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学会宽容32608.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学会宽容3260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学会宽容32608.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学会宽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明白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学习“宽以待人”。了解宽容对他人和自己产生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活动,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同学、老师以及他人和谐相处。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宽容的力量,培养“宽以待人”的态度。【教学重难点】理解宽容的实质是为了让自己快乐【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学生【教学形式】听故事、讲解、师生交流、参与活动【教学准备】1、学生每人一张心形便条纸。2、搜集资料制作课件。【教学时间】40 分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当你在课间不小心把别人的课本碰到地上时,当你在吃早餐
2、时不小心把汤洒在别人桌子上时,当你下楼梯不小心撞到别人时,你最希望对方怎样对待你?2、俄罗斯的屠格涅夫说过这样一句话:“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所以,我们要想得到对方的谅解和宽容,就要将心比心,首先要自己学会宽容(板书:学会宽容)。二、小故事中悟道理-2-1、先讲两个小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成了六尺巷,
3、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在寺院的高墙边发现一把座椅,他知道有人借此越墙到寺外。长老搬走了椅子,凭感觉在这儿等候,午夜,外出的小和尚爬上墙,再跳到“椅子”上,他觉得“椅子”不似先前硬,软软的甚至有点弹性。落地后小和尚定眼一看,才知道椅子已经变成了长老,原来他跳在长老的身上,后者是用脊梁来承接他的。小和尚怆惶离去,这以后一段日子他诚惶诚恐等候着长老的发落。但长老并没有这样做,压根儿没提及这“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小和尚从长老的宽容中获得启示,他收住了心再没有去翻墙,通过刻苦的修炼,成了寺院里的佼佼者,若干年后,成为这儿的长老。2、交流。(1)故事讲完了,在主人公大学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下册 道德 法治 学会 宽容 3260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