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统编版33799.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五年级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统编版3379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语文第一课《古诗三首》知识点+同步练习含答案人教统编版33799.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年级下语文第一课 古诗三首知识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一、相关资料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范成大,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南宋名臣、文学家。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创作背景 范成大早年游宦四方,57 岁以后退职闲居苏州石湖,在江南乡村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在这段时间,他写下四时田园杂兴,这是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 60 首,宛如农村生活的长幅画卷。四时田园杂兴共 60 首。分“春日”“晚春”“夏日”“日”“冬日”五组。稚子弄冰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右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
2、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著有诚斋集等传世。村 晚 雷震,南宋,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二、多音字 供n(供给)(供应)n(供词)(供品)三、教材解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意: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
3、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着种瓜。1.读前两句诗,说说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场面?描写了农家夏日忙碌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2.你是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他们的辛苦呢?(1)时间:“昼夜”忙个不停;(2)内容:既要“耘田”,又要“绩麻”;(3)劳动者,村庄儿女,各忙其事。3.如何理解“学种瓜”中的“学”呢?一个“学”字使儿童天真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表现了他们耳濡目染大人们的勤劳,从小就爱劳动的优秀品质。4.读完这两句诗后,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孩子们还不懂得做农活,但是看着大人在忙碌,也在一旁学着
4、种瓜。他们在桑树底下挖好小坑,把瓜种放在里面,盖好土,踩实。孩子们盼着自己种下的瓜早日发芽/长大,最后结出大的香甜的瓜。5.主旨归纳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通过对农村生活中大人耘田、绩麻,孩子们学种瓜等场面的描写,反映出农村紧张的劳动气氛和富有情趣的生活。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诗意:清晨,孩童将夜间冻结在盆中的冰块凿下来,用彩丝穿起来当钲来敲。敲出来的响声像玉磬一样穿过树林,突然听见一声清脆的像水玉落地的响声,原来是孩子把它敲碎了。1.这两句诗描绘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给人怎样的感受?“金盆”是金色,“银钲”是白色,“彩丝”是五颜
5、六色。这些颜色给人展现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2.在诗人眼里,“稚子弄冰”具有怎样的意趣?隆冬天气的寒冷与孩子弄冰的热情,形成强烈的对比;各种颜色交织,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冰块能发出美妙的响声,令人称奇。3.主旨归纳 稚子弄冰 通过对稚子脱冰、穿线、敲冰和冰块落地等情景的描写,表现出孩童生活的无限乐趣和诗人对孩童的喜爱之情。村 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诗意:水草长满了池塘,池水漫出了塘岸,青山衔着落日,一起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1.读前两句诗,说说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6、?绿油油的野草长满了池塘边缘,澄碧的池水漫上了塘岸。夕阳下,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2.“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与“浸”用得好不好?为什么?“衔”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落日挂在山头的景象,富有画面感。“浸”形象地写出 了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用词新奇、巧妙,给人无限想象。3.诗人是怎样表现牧童这一形象的?牧童在牛背上,不是规规矩矩地骑,而是横坐着;他吹笛,也不是认真地吹,而是“信口吹”。于是诗人借这些描写将牧童调皮天真、休闲自在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4.主题归纳 村晚描写了夕阳西下,牧童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口吹奏的景象,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诗三首 年级 语文 第一 古诗 知识点 同步 练习 答案 统编 3379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