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word版无答案)3934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word版无答案)39347.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八年级语文 第1页,共 5 页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考试时间:60 分钟 总分:60 分)一、积累运用(20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 分)A翩然(pin)龟裂(jn)农谚(yn)销声匿迹(n)B两栖(q)蟾蜍(chn)褶皱(zh)风雪载途(zi)C缄默(jin)狩猎(shu)山麓(l)海枯石烂(ln)D迁徙(x)沙砾(l)腐蚀(sh)鸟臀目(din)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 分)A维幕 潮汐 雾霭 花香鸟语 B悬殊 致密 凋凌 目空一切 C枯燥 次弟 追溯 草长莺飞 D弥漫 稀疏 踪迹 周而复始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4 分)A
2、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的叫声也都销声匿迹。B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C在地球上温带区域里植物荣枯,年年如是,周而复始。D青年作家要虚心学习,不能目空一切,惟我独尊。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 分)A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使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B能否坚持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C今年春节期间,武汉市的 1000 多辆救护车和 30000 多名医务人员,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的岗位上。D为了使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我们认真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5下列表
3、述有误的一项是()(4 分)A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文的生动性。B恐龙无处不有中“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一句,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寒冷的程度和南极洲在地球中的重要地位。八年级语文 第页,共 5 页 2 C大雁归来中“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一句,写出了大雁的高傲与娇气。D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作者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二、阅
4、读理解(40 分)(一)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6-9 题。(12 分)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 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 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
5、约 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此外,物候现象来
6、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 到 1750 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 到 1930 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6.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 分)7.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那么大连的春天比北京来的得早,对吗?为什么?(3 分)八年级语文 第页,共 5 页 3 8.画“”部分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说明事理的?(3 分)9.“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一句中的“凡是”能去掉吗?为什么?(3 分)(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7、 10-13 题(14 分)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
8、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 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而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
9、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异”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 八年级语文 第页,共 5 页 4 们研究了解冠状病毒、科学防范之后,当人们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1
10、0.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4 分)11.仔细阅读全文,归纳病毒的主要特征。(3 分)12.选文第段划线部分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13.选文第段“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4 分)(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4-17 题。(共 14 分)跳出地球“看”地震 2018 年 2 月 2 日,我国首颗地震电磁监测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张衡一号”以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张衡命名,它的发射使我国在卫星地震电磁空间探测方面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地球的板块、断层移动引发地震,同时也会在
11、地震前后带来包括地球电磁场变化等很多信息。“张衡一号”能以标准手段对我国 6 级以上、全球 7 级以上的地震进行电磁监测,其工作原理就是通过实时监测空间电磁环境状态变化,研究地球系统特别是电离层与其他各圈层的相互作用和效应,初步探测地震前后电离层响应变化的信息特征及其机理,从而有效弥补了地面观测的不足。“张衡一号”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设计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介绍,受自然环境条件限制,在地面上,像青藏高原的极寒地区,现有的地震台网并不能完全覆盖,面积广阔的海洋也观测不到。目前我国对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近 200 万平方千米陆地缺乏地震前兆监测能力,在国境线和约 300 万平
12、方千米的海域,地震监测能力也几乎为零。而跳出地球“看”地震,就能突破一些地震研究的限制,对我国及周边区域开展电离层动态实时监测和地震前兆跟踪。“张衡一号”不仅开辟了我国地震监测研究的新视角,成为我国构建天空地一体化地震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里程碑。同时它也集合了多项航天技术创新成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是 八年级语文 第页,共 5 页 5 卫星电磁洁净度的控制技术。卫星本体磁性对磁场测量的“影响不确定性”需控制在 0.5 纳特以内,这大约相当于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的十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卫星平台的各个单机、系统都进行了无磁化的更改。但在这一过程中,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如,去掉了有磁的红外地球敏感器,
13、整个飞行程序都要改变;再比如,无磁化要求太阳能帆板不能转动,但为了保证卫星能源供应,又必须让帆板对日。如何找到平衡点?卫星研发团队想了很多办法,最终,科研人员打造出来的“张衡一号”整星,其磁洁净度达到了0.33 纳特。“张衡一号”的主要载荷,是用于探测卫星轨道环境空间电场的电场探测仪。这也是目前国际上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功能配置最全的空间电场探测仪器。为了感知空间三维电场,探测仪通过伸杆向“张衡一号”本体外伸出 4 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如同灵敏的触角一般,每个传感器都能准确感知周围等离子体环境电势,灵敏度极高,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等离子体电势变化,相当于在数千米高的巨浪浪尖,分辨一粒小水珠。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张衡一号”卫星的发射和投入使用,使我国首次具备全疆域和全球三维地球物理场动态监测的技术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在轨运行多载荷、高精度地球物理场探测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14“张衡一号”集合的航天技术创新成果有哪些?(3 分)15段顺序不能调换,为什么?(4 分)16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 分)17分析第段加点词语的语言特点。(3 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