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寿松版完整答案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2)330.pdf
《胡寿松版完整答案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2)33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胡寿松版完整答案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2)330.pdf(9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动控制原理课后答案 1 请解释下列名字术语:自动控制系统、受控对象、扰动、给定值、参考输入、反馈。解: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任务的系统,由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组成;受控对象: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 扰动:扰动是一种对系统的输出产生不利影响的信号。如果扰动产生在系统内部称为内扰;扰动产生在系统外部,则称为外扰。外扰是系统的输入量。给定值:受控对象的物理量在控制系统中应保持的期望值 参考输入即为给定值。反馈:将系统的输出量馈送到参考输入端,并与参考输入进行比较的过程。2 请说明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解:作为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应该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被控对象:所谓被控
2、对象就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执行部件:根据所接收到的相关信号,使得被控对象产生相应的动作;常用的执行元件有阀、电动机、液压马达等。给定元件:给定元件的职能就是给出与期望的被控量相对应的系统输入量(即参考量);比较元件:把测量元件检测到的被控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元件给出的参考值进行比较,求出它们之间的偏差。常用的比较元件有差动放大器、机械差动装置和电桥等。测量反馈元件:该元部件的职能就是测量被控制的物理量,如果这个物理量是非电量,一般需要将其转换成为电量。常用的测量元部件有测速发电机、热电偶、各种传感器等;放大元件: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进行放大,用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如电压偏差信号,可
3、用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晶闸管等组成的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级加以放大。校正元件:亦称补偿元件,它是结构或参数便于调整的元件,用串联或反馈的方式连接在系统中,用以改善系统的性能。常用的校正元件有电阻、电容组成的无源或有源网络,它们与原系统串联或与原系统构成一个内反馈系统。3 请说出什么是反馈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各有什么优缺点 解:反馈控制系统即闭环控制系统,在一个控制系统,将系统的输出量通过某测量机构对其进行实时测量,并将该测量值与输入量进行比较,形成一个反馈通道,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控制系统;开环系统优点:结构简单,缺点:控制的精度较差;闭环控制系统优点:控制精度高,缺点:结
4、构复杂、设计分析麻烦,制造成本高。4 请说明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要求。解:(1)稳定性:对恒值系统而言,要求当系统受到扰动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能够回到原来的期望值。而对随动系统而言,被控制量始终跟踪参考量的变化。稳定性通常由系统的结构决定的,与外界因素无关,系统的稳定性是对系统的基本要求,不稳定的系统不能实现预定任务。(2)准确性:控制系统的准确性一般用稳态误差来表示。即系统在参考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的输出达到稳态后的输出与参考输入所要求的期望输出之差叫做给定稳态误差。显然,这种误差越小,表示系统的输出跟随参考输入的精度越高。(3)快速性:对过渡过程的形式和快慢的要求,一般称为控制系统的动
5、态性能。系统的快速性主要反映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快慢程度,如稳定高射炮射角随动系统,虽然炮身最终能跟踪目标,但如果目标变动迅速,而炮身行动迟缓,仍然抓不住目标。2-1 设质量-弹簧-摩擦系统如图 2-1所示,途中f为黏性摩擦系数,k为弹簧系数,系统的输入量为力()p t,系统的输出量为质量m的位移()x t。试列出系统的输入输出微分方程。解:显然,系统的摩擦力为dttdxf)(,弹簧力为)(tkx,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有 移项整理,得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2-2 试列写图2-2所示机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解: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不计重力时,得 整理得 2-3 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变换。(1
