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集训(五)第1单元词语、病句、句式综合训练19475.pdf





《考点集训(五)第1单元词语、病句、句式综合训练1947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集训(五)第1单元词语、病句、句式综合训练19475.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考点集训(五)第 1 单元 词语、病句、句式综合训练 对应学生用书 p40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文艺作品是枯燥呆板还是活灵活现,理论研究是玄虚莫测还是_现实,能否在“身入”之外做到“情入”至关重要。正因为毕生坚守“启人心智、服务人民、资政育人”的信念,“红色理论家”郑德荣从教 67 年,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 50 多部,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材,奠定了党史学科。心怀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行万里路、进万家门,用功是厚积薄发的_。不知稼穑之艰难,就不知贵谷务本之治道;不思纺绩之辛苦,就不知创业营生之艰辛。皇甫村蹲点14 年,直到对农村各种人物、风俗习惯和心理状态_;年届七旬的杜润生为掌握农村发展实
2、际,调研走访全国 25 个省份 240 个县,主持起草的五个中央“1 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影响深远。“不下汪洋海,难得夜明珠”,忍受寂寞、抵制诱惑、潜心向学,留下的将是佳作巨著,成就的将是_。漫漫时间长河,()。今天,民族复兴的壮丽图景铺展开来,近 14 亿人民正进行着波澜壮阔的伟大社会变革,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 前提 洞若观火 大将风度 B面对 原因 了如指掌 大将风度 C直面 前提 了如指掌 大家风范 D直面 原因 洞若观火 大家风范 解析面对:面对面,会面、面临。直面:面对面,不逃避,去面对,用于修饰面对事情的态度。根据
3、语境,“直面”更准确些,“面对”缺少语言力度。前提:指存在的必要条件,有了前提才能办好事情;原因: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件事情发生的条件。根据下文语境,这里强调必要的条件,应用“前提”。洞若观火:比喻对事情观察得十分清楚透彻。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家看一样。“洞若观火”偏重在观察彻底,“了如指掌”偏重在了解清楚,这里根据语境可知,应是侧重了解清楚,应用“了如指掌”。大将风度:形容大将的风范和气度,形容沉着、冷静的风度。大家风范:出自高贵人家特有的气派。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应是强调成就大家的气派,应用“大家风范”。答案C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
4、一项是()A“红色理论家”郑德荣从教 67 年,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 50 多部,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材,奠定了党史学科的理论基础。B郑德荣是“红色理论家”,他从教 67 年,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材,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 50 多部,奠定了党史学科的理论基础。C“红色理论家”郑德荣从教 67 年,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材,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50 多部,为党史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D郑德荣是“红色理论家”,他从教 67 年,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 50 多部,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材,为党史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解析A 项正确,原句“奠定了党史学科”成分残缺,“奠定”后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最后加上“的理论基础”
5、。B、C 两项,“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材,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 50 多部”顺序颠倒,应先研究写著作、出教材,再以教材培养栋梁,故应“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 50 多部”在前,“培养出一批栋梁之材”在后。C、D 两项,“为”是表目的,而郑德荣从教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故“为党史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不当。答案A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那些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作品和学问,可以永恒,生命却不过一瞬 B生命不过一瞬,那些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作品和学问,却可以永恒 C生命不过一瞬,可以永恒的是那些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作品和学问 D永
6、恒的是那些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作品和学问,生命却不过一瞬 解析据上文“漫漫时间长河”可知,此处应是说生命的短暂,所以“生命不过一瞬”应放在前面,故排除 A、D 两项;B 项,“生命一瞬,作品和学问永恒”句式一致,比 C 项中“生命一瞬,永恒的是作品和学问”更恰当。答案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正如当年 AI 技术风靡一时,人人都在谈论 AI 的价值一样,()。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 不仅能够提供至少十倍于 4G 的峰值速率,还将在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规模机械通信、高可靠低时延通信等三大典型应用场景下_出丰富的新功能。根据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标准,5G 时代用户体验速率将达
