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插图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课文课件.pptx
《人教版新插图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课文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插图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课文课件.pptx(1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时 6和7的认识第2课时 6和7的加减法第3课时 解决问题第4课时 8和9的认识第5课时 8和9的加减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第7课时 10的认识第8课时 10的加减法第9课时 连加 连减第10课时 加减混合第第 5 5 单元单元 6 610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版人教版(新插图新插图)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6和7的认识第 5 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版人教版(新插图新插图)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39页内容)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有几个同学?有几个同学?现在有几个同学现在有几个同学?用用6 6根根 摆一摆。摆一摆。探究点探究点1 1:6
2、 6、7 7的认识的认识数一数,数一数,教室里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的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是数量是6 6?用用7 7根根 摆一摆。摆一摆。加上老师一共有多少个人呢?加上老师一共有多少个人呢?有有5 5颗珠子,颗珠子,添上添上1 1颗是(颗是()。)。有有6 6颗颗珠子,珠子,添上添上1 1颗颗是(是()。)。6 67 7探究点探究点2 2:6 6、7 7数序及大小比较数序及大小比较(教材第(教材第4040页内容)页内容)6 6的前面是(的前面是()。)。6 6的后面是(的后面是()。)。6 6的相邻数是(的相邻数是()和()和()。)。5 57 75 57 7()()()6 67 7 看着尺子图,还
3、看着尺子图,还 能想到什么能想到什么?5 65 66 56 56 76 77 67 6想一想想一想:6:6()()6 6(5 5)6 6(2 2)6 6(4 4)6 6(3 3)6 6(1 1)6 6(0 0)(6 6)7 7(3 3)7 7(5 5)7 7(4 4)7 7(2 2)7 7(1 1)7 7想一想想一想:()()7 7(0 0)7 71.1.相邻两个数,排在后面的数比排在前面的相邻两个数,排在后面的数比排在前面的 数多数多1 1,排在前面的数比排在后面的数少,排在前面的数比排在后面的数少1 1。2.72.7以内的数从小到大排列为:以内的数从小到大排列为:0 0、1 1、2 2、3
4、 3、4 4、5 5、6 6、7 7。有有7 7条条 的是第的是第 缸,缸,从左边数第从左边数第7 7缸有缸有 条条 ,一共有一共有 缸缸 。第第1 1缸缸第第2 2缸缸第第3 3缸缸第第4 4缸缸第第5 5缸缸第第6 6缸缸5 53 3条条1 1条条4 4条条6 6条条6 67 7 第第7 7缸缸2 2条条7 7条条5 5条条像上面这样,同桌之间互相提一个问题。像上面这样,同桌之间互相提一个问题。探究点探究点3 3:6 6、7 7的基数和序数意义的基数和序数意义(教材第40页内容)“第第6 6、第、第7”7”都表示事物的排列顺序;都表示事物的排列顺序;“6“6、7”7”则都表示事物的数量。则
5、都表示事物的数量。6 6和和7 7的书写的书写(教材P43 第1题)1.1.按顺序填数。按顺序填数。4 46 67 72.2.把右边的把右边的6 6只只 圈起来。圈起来。从左边数,在第从左边数,在第7 7只只 的上面画的上面画1 1个个。(教材P43 第3题)左右“第第6 6、第、第7”7”都表示事物的排列顺序;都表示事物的排列顺序;“6“6、7”7”则表示事物的数量。则表示事物的数量。第2课时 6和7的加减法第 5 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版人教版(新插图新插图)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年级数学上册昨昨天天我我们们已已经经学学习习了了“6“6和和7 7的的认认识识”,说说一一说说你你观观察察到