6、))sin1(3)(ttf(2)attetf)(图 2-1 习题 2-1 质量弹簧摩擦系统示意图 图 2-2 习题 2-2 机械系统示意图(3))43cos()(ttf 解:(1)()3(1sin)L f tLt(2)attetf)((3)2()cos(3)sin(3)cos(3)42f tttt 2-4 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反变换(1))5)(2(1)(ssssF(2))3(6)(2ssssF(3))1(152)(22sssssF 解:(1)112()(2)(5)25sF sssss(2)226211()(3)3sF ssssss(3)22225115()(1)1sssF ss sss 2-5
7、试分别列写图 2-3中各无源网络的微分方程(设电容C上的电压为)(tuc,电容1C上的电压为)(1tuc,以此类推)。图 2-3 习题 2-5 无源网络示意图 解:(a)设电容C上电压为)(tuc,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写出回路方程为 整理得输入输出关系的微分方程为(b)设电容1C、2C上电压为)(),(21tutucc,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写出回路方程为 整理得输入输出关系的微分方程为(c)设电阻2R上电压为2()Rut,两电容上电压为)(),(21tutucc,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写出回路方程为)()()(21tututuRic (1))()()(22tututuRoc (2)2221)()()(Rtu
8、dttduCdttduCRcc (3)dttduCRtutucoi)()()(21 (4)(2)代入(4)并整理得 CRtutudttdudttduoioR12)()()()((5)(1)、(2)代入(3)并整理得 两端取微分,并将(5)代入,整理得输入输出关系的微分方程为 2-6 求图 2-4中各无源网络的传递函数。R1R2CUi(s)Uo(s)(a)RRC1(b)C2CCR1(c)R2+Uc(s)+Uc1(s)+Uc2(s)+Ui(s)Uo(s)Uc1(s)Uc2(s)Ui(s)Uo(s)UR2(s)图 2-4 习题 2-6示意图 解:(a)由图得 21)()()(RsURsUsCsUoC
9、C (1))()()(sUsUsUoiC (2)(2)代入(1),整理得传递函数为(b)由图得)()()(1sUsUsUoiC (1))()()()()(2222ssUCRsUsURsUsUCCoCi (2)整理得传递函数为 (c)由图得)()()(21sUsUsURiC (1))()()(22sUsUsURoC (2)2221)()()(RsUsCsUsCsURCC (3))()()(21sCsURsUsUCoi (4)整理得传递函数为 2-7 求图 2-5中无源网络的传递函数。解:由图得 整理得 2-8 试简化图 2-6中所示系统结构图,并求传递函数)(/)(sRsC和)(/)(sNsC。
10、解:(a)图 2-5 习题 2-7 无源网络示意图 求传递函数)(/)(sRsC,按下列步骤简化结构图:令0)(sN,利用反馈运算简化如图 2-8a所示 串联等效如图 2-8b所示 根据反馈运算可得传递函数 求传递函数)(/)(sNsC,按下列步骤简化结构图:令0)(sR,重画系统结构图如图 2-8c所示 图 2-8a 图 2-8b 图 2-6 习题 2-8 系统结构图示意图 将3H输出端的端子前移,并将反馈运算合并如图 2-8d所示 1G和1H串联合并,并将单位比较点前移如图 2-8e所示 串并联合并如图 2-8f所示 根据反馈和串联运算,得传递函数(b)求传递函数)(/)(sRsC,按下列
11、步骤简化结构图:图 2-8c 图 2-9d 图 2-8e 图 2-8f 将2H的引出端前移如图 2-8g所示 合并反馈、串联如图 2-8h所示 将1H的引出端前移如图 2-8i所示 合并反馈及串联如图 2-8j所示 图 2-8g 图 2-8h 图 2-8i 根据反馈运算得传递函数 2-9 试简化图 2-7中所示系统结构图,并求传递函数)(/)(sRsC。解:求传递函数)(/)(sRsC,按下列步骤简化结构图:将1H的引出端前移如图 2-9a所示 合并反馈及串联如图 2-9b所示 图 2-8j 图 2-9a 习题 2-4 无源网络示意图 图 2-7 习题 2-9 系统结构图示意图 合并反馈、串联
12、如图 2-9c所示 根据反馈运算,得传递函数 2-10 根据图 2-6给出的系统结构图,画出该系统的信号流图,并用梅森公式求系统传递函数)(/)(sRsC和)(/)(sNsC。解:(a)根据结构图与信号流图的对应关系,用节点代替结构图中信号线上传递的信号,用标有传递函数的之路代替结构图中的方框,可以绘出系统对应的信号流图。如图 2-10a所示。图 2-9b 图 2-9c 图 2-10a(1)令0)(sN,求系统传递函数)(/)(sRsC 由信号流图 2-10a可见,从源节点)(sR到阱节点)(sC之间,有一条前向通路,其增益为 有三个相互接触的单独回路,其回路增益分别为 111HGL,222H