7、到 Gbps 量级,峰值速率为 20Gbps。也就是说,一部 8GB 的 HD 电影,3G 网络下载需要 70 分钟,4G 网络需要 7 分钟,5G 网络只需 6 秒便可大功告成。这种_的“速度与激情”,吊足了人们的胃口。除峰值速率外,5G 更追求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面互联。从三大应用场景来看,5G 的互联特性将展现得淋漓尽致。以大规模机械通信场景为例,5G 可以实现大量终端设备的高密度_,通过降低网络能耗满足智慧安防、楼宇监测的要求,由此,智慧城市的设想似乎也不再是_。作为前沿核心科技,5G 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5G 商用虽然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
8、玩家,才能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与其他参赛者之间拉开距离。5G 时代的较量因而愈发令人期待。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 5G 又起波澜,5G 时代的各种便利开始为人们所憧憬 B今天 5G 又起波澜,人们开始憧憬 5G 时代的各种便利 C5G 今天又起波澜,5G 时代的各种便利开始为人们所憧憬 D5G 今天又起波澜,人们开始憧憬 5G 时代的各种便利 解析“今天 5G”可对应“当年 AI”,时间在前,故排除 C、D 两项;主语“人们”对应“人人”,排除 A 项;“5G 时代的各种便利”引出下文,A、C 项是被动句式,排除。答案B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
9、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衍生 令人瞩目 联结 海市蜃楼 B派生 令人瞩目 连接 空中楼阁 C衍生 令人神往 连接 空中楼阁 D派生 令人神往 联结 海市蜃楼 解析衍生:演变而产生,指从母体中产生新的事物。派生:本指江河的源头产生出支流,引申为从一个主要事物的发展中分化出来。根据上下文,应选用“衍生”。令人瞩目:使人注视。令人神往:使人非常向往。前者侧重客观行为,而后者侧重主观感受,能与 5G让人“憧憬”对应,故选“令人神往”。联结:结合(在一起),即“连结”。连接:(事物)相互衔接,即“联接”,如机械之间的连接。语境中只有对接之意,没有结合、团结之意,故选“连接”更妥当。海市蜃楼:原指
10、海边或沙漠中,由于光线的反向和折射,空中或地面出现虚幻的楼台城郭,现多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空中楼阁: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语境中更强调的是设想并不脱离实际,而不是说事物本身的虚无,故选“空中楼阁”。答案C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5G 商用虽然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才能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拉开与其他参赛者之间的距离。B5G 商用虽然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才能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与其他参赛者之间拉开距离。C虽然 5G 商用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
11、抢先布局的玩家,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才能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与其他参赛者之间拉开距离。D虽然 5G 商用尚未落地,但只有提前嗅到商机、抢先布局的玩家,才能在信号枪响的那一瞬间,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拉开与其他参赛者之间的距离。解析两个分句主语不同,“虽然”应在主语前,排除 A、B 两项;根据句中的“提前”“抢先”可知,强调的是时间性,“才能”应在前,排除 C 项;“拉开”的是自己与“其他参赛者之间”的距离,系主动超前,而“与其他参赛者之间拉开距离”有被动意味。答案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苏东坡之所以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
12、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_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过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此整日里_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命家史”。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_。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他的才华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提出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
13、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倘若将苏东坡连根带枝蔓地从中国文化史中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_。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还有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使然。B还由于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C还是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D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
14、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解析A、B、C 项“还有使然”“还由于所致”“还是所致”都是句式杂糅。答案D 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身不由己 不修边幅 停止 失色 B不由自主 蓬头垢面 停滞 失重 C不由自主 蓬头垢面 停滞 失色 D身不由己 不修边幅 停止 失重 解析身不由己:自己的行动不能由自己做主。不由自主: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此处突出因苏东坡性格太具魅力,使人们心甘情愿控制不住地被他吸引,为他倾倒,因此用“不由自主”不修边幅:不注意衣着、容貌的整洁;重在突出随便、不拘小节。蓬头垢面:形容头发很乱、脸上很脏的样子;重在突出生活条件差。此处应用“蓬头
