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22963.pdf
《初探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2296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探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及对策22963.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探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一、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背景与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由于大多数留守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隔代家庭里,有的甚至不得不单独生活,这样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气氛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在长期的生活中,他们的需要和情感常常无法得到亲人及时的关注。在长期情感缺失和心理失衡的影响下,许多农村留守儿童因情感饥饿而产生了自卑、性格抑郁等不良心理。诸多心理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对他们的社会行为开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容易使其误入歧途。因此,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安康教育及构建和谐校园问题,已经是一个很
2、现实且严峻的问题。二、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1、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由于较长时间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2、父母在外,缺乏亲情抚慰,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由于长期不在父母身边,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缺失的情感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孤独、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教师、同学沟通,从而导致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行为失控等偏差。3、家庭教育气氛较差,导致留
3、守儿童学习成绩不理想。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气氛较差,孩子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和上进心不强,不少孩子认为读书没用,打工才能挣钱。4、学校、家庭教育不合拍,导致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一定盲区。留守儿童在家多由祖辈或者亲属照看,在学校让教师、学校监管。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应该是由学校完成的,与家庭教育关系不大。但是学校在许多时-间、空间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能代替家长,从而造成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诸多不便。这样,孩子在学校可能是一个好学生,而在家中却是另一个样子。所以,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4、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普遍比拟困难。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照顾,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这些孩子动手能力比拟弱,很多家务不愿去做,爷爷奶奶与儿童有一定的隔膜,许多孩子不愿听从爷爷奶奶的使唤,具有较大的叛逆心理。身体安康受到很大损害。调查中发现,选择与子女别离而外出务工的父母,大多是居住在贫困村(居)、缺乏生产资源,生产生活无一技之长,只有靠外出打工来维持生济,加之外出后也很难找到如意的工作,往往打工收入也不高。因此,这些留守儿童家庭的生活普遍拮据。如留守儿童毅,现年 11 岁,在我校就读五1班,家里共有 6 口人,其父母因田地少,也没其他经济来源,迫于生计,双双到了打工,把孩子留给 66 岁的奶奶行
5、走不便照管,他们每月仅寄回 300 元生活费给他们,但由于奶奶多病,本来就困难的生活就更拮据了。2、教育问题 主要是隔代教育问题,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父母在外打工,学习只能依靠学校教师,回家后没有父母的监视和指导,孩子的自觉性和自律性都有所下降,再加上爷爷奶奶大多为不识字人群,没有能力指导辈的学习。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留守儿童学前教育也从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缺陷。因为 06 周岁学前留守儿童多数是由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老人们在教育孩子的观念方面比拟旧,对年幼的子过分溺爱,把子当成不可得罪的小祖宗,使其自由开展,孩子们在无原则的怂恿和过分的疼爱中形成了自私
6、和 自我的性格,从而使留守学前儿童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早期教育,错过了孩子最正确的教育阶段,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有 81.4的外出务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但仍有 13.6的父母半年以上联系一次,有 6左右的父母一年根本上不与孩子联系。相当局部外出的父母一年返家探亲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家庭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父母长期别离和缺乏联系,使得孩子们无法得到父母正常的引导和关心,家长也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及-思想变化。调查显示,有 95的留守儿童与祖父母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由于是隔代抚养,他们往往只求物质、
7、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缺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另外,由于祖辈与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 50 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是文盲。因此,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当起对辈的监护和教育的重任,特别是当有几个辈一并交由他们监护时,就更显得力不从心了。3、行为偏差问题 我们牛场镇周边地区的留守儿童 95%是由祖辈扶养的,由于隔代的长辈往往对其过分溺爱放纵,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孩子的生活、学习无人催促,局部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如好吃懒做、自由散漫、不服管教;再加上留守儿童缺乏正确判断力,所以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文化、越轨行为的影响。甚至抽烟喝酒、拉帮结派、沉迷网络,被不良青年
8、利用参加一些盗窃、斗殴、寻衅滋事等行为。由于儿童亲情的缺失,就很容易走极端,甚至使一局部儿童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使代沟加深,致使大多数留守儿童造成心理抑郁,性格孤僻,对以后的人际交往、协作求助、学业开展等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无人监护的留守儿童群体,父母由于无法照顾孩子会产生疚感,于是,他们就用金钱+物质的方式来弥补孩子缺失的亲情,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太少,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他们只知道单向承受爱,不知道去施爱,对家人、师长、邻居、朋友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再者,由于监护人年龄较大或者是忙于农活,精力有限,对留守儿童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心的少,品行上溺
9、爱的多、教育上引导的少,无暇顾及留守儿童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很难与留守儿童进展思想交流,一般的是放任自流。这样长期缺少有效的管教,有些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行处于自然放任的状态,缺乏必要的自律性和自觉性,道德意志薄弱,交往了一些不良少年,形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抽烟喝酒、赌博、好吃懒做、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沉迷网络等陋习。有的甚至触犯了法律。他们的这些不良行为,时间一长,便形成了恶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这些-留守儿童问题已逐步演变成社会问题。在调查的 60 名留守学生中,行为习惯较好的占 30.1,一般的占 47.8;较差的占 22.1。4、身心安康问题
10、 0-14 岁的儿童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开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别离和缺乏沟通,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加上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由于没有父母的照顾,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缺少情感和心理关心,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不少留守儿童情绪消极,失落自卑,行影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心封闭,情感冷漠,性格脆弱、任性、叛逆,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形成了一定的人格障碍。如我们牛场小学六1班的高远,其父母长期外出,与他疏于联系,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探 留守 儿童 问题 成因 对策 2296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