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歌教学反思6772.pdf
《锣鼓歌教学反思677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锣鼓歌教学反思6772.pdf(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锣鼓歌教学反思 彭场二小 王翠方 锣鼓歌是一首活泼、生动、形象的河南民歌,简单的旋律、有趣的歌词深受低年段学生的喜欢。这首歌最富有特色的是将打击乐器的声音“咚”、“锵”写入歌词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歌曲要表达的意境,并能积极参与到声势模仿中,我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表现鼓和锣(表现锣的这一组再分一组表现钹)。紧扣河南民歌的特点,我让学生在听赏中自己从歌曲中找出哪些是特色方言,并模仿出模仿器乐的音色。节奏训练过程,根据学生的能力,我采取逐步加入:鼓声锣声钹声,打出不同的花样,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乐器所带来的快乐。条件有限,只有一套打击乐器,学生没有锣鼓,我就让学生利用身边的资源来模仿,如敲桌子当
2、打鼓,并引导学生创编律动。课程中的声势模仿让课堂生动活泼,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一课第一环节,我用热闹喜庆的锣鼓表演视频导入课程,让学生通过聆听发现歌曲中出现的“锣”、“鼓”和“钹”,再依次引出对三种乐器的介绍。在介绍过程中分别加入各种乐器的节奏型和演奏方法,通过实践演奏让学生了解乐器的声音与演奏方法,同时达到反复聆听歌曲 锣鼓歌 的目的;第二环节是学习歌曲。我把歌曲学习的重难点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参与,突出强弱、区分动作,以及用律动解决附点音符的处理。第三环节是拓展部分。出示一段有特色的击鼓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观察发现打鼓的动作特征,如:蹲跳、扬头、大幅度抬手和口号。再将这些特征用声势律动的方式加入到歌曲的前奏及结尾部分,这样能让学生更加身临其境,全身心的投入到表演当中。课程的设计从表面上看,环节清晰。可当课程结束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对学生的要求交代得不够明确,以致有时达不到我要的效果。小的细节问题让整堂课看上去显得有点儿混乱,是我在将来的每一堂课中都需要关注的问题。其次器乐带入教学中,有时会有点宣兵夺主的嫌疑,在教学的重难点把控中要卡好器乐运用的“度”。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让学生通过歌唱更完整的了解器乐,也能使更多的孩子有实践的机会,从而增添对音乐艺术学习的向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锣鼓 教学 反思 677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