15、垢面”。停止:不再进行。停滞:指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从苏东坡的人生际遇看这里用“停滞”更合适。失色:失去本来的色彩或光彩。失重:失去原有的重量、分量。此处因前文有“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所以用“失色”更好。答案C 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B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C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 D就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大家气度,什么叫做天才诗人 解析根据前文“有了”后面接“才让”更恰当,排除 B、D 两项;根据语段第一句“除
16、了他的盖世才华之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可知,应先说才华,再说气度,排除 C 项。答案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陶瓷艺术是一种具有_的中国文化符号,作为全世界耳熟能详的一种艺术语言,似乎总是以_的姿态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制作瓷器需要极度的细心和耐心,否则,不可能制造出精美绝伦的瓷器。中国陶瓷上有“中国故事”,在表达人物故事或戏曲故事时,“减法”是工匠们惯于使用的方法,整个故事的内容的概括是通过其中最具爆发力的瞬间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而这些故事又通常取材于当时流行的话本小说,容易被理解,()。随着瓷器的大量出口,中国传统故事画也传到了异国他乡。中国瓷器所蕴藏的“中国风”,令西方人赞不绝口,
17、但因为文化传统的_,国外文博学界在解读中国瓷器故事画时经常_。当前,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古丝绸之路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给中国陶瓷焕发生机提供了更大的舞台。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区域性 典雅 隔膜 张冠李戴 B标志性 典雅 隔阂 南辕北辙 C区域性 优雅 隔膜 南辕北辙 D标志性 优雅 隔阂 张冠李戴 解析标志:表明特征的记号或事物,直接而简洁;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的作用。“区域性”则是强调地域特色。后文的内容更多地强调瓷器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强调文化
18、方面,因此用“标志性”更合适。典雅:多指雕刻、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文词等,如辞藻典雅,风格典雅。优雅:多指人的动作优美,气质与众不同,或指穿着素雅不俗。后文强调的是姿态,用“优雅”更恰当。隔阂:彼此情意沟通的障碍,思想上的距离。隔膜:情意不相通,彼此不了解;或外行,不通晓。“隔阂”多指思想有距离,感情不融洽。“隔阂”比“隔膜”距离大而且深。从运用对象比较,“隔阂”多指民族、国家、团体、同志间的关系阻隔;“隔膜”常指亲友、师生、同学间的互不了解的关系,还可用于对学识、技术等的外行。张冠李戴: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南辕北辙:指心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语境说“因为文化传统的隔阂
19、,国外文博学界在解读中国瓷器故事画时经常”会弄错对象,用“张冠李戴”更恰当。答案D 1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减法”是工匠们惯于使用的方法,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是通过其中最具爆发力的瞬间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B工匠们惯于使用“减法”,抓住其中最具爆发力的瞬间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C工匠们惯于使用“减法”,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是通过其中最具爆发力的瞬间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D“减法”是工匠们惯于使用的方法,抓住其中最具爆发力的瞬间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来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解析前面的短语“在表达人物故事或戏曲故事时”是后一分句的时间状语,所以“表达人物故事或
20、戏曲故事”的主语应该是“工匠”,而不是“减法”,A、D 两项错误。C 项,“概括整个故事的内容是通过其中最具爆发力的瞬间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一句中主语是“概括内容”,宾语“通过瞬间或人物”,“通过”是介词,与“瞬间”“人物”构成介宾短语,介宾短语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而且主语与宾语也不能构成判断关系,错误。答案B 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通过这种以图代文的方式,实现了理念的普及和思想的教化 B这种以图代文的方式,实现了理念与思想的教化和普及 C以图代文的这种方式,实现了理念的教化和思想的普及 D通过以图代文的这种方式,实现了理念与思想的教化和普及 解析B 项,缺
21、少介词“通过”,“方式”不能“实现”“普及和教化”,而所在句子的主语是“这些故事”,必须使用“通过这种方式”才表意准确。“实现了”的宾语“理念与思想的教化和普及”搭配不当,“理念”对应“普及”,“思想”对应“教化”。C 项,缺少介词“通过”,错误同 B 项。第二分句的宾语搭配不当,应该是“理念”对应“普及”,“思想”对应“教化”。D 项,“这种”数量短语位置错误,应该置于“以图代文”之前。答案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常有人问,某人看起来开朗阳光,怎么可能得抑郁症?其实,抑郁症并非伤春悲秋者的专利,它是每个人都_会得的心理疾病。抑郁症多集中于高学历脑力劳动者,如医生、老师等。在这些人群中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点 集训 单元 词语 病句 句式 综合 训练 1947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