13、GL,3213HGGL 1L与2L互不接触 流图特征式 由于前向通路与所有单独回路都接触,所以余因子式 根据梅森增益公式,得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2)令0)(sR,求系统传递函数)(/)(sNsC?由信号流图 2-10a可见,从源节点)(sN到阱节点)(sC之间,有两条前向通路,其增益为 21Gp,1212HGGp 有两个相互接触的单独回路,其回路增益分别为 221HGL,3212HGGL 没有互不接触的回路,所以流图特征式为 由于前向通路与所有单独回路都接触,所以余因子式 11,12 根据梅森增益公式,得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b)根据结构图与信号流图的对应关系,用节点代替结构图中信号线上传递的信
14、号,用标有传递函数的之路代替结构图中的方框,可以绘出系统对应的信号流图。如图2-10b所示。求系统传递函数)(/)(sRsC 由信号流图 2-10b可见,从源节点)(sR到阱节点)(sC之间,有一条前向通路,其增益为 有三个相互接触的单独回路,其回路增益分别为 111HGL,222HGL,333HGL 1L与3L互不接触 流图特征式为 由于前向通路与所有单独回路都接触,所以余因子式 根据梅森增益公式,得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2-11 根据图 2-7给出的系统结构图,画出该系统的信号流图,并用梅森公式求系统传递函数)(/)(sRsC。解:根据结构图与信号流图的对应关系,用节点代替结构图中信号线上传
15、递的信号,用标有传递函数的之路代替结构图中的方框,可以绘出系统对应的信号流图。如图 2-11a所示 图 2-10b 由信号流图 2-11a可见,从源节点)(sR到阱节点)(sC之间,有一条前向通路,其增益为 有三个相互接触的单独回路,其回路增益分别为 1321HGGL,2432HGGL,343213HGGGGL 没有互不接触回路。因此,流图特征式 由于前向通路与所有单独回路都接触,所以余因子式 根据梅森增益公式,得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3-2 已知各系统得脉冲响应,试求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1)1.25()0.0125tk te;(2)()510sin(445)k ttt;(3)3()0.1(1
16、)tk te。解:(1)0.0125()()1.25sL k ts(2)10()()5(sin4cos4)2sL k tL ttt 图 2-11a(3)111()()0.1110(31)3sL k tssss 3-3 已知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1.2()10 12.5sin(1.653.1)th tet,试求系统的超调量%,峰值时间pt和调节时间st。解:1.2101 1.25sin(1.653.1)tet 由上式可知,此二阶系统的放大系数是 10,但放大系数并不影响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由于标准的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表达式为221()1sin(1)1ntnh tet 所以有 221.2111
17、.2511.6nn 解上述方程组,得0.62n 所以,此系统为欠阻尼二阶系统,其动态性能指标如下 超调量 210.6 1.2 5%100%100%9.5%ee 峰值时间 21.962 0.81pnts 调节时间 3.53.52.922 0.6snt 3-4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0.41()(0.6)sG ss s,试求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的动态性能。解题过程:由题意可得系统得闭环传递函数为 其中2,1,0.5,2.52nndazz。这是一个比例微分控制二阶系统。比例微分控制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 故显然有 2222231dnndzrz 此系统得动态性能指标为 峰值时间 23.15
18、51dpndt 超调量 212%116.2%dpntdre 调节时间 222113ln(2)lnln(1)225.134nnndsdnzzt 3-5 已知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为6010()10.21.2tth tee,试确定系统的阻尼比和自然频率n。解: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60101060()()121212()ttttk th teeee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211600()()12()106010600sL k tssss 自然频率 60024.5n 阻尼比 701.4292600 3-6 已知系统特征方程为432310520ssss,试用劳斯稳定判据和赫尔维茨稳定判据确定系统的稳定性。
19、解:先用劳斯稳定判据来判定系统的稳定性,列出劳斯表如下 显然,由于表中第一列元素得符号有两次改变,所以该系统在s右半平面有两个闭环极点。因此,该系统不稳定。再用赫尔维茨稳定判据来判定系统的稳定性。显然,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均为正,则 显然,此系统不稳定。3-7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2)(4)(625)KG sssss,试应用劳斯稳定判据确定义为多大值时,特使系统振荡,并求出振荡频率。解:由题得,特征方程是43212691982000ssssK 列劳斯表 由题意,令1s所在行为零得666.25K 由2s行得 252.5200666.250s 解之得 4.062si,所以振荡角频