6、到身身边边有有哪哪些些事事物的数量可以用物的数量可以用6 6和和7 7来表示。来表示。探究点探究点1 1:6 6、7 7的组成的组成(教材第41页内容)6 65 56 66 66 66 64 43 32 21 1涂一涂,填一填。1 12 23 34 45 57 7个个 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7 76 61 17 75 52 27 74 43 37 71 16 67 72 25 57 73 34 4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和老师一起回忆一下6和7的组成吧!6 67 71 15 52 24 43 33 34 42 25 51 11 16 62 25 53 34 44 43
7、35 52 26 61 1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的写出来呢?从从1 1开始,开始,按顺序分。按顺序分。1.1.6 63 32 24 47 73 32 25 53 36 64 47 7(教材P41 做一做1)(教材P41 做一做2)2.2.再画几个再画几个 就是就是7 7个?请你接着画。个?请你接着画。5 5 1 1 6 61 1 5 5 6 66 6 1 1 5 56 6 5 5 1 1探究点探究点2 2:6 6、7 7的加减法的加减法(教材第42页内容)4+2=4+2=6-2=6-2=2+4=2+4=6-4=6-4=摆一摆。摆一摆。摆一摆,填一填。摆一摆,填一填。4+2=4+2=2+4=2+4
8、=6-2=6-2=6-4=6-4=5+2=5+2=7-2=7-2=2+5=2+5=7-5=7-5=摆一摆,填一填。摆一摆,填一填。6 66 64 42 27 77 75 52 26 64 42 27 75 52 2摆一摆,填一填。摆一摆,填一填。3+3=6-3=6 63 3(教材P42 做一做)3 3+4 4=4 4+3 3=7-7-3 3=7-7-4 4=7 77 74 43 3(教材P43 第4题)1.1.6 61 12 23 35 51 12 25 54 44 43 37 71 12 23 31 12 23 36 65 55 54 46 64 4(教材P44 第6题)2.2.6 64 4
9、2 20 05 53 31 17 75 53 31 16 64 42 20 01.1.同一幅图,观察角度不同,一般可以列出同一幅图,观察角度不同,一般可以列出 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2.2.两数相加时,调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相两数相加时,调换两个数的位置得数相 同;两个数相减时,减号前面的数相同,同;两个数相减时,减号前面的数相同,减号后面的数与得数的位置可以互换。减号后面的数与得数的位置可以互换。第3课时 解决问题第 5 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版人教版(新插图新插图)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年级数学上册看图列算式。看图列算式。4 42 26 67 7-3 34
10、 4(或2+4=6)?只?只探究点探究点1 1: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加法):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加法)(教材第46页内容)左边有左边有 只,只,右边有右边有 只。只。4 42 2表示求一共有几只。图里有什么?图里有什么?只?只怎样解答?怎样解答?=(只)(只)4 46 62 2+求一共有几只,求一共有几只,要把两部分合起要把两部分合起来,怎样计算?来,怎样计算?只?只?只?只一共有一共有 只。只。6 6解答正确。解答正确。解答正确吗?解答正确吗?只?只一共有几只?一共有几只?左边有左边有 只,只,右边有右边有 只。只。2 25 5(教材P46 做一做)=(只)(只)2 25 57 7+解答
11、正确吗?解答正确吗?解决数学问题时,如果解决数学问题时,如果“?”在在“”“”的下面,表示求的是总数,用加法计算。的下面,表示求的是总数,用加法计算。7 7只只?只?只探究点探究点2 2: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减法):用括线表示的实际问题(减法)(教材第47页内容)图里有什么?图里有什么?一共有一共有 只,只,跳走跳走 只。只。7 72 2有一些青蛙。有一些青蛙。“?只?只”表示求表示求还剩几只。还剩几只。7 7只只?只?只怎样解答?怎样解答?=(只)(只)7 75 52 2 _ _ 求还剩几只,求还剩几只,就是要从就是要从7 7只里只里去掉跳走的去掉跳走的2 2只,只,怎样计算?怎样计算?7
12、 7只只?只?只7 7只只?只?只解答正确吗?解答正确吗?还剩还剩 只。只。5 5解答正确。解答正确。(教材P47 做一做)6 6只只?只?只左边有几只?左边有几只?一共有一共有 只,只,右边有右边有 只。只。6 64 4=(只)(只)6 64 42 2-解决数学问题时,如果解决数学问题时,如果“?”在在“”“”上面的一侧时,表示求的是一部分,用减法计上面的一侧时,表示求的是一部分,用减法计 算,即用下面的总数减去上面已知的那部分。算,即用下面的总数减去上面已知的那部分。(教材P48 第1题)?条?条一共有几一共有几条鱼条鱼?左边有左边有 条鱼,条鱼,右边有右边有 条鱼条鱼。3 33 3=(条
