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是中部地区崛起的人才保障2458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是中部地区崛起的人才保障24588.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pood 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是中部地区崛起的人才保障1 彭光细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长沙 410114)摘要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中部六省的建设和发展速度,随着中部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对技术人才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更是在提高中部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部地区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确贯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遵循中部地区的区域特征,增强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中部地区发展的不断增长人才需求。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中部地区 崛起 2004 年 3 月,温总理
2、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促进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的中部地区崛起,2009 年 9 月,温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都取决于其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途径和方法,而人力资源的开发,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育的功能,取决于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状况。中部地区崛起固然需要一些高端的科学技术人才,更需要那些把先进的技术成果转化成实实在在劳动产品的一线技能型人才。在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的大背景下,探讨与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最能体现区域特征、最能服务于地方经济的职 1本文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院级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编号:
3、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09ZD04 pood 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是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的。一、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出了迫切需要。中部地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迫切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事业,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目前,中部地区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紧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在中部地区城镇从业人口中,技能型劳动者仅占 30。在技能型劳动者中,初级工占 43,中级工占 36,高级工占 17,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中部地区现
4、有农村劳动力 1.8亿,其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 38.2%,初中文化占 49.3%,高中及中专文化占 11.9,大专及以上文化占 0.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 9.1,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普遍提高城乡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促进就业、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后一段时期,中部地区就业形势仍相当严峻。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 800万人,其中包括 300万失业人员,100万各类企业下岗人员,新增劳动力 400万人。pood 全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到 2015 年高中阶
5、段毛入学率达到 86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28左右,各种职业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培训质量明显提高,年培训城乡劳动者达到上亿人次。要实现这一目标,没有职业教育的充分发展是不可能的。从长远来看,要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和“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构建学习型社会,职业教育和培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合理定位服务中部地区战略崛起的职教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1、树立与职业教育发展相匹配的质量观。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和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量总是最大的,在有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的时候,职业教育当做一种能够复苏经济的就业教育来
6、对待。从我国中部六省的实际情况来看,产业结构已经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对劳动者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作为培养市场需要的,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或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职业教育必须树立起“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在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同时,更多应该考虑如何提高职业教育建设的内涵和质量,才能保证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2、树立与职业教育发展相匹配的人才观。人才观是指人们对人才的总体看法,其关键是对人才的概念怎么界定,它既是全社会的又是教育系统内的,而更多是全社会的,涉及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资源投入,涉及社会用人单位选聘和使用职业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看法和态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古
7、训也告诉我们“人各有才”,各pood 行各业都可以有佼佼者,有精英;任何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都要讲究人才结构,需要各种类型和各层次的人员参加,人才结构不合理,就会出现所谓的“结构性缺失”,就如目前很多地方出现的“技工荒”。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加工成商品的过程中,需要各级各类人才的参与,既要有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应用研究人才、产品和供应研究开发设计人才,又要有管理、营销人才和大量操作人员等。三、提高中部地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1、合理定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就必须实施“低成本、差异化”发展策略,构建和发展自身的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优势
8、,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机制的引入,使高职院校不得不在市场竞争中寻求生机。因此,高职院校只有准确定位,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竞争优势,这是其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具体而言,应找准本校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和本地区产业结构中的位置,准确分析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根据自身的办学资源、能力,确定办学的层次、类型、服务方向等。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教育的职业特性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以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为首要任务。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就是要强调岗位的针对性,强调技术教育,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并融合人文素质,使学生全面发展。3、加强专业建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主要
9、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学校要强化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基于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pood 与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标准,以实现专业建设与岗位需求无缝接轨。4、加快师资建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建立具有教师和工程师双重素质和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通过培养和引进等多种渠道打造过硬的专业教师群体。5、管理整合。管理整合的结果是要在学校内部形成一个核心竞争力,并且能够得到不断培育,使要素能力的形成与资源的使用充分协调。6、持续创新。面向地方的高职院校是创新的摇篮,是人才智力最集中的地方,唯有创新,办出特色,铸就品牌,才能保持和创造持续竞争优势的功力和源泉。三、努力遵循构建中部地区战略崛
10、起的职教人才培养体系的原则 1、深入进行中部地区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调研,摸清人才需求趋势。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在“十一五”计划前明显偏低于东部地区,基本都属于农业大省,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进程都偏低于东部地区。对于资金来说,中部地区没有特别优势,但是从劳动力资源、地理条件、自然资源来说,中部地区具有特别优势。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武汉城市圈以及长株潭城市群获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促进中部崛起以来,中部六省在社会、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中部地区不仅需要相当数量的从事研究、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的高层次人才,还需要大量的将研究和开发的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11、直接创造社会与经济效益的专业门类齐全的高素质的一线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在我国,应用型、技能型pood 的人才主要是靠中等、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2、统筹规划中部地区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首先要立足全局,整体把握,促进中部地区人才战略一体化。中部六省要打破行政壁垒,整合教育资源,采取合作办学、教育集团化等形式加强职业院校的强强联合,一方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促进先进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的交流和学习。其次,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坚持“自我设计,自我实践,自我总结,自我提升,自我描述未来远景”,以增强对中部地区崛起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力。及时进行布局结构的调整,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要注重
12、办学质量、办学效益的提高。三是把握特性,多模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工业经济起步的时候,需要普及义务教育;工业化过程中,需要加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当产业结构转型,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后,则需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类较高层级的教育,所具有的针对性、灵活性、适应性、地方性、基层性、应用性和职业性等特点能够有效地增强服务社会意识和服务功能,可为中部地区的崛起培养大量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发掘具有巨大潜力的高等职业教育,多模式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人才的培养层次是中部地区崛起的一个必然选择。四、结论 在促进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中,知识和技术的进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高等职
13、业教育起着关键作用。经济的增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因此,中部地区的崛起要靠人才的崛起,中部地区的战略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出千千万万的在生产、管理、pood 服务一线的操作型、技能型、应用型的掌握了熟练的技术、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职教人才。职业教育以培养这些有着一技之长的普通劳动者为目标,与经济建设、劳动就业联系最为紧密。提高中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就必须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大力发展中部地区的职业教育,努力培养满足中部地区战略崛起需要的高等职业人才。参考文献 1、武目桥.浅论职业教育管理模式与方法J.时代金融,2007(1):101.2、李梦卿,张君第.“工士”学位在我国职教人才培养中的可实施性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3):15,16.3、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70.4、李小鲁.论高等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提高的着力点J.高教探索,2007(2):96 作者简介:彭光细,男,1969年生,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系 经济学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新制度经济学与人力资本理论 本文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院级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编号: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09ZD0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