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39748.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川省广元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3974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广元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39748.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四川省广元市 2020 年中考化学试题 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铜丝用作导线 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物质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 B氧化汞 C高锰酸钾 D氯化钠溶液 3安全无小事,人人需谨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泄露,立即关闭阀门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用甲醛溶液浸泡木耳防止变质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缓缓倒入盛水的烧杯中 4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
2、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 O2源自电解水,所得 H2与CO2反应生成 H2O和 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后原子的个数增加 B生成水和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C反应前后物质种类不变 D上述反应中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5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多次由不同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染病,2019 年 12月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可以通过打喷嚏,咳嗽以及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方式引发感染,专家提示:乙醚、75%的乙醇溶液,含氯的消毒剂、过氧乙酸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其中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 C2H4O3。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是无机化合物
3、 B过氧乙酸由三个元素组成 C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试卷第 2 页,总 6 页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4:3 6ClO2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剂,其制备反应为324242NaClOX+H SO=2ClO2N+aHS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是 SO3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Cl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 DClO2的名称为二氧化氯 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P 点表示 t2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1C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30%D
4、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8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可能呈蓝色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C滤渣中只有 Ag、Cu D滤液中的阳离子有 Ag+、Cu2+、Zn2+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 pH=12 的溶液中共存的一组是 AH+、K+、CO2-3 BBa2+、OH-、SO2-4 CNa+、Cl-、NO-3 DMg2+、NH+4、SO2-4 10向 2.8g 表面被氧化成氧化镁的镁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至固体全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5、,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6.38g,则该镁条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A0.16g B1.12g C1.68g D2.64g 11用化学用语填空:(1)氦气_;(2)2 个氢离子_;(3)2 个硫酸分子_;(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1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广元市盛产红心猕猴桃,猕猴桃中富含_。A 油脂 B 蛋白质 C 维生素(2)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A KNO3 B K2SO4 C CO(NH2)2 D Ca(H2PO4)2(3)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毒害最大,其
6、中_(用化学式填空)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4)嘉陵江流经广元市的大部分县区,每年的六月开始出现汛期,一旦洪水来临,河水会因带入的泥沙而变得浑浊,可通过净水方法中的_原理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但河水仍是含有大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硬水,长期饮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生活中降低水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13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发光二极管(简称 LED)技术,已广泛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图甲是镓元素的部分信息,图乙是另外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2)写出图乙中 C表示的微粒符号_,镓原子与图乙中_(填字母)的化学性质试卷第 4
7、页,总 6 页 相似,它们在化学反应中易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离子。(3)写出氮化镓的化学式_。14A-G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氧化物,农业上通常用 E 和 F配制农药波尔多液,G是紫红色固体。(图中“一”表示两物质间能反应,“”表示两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物质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A、E 的化学式分别为_、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现象为_。(3)在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填序号)。15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温馨提示:无水 CaC12具有吸水性)(1)写出仪器 X的名称_。(2)实验室用
8、装置 A 制取 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中黑色固体的作用是_,收集装置可选择_,若用 F装置收集,验满的方法_。(3)硫化氢(化学式为 H2S)是一种无色,其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与稀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实验室可用 CaS 固体与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 H2S 气体,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为_H(用 A、B填空)。装置 H 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 H2S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6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小明为了参加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考试,在实验室练习
9、了两个鉴别类的实验:“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的溶液”,请完成下列各题:(1)小明只用无色酚酞试液也将三种物质鉴别出来了,实验过程如下。请完善表格中的相关内容: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用三只试管分别取三种待测液各 5mL,分别滴入 1-2 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_ C是氢氧化钠溶液 将上面变色的溶液分成两份,_ 其中一只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另一只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 A是蒸馏水,B是稀盐酸,请写出该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小明又用吹气的方法鉴别出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鉴别完毕,他将上述所有实验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得到无色
10、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该无色溶液中一定没有的阴离子_(填离子符号)。混合过程中一定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为了检验可能存在的物质,小明取无色溶液约 2mL,加入镁条,若无明显现象,则没有该物质;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一定有该物质存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根据小明的实验,你能得出盐酸的化学性质有_(用字母填空)。A 能与碱反应 B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C 能与碳酸盐反应 D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E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17某兴趣小组同学将 100g 氢氧化钠溶液分五次加入到 139.6g 硫酸铜溶液中,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第一次 第二次
11、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试卷第 6 页,总 6 页 沉淀质量/g 4.9 9.8 m 19.6 19.6(1)表格中 m的值为多少。(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1 页,总 10 页 参考答案 1D【解析】【分析】【详解】A、铜丝用作导线,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便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便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
12、意;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便能表现出来,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熟石灰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反应,利用的是其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 D。2B【解析】【分析】【详解】A、氧气是由同种元素(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B、氧化汞是由 Hg、O 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C、高锰酸钾是由 K、Mn、O 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溶液是由氯化钠和水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 B。3C【解析】【分析】【详解】A、天然气泄漏,应
13、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稀释天然气的浓度,禁止开灯或打开排气扇等,因为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不符合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2 页,总 10 页 题意;B、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或氧气),起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C、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木耳,符合题意;D、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皿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故选 C。4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4
14、2CO+4HCH+2H O催化剂。【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水和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2:1,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故反应前后,物质种类一定改变,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上述反应中,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符合题意。故选 D。5C【解析】【分析】【详解】A、过氧乙酸是由 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附合有机物的定义,因此过氧乙酸是有机物,A选项错误;B、过氧乙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元素是宏观意义
15、的表述,不能用个,B选项错误;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 3 页,总 10 页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4+4+48=76,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100%63.2%76,C选项正确;D、过氧乙酸中 C、H、O元素的质量比应为 24:4:48=6:1:12,故 D选项错误;故选 D。6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含有 2 个 S,12个 O,生成物中也应该有 2 个 S,12个 O参与反应,24H SO和32NaClO一共含有 10个 O,因此 X含有 1个 S,2 个 O,从而得出 X的化学式是 SO2,不符合题意。B、复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广元市 2020 年中 化学试题 答案 3974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