13、条)3 33 36 6+1.1.(教材P48 第1题)1.1.=(个)(个)7 74 43 3-7 7个个?个?个一共有一共有 个个 ,树上有树上有 个个 。7 74 4摘了几个摘了几个?2.2.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说一说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 么,再解答。么,再解答。(教材P48 第4题)=(个)(个)6 64 42 2-=(朵)(朵)2 25 57 7 解决数学问题时,如果解决数学问题时,如果“?”在在“”“”的下面,表示求的是总数,用加法计算。的下面,表示求的是总数,用加法计算。如如果果“?”在在“”上上面面的的一一侧侧时时,表表示示求求的的是是一一部部分
14、分,用用减减法法计计算算,即即用用下下面面的的总总数数减去上面已知的那部分。减去上面已知的那部分。第4课时 8和9的认识第 5 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版人教版(新插图新插图)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年级数学上册看看我们一共来了看看我们一共来了几个同学?几个同学?你还能找到其他用你还能找到其他用“8”“8”表示的事物吗表示的事物吗?探究点探究点1 1:认识:认识8 8和和9 9(教材第50页内容)你还能找到其他用你还能找到其他用“8”“8”表示的事物吗表示的事物吗?8 8棵棵8 8个个 同学同学 热爱自然热爱自然 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你还能找到其他用你还能找到其他用“8”“8”表示的事物吗表示的事物
15、吗?8 8朵朵8 8棵棵8 8个个 同学同学 摆摆8 8个个 。9 9只只9 9个个 人人 9 9盆盆摆摆9 9个个 。有有7 7颗珠子,颗珠子,添上添上1 1颗是(颗是()。)。有有8 8颗颗珠子,珠子,添上添上1 1颗颗是(是()。)。8 89 9探究点探究点2 2:8 8和和9 9的大小比较的大小比较(教材第51页内容)()()()8 8的前面是(的前面是()。)。8 8的后面是(的后面是()。)。8 8的相邻数是(的相邻数是()和()和()。)。7 79 97 79 98 98 99 97 87 88 8 7 78 81.91.9以内的数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以内的数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
16、0 0、1 1、2 2、3 3、4 4、5 5、6 6、7 7、8 8、9 9。2.2.比较两数的大小时,可根据谁多谁少比较,比较两数的大小时,可根据谁多谁少比较,也可以根据数的排列顺序比较。也可以根据数的排列顺序比较。把左边的把左边的8 8个圈起来。从左边数,在第个圈起来。从左边数,在第8 8个下面画上个下面画上 。探究点探究点3 3:8 8和和9 9的基数和序数意义的基数和序数意义(教材第51页内容)排第排第1 1,谁排第,谁排第9 9?排第几?排第几?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7第8第9答:答:排第排第9,9,排第排第5 5。像上面这样,同桌之间互相提一个问题。像上面这样,同桌之间互相提
17、一个问题。“几几”表示事物的多少,指的是表示事物的多少,指的是数量,如数量,如8 8、9 9;“第几第几”表示事物按顺序排列后表示事物按顺序排列后所在的位置,如第所在的位置,如第8 8、第、第9 9。8 8的书写的书写8 8的书写的书写9 9的书写的书写9 9的书写的书写(教材P54 第1题)1.1.按按0 09 9的顺序连线。的顺序连线。2.2.将将3 3、6 6、8 8、4 4、9 9、1 1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填一填。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填一填。()()()()()()9 98 86 64 43 31 1(1 1)一共有()一共有()个图形。)个图形。(2 2)从右边数,第)从右边数,第8
18、8个图形是个图形是()。9 93.3.第5课时 8和9的加减法第 5 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教版人教版(新插图新插图)一年级数学上册一年级数学上册2+4=2+4=7-3=7-3=3+4=3+4=1+6=1+6=2+5=2+5=7-4=7-4=6-5=6-5=6-1=6-1=3+3=3+3=4 46 67 77 77 73 31 15 56 67 17 16 6 2 25 5 3 34 4 4 48 88 88 88 88 8个个 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探究点探究点1 1:8 8和和9 9的分与合的分与合(教材第52页内容)8 81 17 78 82 26 68 8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人教版新 插图 小学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单元 10 认识 加减法 课文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