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红与黑》研究综述15206.pdf
《近十年国内《红与黑》研究综述1520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十年国内《红与黑》研究综述15206.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标题】近十年国内红与黑研究综述【作者】傅 国 铟【关键词】司汤达 红与黑 研究 综述【指导老师】丁 世 忠【专业】小学教育【正文】司汤达 17831842 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之一一个半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作家评论家如歌德、列夫托尔斯泰、萨特等大作家对它表示由衷的赞赏。泰纳勃兰兑斯、卢那察尔斯基等著名批评家都曾对其给予高度评价。卢那察尔斯基在论文学中说“用笔名司汤达写作的亨利.贝尔是欧洲文学中最出色的作家之一是在全世界得到无条件的公认的天才”1。高尔基说司汤达对自己的影响很大。2 司汤达以司法公报上刊登的一个家庭教师杀害女主人的社会新闻为基础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加工和开拓创作了一部具有浓厚
2、的政治色彩和时代色彩的长篇小说红与黑。红与黑起初的标题为于连1830 年定名为红与黑并有副标题“1830 年纪事”。司汤达的红与黑标志着以当代社会生活为题材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虽然他活着的时候并未引起广泛的注意他曾宣称到 1880 年才会有人读他的作品到 1935 年才会被人理解。如今司汤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得到了公认他对现代小说艺术发展的贡献已被载入史册。红与黑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有“灵魂的哲学诗”、“19 世纪卓越的政治小说”、“现代小说之父的经典著作”、“19 世纪欧洲文学史中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之称。小说主人公于连也被称为 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主义社会的英雄人物的“始
3、祖”。自红与黑的中译本问世以后一直是文艺评论界尤其是外国文学领域注意的焦点。在 5060 年代的中国由于当时政治的关系 红与黑 被视为毒草 70 年代末柳鸣九在 红与黑和两种价值标准读书 1980 年第 12 期中对此进行发拨。辛未艾在简论红与黑读书1979 年第 5期中对红与黑的社会意义人物形象进行了分析。随着西方多种批评理论的兴起近十年来国内研究者采用这些新的批评方法对红与黑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本文将对近十年国内红与黑研究情况作一个简单的总结为研究者采用西方批评理论研究作品提供借鉴。近十年国内研究者采用传统文学批评方法对红与黑的研究比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于连形象“人物是小
4、说的基本要素也是它的灵魂。”“人物形象的塑造往往从多方面决定了小说的思想深度美学价值艺术灵魂乃至语言结构。”3“文学的任务是反映和描绘劳动生活的图画把真理化为形象人物的性格和典型”。4 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如此重要因此近十年国内研究者相当重视红与黑中主要人物于连。柳鸣九在红与黑和两种价值标准读书 1980 年第 12 期中认为于连的所作所为都是因为时代造成的近十年国内研究者大多持此种态度但对于连的分析更为细致。对于连形象的认识有以下观点 一 于连是一名英雄 王妮娜在是骗子还是英雄再论于连索黑尔中认为于连的世界观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环境对他的有利与否直接影响着他对社会的服从与反抗。他凭借着对文艺
5、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单枪匹马与封建等级制不懈斗争的壮举对历史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她把于连的死看成是一种英雄壮举称于连为“我们的英雄”5。孟凡星在悲剧英雄于连于连形象新解中认为于连的一生是资产阶级思想击败腐朽封建思想的过程他是启蒙思想的传播者通过对他在狱中的一段独白的分析认为于连信奉的人生真谛是真正的幸福是平等的只有平等了才会有自由才会有真诚才会有真爱。然而时代使他成为一名悲剧英雄 6。赵香凌在是野心家还是悲剧英雄红与黑中于连形象分析中从作品所展现的时代背景、主题、艺术构思和于连性格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分析说明于连不是野心家而是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代表是“悲剧英雄”7。陈墩颖在残缺的英
6、雄一文中认为于连是一个在理想与现实中挣扎的矛盾人物他不过是一个顺应了“人往高处走”的生活逻辑的典型。他是一个真正的波拿巴灵魂的皈依者。他对爱情至死不渝有野心能意识到自己的过失是一位“残缺的英雄”。徐久春在西方个人主义萌生和发展时期的英雄主义探析从荷马史诗和红与黑中塑造的英雄形象谈起中将于连与荷马史诗中的阿基琉斯进行比较认为于连的英雄主义是西方个人发展时期的英雄主义。于连的唯一信念是肯定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己的尊严摆脱社会的压迫。进而指出个人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追求个人幸福、平等、自尊的表现。他称于连为“个人主义英雄”8。二于连是一个以失败告终的叛逆者 盛红梅在红与黑中于连形象再认识一文中指出于连
