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题及答案36904.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题及答案3690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题及答案36904.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1小鹏的计算器的“3”键坏了,要计算“356”,以下方法正确的是()。A30656 B40656 C20156 答案:B 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将算式 356 用别的算式代替,注意这个算式中不能出现“3”。【详解】A35630656,算式中出现“3”,则方法错误;B356 40656,且算式中没有出现“3”。方法正确;C35620615620156。方法错误;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2下列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A等边三角形 B长方形 C梯形 答案:C 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解答。【详解】A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B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C只有等腰梯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其它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及掌握情况。3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 3 厘米、6 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A12 厘米 B15 厘米 C12 厘米或 15 厘米 答案:B 解析:B【解析】【分析】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为 6 厘米,把三
3、角形的三条边相加即可得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据此解答。【详解】66315(厘米)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4下面三组物体从()看,形状不相同。A正面 B上面 C侧面 答案:B 解析:B【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详解】从正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从侧面看到的是;从正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从侧面看到的是;从正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从侧面看到的是;故答案为:B。【点睛】考查三视图的画法,要熟练掌握。50.7 与 0.700 相比()。A数值相等,计数单位
4、相同 B数值不等,计数单位相同 C数值相等,计数单位不同 D数值不等,计数单位不同 答案:C 解析:C【解析】【分析】小数的计数单位,只要看最后一个数字在什么数位,知道这个数位上对应的计数单位即可,再根据小数的性质进一步判定大小,解决问题。【详解】0.7 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700 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计数单位不同;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 0.70.700;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小数的计数单位:搞清数字所在的数位以及对应的计数单位;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60.6 中的“6”表示 6 个()。A千分之一 B百分之一
5、C十分之一 答案:C 解析:C【解析】【分析】0.6 中的“6”在十分位上,表示 6 个十分之一。【详解】0.6 中的“6”表示 6 个十分之一。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察了小数的意义,注意区分数位和计数单位。7一个加数是两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它们的和是()位小数。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C 解析:C【解析】【分析】计算小数加法时,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据此可知,两位小数加上三位小数,和应是三位小数。【详解】例如 12.1513.45625.606,一个加数是两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三
6、位小数,它们的和是三位小数。故答案为:C。【点睛】小数加法计算时,和是几位小数,只与两个加数的小数部分有关。8李华参加知识抢答竞赛,答对一题加 10 分,答错一题倒扣 6 分,他共抢答了 10 题,最后得分 36 分,他答错了()题。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B【解析】【分析】假设全部答对,则应该得分:1010100 分,比实际多:1003664 分,答错一题比答对一题少得 10616 分,也就是答错 64164 个题,据此解答。【详解】(101036)(106)6416 4(个)他答错了 4 个题。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
7、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9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 3 厘米、6 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A12 厘米 B15 厘米 C12 厘米或 15 厘米 答案:B 解析:B【解析】【分析】在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为 6 厘米,把三角形的三条边相加即可得到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据此解答。【详解】66315(厘米)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07 元 9 角()元 0.5 时()分 9 千克 10 克()千克 4.56 元()元()角()分 解析:9 30 9.01 4 5 6【解析
8、】【分析】1 元10 角,1 时60 分,1 千克1000 克,人民币以元为单位用小数表示,小数点后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据此解答。【详解】7 元 9 角(7.9)元 0.5 时(30)分 9 千克 10 克(9.01)千克 4.56 元(4)元(5)角(6)分【点睛】本题考查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知识,掌握单位间的进率和小数点移动的位数是解题的关键。111.9 里面有_个 0.1,里面有_个 0.01 解析:190【解析】【详解】试题分析:(1)先把 1.9 看成 1 和 0.9 的和,再看 1.9 的 1 里有几个 0.1,0.9 里有几个0.1,加起来一共有几个 0.1(2)根据小数的基
9、本性质,1.9=1.90,再看 1.90 里有几个 0.01 解:(1)1.9=1+0.9,1.9 的 1 里有 10 个 0.1,0.9 里有 9 个 0.1,所以一共有 19 个 0.1如图:(2)1.9=1.90,1.90 的 1 里有 100 个 0.01,0.90 里有 90 个 0.01,所以一共有 190 个0.01 故答案为 19,190 点评:此题主要考察小数的意义,看一个小数的最低位的计数单位是几,去掉小数点之后就表示计数单位的个数 12两个数的商是 10,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乘 2,商就变成()。解析:5【解析】【分析】在商不为 0 的除法算式里,当被除数一定时,除数乘几
10、,商就除以几,依此计算并填空。【详解】1025,即两个数的商是 10,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乘 2,商就变成 5。【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是 30.7,原来这个小数是()。解析:07【解析】【分析】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则小数点最终向右移动一位后得到 30.7。将 30.7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可以得到原来这个小数。【详解】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是 30.7,原来这个小数是3.07。【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的大小的变化规律,关键是明确小数点向左还是右移动几位
11、。14超市饼干促销:16 元一包,买五包送一包。小明拿 240 元最多能买()包饼干。解析:30【解析】【分析】根据“买五包送一包”可知,付 5 包的钱得 6 包,先计算出 5 包饼干多少钱,再看看 240 元里面有几个 5 包的钱即可。【详解】240(165)24080 5(个)5(51)56 30(包)所以,小明拿 240 元最多能买 30 包。【点睛】正确理解“买五包送一包”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已知两根小棒分别长 8 厘米和 5 厘米。(1)第三根小棒可能是()厘米。(填整厘米数,只需填出一种可能)(2)第三根小棒可能是 14 厘米吗?(),理由是:(
12、)。解析:不可能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而(58)厘米14 厘米,所以不能。【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征,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已知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 厘米和 8 厘米,它的第三边应小于(58)厘米,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所以另一边应该大于(85)厘米;由此解答。【详解】(1)5813(厘米)853(厘米)3 厘米第三边13 厘米 所以,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可能是 5 厘米(答案不唯一);(2)根据分析可得:3 厘米第三边13 厘米 第三根小棒不可能是 14 厘米。所以,另一根小棒的长度应该大于 4 厘米,小于 13 厘米;所以不可能。【点睛】正确理解三角形的三边
13、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小马虎在计算 140-5 时,把运算顺序弄错,结果得到 600。这道题的正确得数是()。答案:40【解析】略 解析:40【解析】略 17妈妈从银行取了 60 张(100 元或 50 元)人民币正好 5000 元,其中 50 元的人民币有()张。答案:20【解析】【分析】假设全是 100 元的,分别计算出总价钱、总价钱与实际总价钱的差、每张100元与每张 50 元的面值差,然后用总价钱的差除以一张面值的差,得到的就是50 元的张数。【详解】100 解析:20【解析】【分析】假设全是 100 元的,分别计算出总价钱、总价钱与实际总价钱的差、每张 100 元与每张 50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四年级 下册 数学 期末 质量 检测 答案 3690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