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24528.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2452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24528.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pood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对策 赵瑞玲 摘要:教师不健康的心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和发展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该文从社会 学校、家庭三方面研究了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并从社会,学校、个人的角度就教师心理健康维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心理健康维护 一引言 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定义为:“不仅没有身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健康不仅指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这已经是全世界的共识。心理健康是指人具有完整正常的心理状态以及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
2、,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师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责任心、工作压力、工作时间、劳动强度都较大,同时承受着巨大生活压力,长时间处于身心疲惫状态,这必然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从理论上来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和水平低于其他行业。教师不健康的心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而且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和发展。国外对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非常关注,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开展很早,研究成果非常多。美国的一些研究表明,68的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统计调查的平均数字相近。还有一些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对其他行业来说要更大一些。Smithpood 和Hightower通过调查指出:在教师
3、、医生、农民、律师、家庭主妇和修女中,教师患神经官能症的比率相对高一些日本文部省1998年做过统计,因病而辞去教职的教师共有37lO人,其中患精神方面疾病者达lOl7人,约占l3。近年来,国内许多机构和学者逐渐开始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并从多范围、多角度、多层次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00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方168所城乡中小学的1191名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而249的教师已经构成心理疾病。四川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周福初等人于1998年对自
4、贡市三所乡村中学和两所城市中学的200名教师进行了SCL90的调查,结果各冈子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常模。郭晋武、汤迪高等人(2000年)的调查发现,高校教师中的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约占总数的15纠20左右。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尽管研究的角度以及调查的人群不同,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趋向,那就是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并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二 研究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主要实施者,其心理健康状况程度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提高,会影响到学pood 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其
5、他教师的心理与行为。可以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是影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人的心理是相互影响的,教师心理健康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中小学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模仿是其重要的心理特点,许多心理品质都是通过模仿形成和发展的。教师是学生最敬佩、最尊重的人,是学生观察、模仿的最直接、最主要对象,教师的言行、信念、道德及情感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是一个知识获取和认知能力协调发展的过程,是知、情、意协调统一发展的过程。教师在教
6、学过程中的作用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指导学生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各种认知能力,引导学生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发展。这一教学规律,客观上要求教师要具有一个健全、健康的心理。现今中小学的现实还是应试教育,升学率是衡量学校工作好坏的标准。因此,学校的管理重点是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评价教师的工作必然以升学率、学生的分数为主要依据。这不仅影响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必然会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违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认知能力酌培养。研究教师心理健康,有助于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目前大多数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都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开展的,在如何提高教师工作的绩效、提
7、高升学率、促进学生学习分数提高等方面的研究成pood 果较多,但针对教师个体心理健康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研究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更为稀少。教师心理健不能仅仅从社会的角度去研究,更多的应该从教师个体出发,来认识、看待、评价教师的心理健康,这才能客观地评价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三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一)社会角色与社会期待 教师角色的多样化增加了教师职业的压力。传统上教师角色比较单一,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对人的智力、品德、心理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的知识传授
8、者的角色已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一个智慧开发者、品德培育者、心理教育者,是一个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教育工作者,工作重心由传授知识转向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品德、健全学生的心理。教师的社会角色和职责的转变,极大地增加了工作的压力。从知识传授的角度而言,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知识水准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教师“闻道在先”的优势逐渐丧失。由于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而教师在知识的获取和更新的速度上并不占有绝对的优势,教师的权威和专业形象存在潜在的威胁。因此,pood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
9、的知识结构、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策略和手段才可应对这种局面。而这些,无疑会增大教师工作的压力和负担。(二)工作条件与要求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客观上要求教育系统在教育体制、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手段等方面不断地进行改革。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领域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增加了教师职业适应的困难。如高考、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竞聘制、绩效工资、职称评审等管理体制改革,面对这些,教师身上无疑会承载太多的责任和压力,他们的心理会长期处于焦虑、困惑、竞争状态中。但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教师的工作时间一般会超过8小时,教师的周授课量多在121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影响 教师 心理健康 因素 对策 2452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