6 气管 3 支气管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
22、,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不要随地吐痰,以免传播病菌。(5)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中乙处于呼气状态,此时模拟的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点睛】掌握呼吸道和肺的组成功能是解题关键。5A 解析:膈肌 收缩 一 气体交换 呼气 舒张 大于 扩张 增大 【分析】图 1 中,是鼻,是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人教版 初一 下册 生物 期末 解答 实验 探究 测试 试卷 答案 3636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