20、率为 4.062/rads 3-8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0.51)()(1)(0.51)KsG ss sss,试确定系统稳定时的K值范围。解:由题可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列劳斯表如下 由劳斯稳定判据可得 解上述方程组可得 01.705K 3-9系统结构如图 3-1所示,)1()(TssKsG,定义误差)()()(tctrte,(1)若希望图 a中,系统所有的特征根位于s平面上2s的左侧,且阻尼比为 0.5,求满足条件的TK,的取值范围。(2)求图 a系统的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3)为了使稳态误差为零,让斜坡输入先通过一个比例微分环节,如图 b所示,试求出合适的0K值。解:
21、(1)闭环传递函数为TKsTsTKKsTsKs1/)(22 即TKTTTKnnn1,15.0,12,2,)(2ssKsTssD令,代入上式得,列出劳斯表,(2)ttR)(,系统为 I 型系统 Kess/1(3)KsTsKsKKKTssKsKsG200)1()1()(0K并没有改变系统的稳定性。3-10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100()(0.11)(5)G sss;(2)50()(0.11)(5)G ssss 试求输入分别为()2r tt和2()22r ttt时,系统的稳态误差。(a)(b)图 3-1 习题 3-9 示意图 解:(1)10020()(0.11)(5)(0.11)(
22、0.21)G sssss 由上式可知,该系统是0型系统,且20K。0型系统在211(),2t tt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分别为:1,1K。根据线性叠加原理有该系统在输入为()2r tt时的稳态误差为22sse ,该系统在输入为2()22r ttt时的稳态误差为21221sseK (2)5010()(0.11)(5)(0.11)(0.21)G sssssss 由上式可知,该系统是型系统,且10K。型系统在211(),2t tt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分别为:10,K。根据线性叠加原理有该系统在输入为()2r tt时的稳态误差为2120.2sseK,该系统在输入为2()22r ttt时的稳态误差为212
23、02sseK 3-11已知闭环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误差定义为)()()(tctrte。试证,(1)系统在阶跃信号输入下,稳态误差为零的充分条件为(2)系统在斜坡信号输入下,稳态误差为零的充分条件为(3)推导系统在斜坡信号输入下稳态误差为零的充分条件 (4)求出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与系统型别之间的关系 解:(1)01110)(asasasasnnn 满足终值定理的条件,即证 (2)011101)(asasasasasnnn 满足终值定理的条件,即证(3)对于加速度输入,稳态误差为零的必要条件为 同理可证(4)系统型别比闭环函数分子最高次幂大 1次。3-12 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
24、50()(0.11)(21)G sss;(2)2()(4200)KG ss ss;(3)2210(21)(41)()(210)ssG ssss 试求位置误差系数pK,速度误差系数vK,加速度误差系数aK。解:(1)此系统是一个0型系统,且20K。故查表可得10pKK,0vK,0aK (2)根据误差系数的定义式可得(3)根据误差系数的定义式可得 3-13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输入信号为 )(1)()(tbtatr 其中0K,mK,fK,i,fT,mT均为正数,a和 b为已知正常数。如果要求闭环系统的稳态误差sse0,其中00,试求系统各参数满足的条件。解:首先系统必须是稳定的,系统的闭环
25、特征方程为 式中,iKKKKmf/0,为系统的开环增益,各参数满足:0K,0)(fmmfTKTTT 即稳定条件为 mfmTTTTfK0 由于本例是 I 型系统,其pK,KKv,故在)(1)()(tbtatr作用下,其稳态误差 0Kbess 必有 0bK 于是,即能保证系统稳定,又满足对系统稳态误差要求的各参数之间的条件为 mfmfmfTTTTiKKKb/00 3-14 设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G sTs。试用动态误差系数法求出当输入信号分别为2()2r tt时,系统的稳态误差。解: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为 所以有234()()()()()()()()()()eE ssR sTsR s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胡寿松版 完整 答案 自动控制 原理 第五 课后 习题 33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