7、性格的多元复合性反抗与妥协、自尊与自卑、雄心与野心、虚伪与正直并存。他的反抗是在一个不能实现自我理想的社会和时代里力图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这种价值观中的主要追求是渴望凭籍个人才华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他在“狼的社会”里在重压之下反抗的种子畸形成长他是一个“叛逆的平民的悲惨角色”9。鲁新轩在走出灵魂祭坛的孤独者红与黑中于连形象新议中认为于连的不自由是被自我深处强烈的自卑情结和人与人不平等的复辟时代驾驭的孤独者。在那样的时代中他的真情之我被毁灭在理想与现实的较量中他的精神世界被撞得扭曲变形伤痕累累以悲剧作结最终他的忏悔说明他真情之我又复活了。称于连是“悲剧性孤独者时代的牺牲品”10。于晓辉在世界名
8、著红与黑于连形象的塑造浅析中指出于连的思想性格具有矛盾性他有着极强的平民阶级意识对上流社会的丑恶观察得极为透彻怀着强烈愤懑然而他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反抗必然以失败告终。认为于连是“反动统治阶级的批判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反叛者”11。任颖在勇敢而孤独的反抗者于连反抗性小议中围绕于连一生的反抗行为轨迹把他的反抗分为“激情式反抗”、“虚伪式反抗”、“沉静式反抗”、“超然式反抗”。认为于连是一个勇敢而孤独的反抗者指出于连的悲剧不在于他没有反抗而在于他反抗的盲目性 12。三于连是一位内心忠实者 罗家财在我看于连中认为于连的本性是温和善良的他的天性是敏感而真诚的他并不善于伪装他即便是对玛蒂尔德的私情也包含有真
9、感情的成分他选择死是以死来捍卫个人的尊严他的个人奋斗是追求个人平等尊严与幸福的奋斗。曲景美和刘伯香在红与黑中于连形象的再思考中认为尽管于连在上升过程中采取了一些“虚伪”的 手段但他的本性是“真”与“纯”他选择虚伪是他那个社会与时代的罪过当真我与时代发生矛盾时他选择的是自我灭亡以保全自己的“真”与“纯”13。二、小说写作技巧 司汤达擅长心理分析善于对人物灵魂深处进行探索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是他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一个重要手段。他的心理描绘既细腻深入又不失之烦琐。红与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远远超出了同时代作家所能及的层次。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
10、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于连深层意识的活动并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是一首“灵魂的哲学诗”。因此研究者对他在红与黑中所使用的心理描写及各种艺术表达技巧和小说的叙事结构都有一定的研究。一心理描写手法 研究者主要认为司汤达的心理描写具有强烈的内倾性方法多样。贾捷在试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心理描写中认为司汤达的审美机制具有内倾性司汤达对于连的外貌描写体现出于连“仇恨”的心理特征。他身上强烈的自卑与自尊及奴性的自卑与激起的强烈自尊和反抗构成他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特征通过他对爱情的强烈反抗表现出来。于连死前的心理描写是他反抗的顶点心理描写贯穿于整部小说小说展示了三个典型环境深刻揭示了反封建复辟的
11、主题其艺术描写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14。孙健、李成军在复杂矛盾中的心理描写浅析红与黑中的心理描写中指出司汤达心理描写语言简洁其心理描写与社会性互为内容具体通过行动揭示人物心理描写爱情中两人的心理斗争、穿插书信、运用独白手法等展示人物心灵。其心理描写多采用心理分析的文字 15。谌华在从红与黑看司汤达的心理分析中指出司汤达注重人物心理历程的描绘 创作焦点放在探索人物的深层心理上以行动反映人物心理同时还注意表现影响人物心理的社会基础 16。康路在红与黑心理描写探析中认为司汤达通过细致生动的心理描写来展示人物在行动中的心理动因揭示人物行为的思想依据广泛运用独白和自由联想挖掘主人公的深层意识活动他的心理
12、描写具有开创性 17。苏晖、黎蒙在红与黑心理分析特色论中运用叙事学心理学理论考察红与黑中的心理分析方法。认为小说中的心理分析特点有三一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小说的视角模式从而将外部描写心灵化以景衬情景中有情通过人物外部描写折射人物心灵二运用独白手法展现人物剧烈的内心冲突其独白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自白和间接的内心独白并用三揭示了人物心理活动的深层动因恋母情节平等观念。18 二写实手法 王骁勇在论红与黑写实技法的主观性特征中认为司汤达的写实技巧是倾向于主观的其写实技法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主要体现在主人公的“人格化”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主观化赋予其笔下的客观现实一种主观色彩。作者认为于连是司汤达心目中理想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与黑 十年 国内 研究 综述 1520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