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知识点4429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藤野先生知识点44298.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藤野先生 一、课文分析 本文是一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有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这些看来似乎是十分零散的生活片断,却都是有机地统一在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中。如文章开头第一句就写“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是紧接朝华夕拾中的前篇琐记的。在琐记中,作者写到在南京求学时一片“乌烟瘴气”,什么也学不到,“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本篇由东京写起,觉得“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接着以讽刺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庸俗
2、不堪的生活,反衬出作者寻求革命真理的热切心情;描写作者回忆起“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描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同时交织着对自己的责备和对老师感激心情,巧妙地突出了作者为祖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描写看电影受到刺激,决定“弃医从文”,目的就是为寻找救国的道路。总之,鲁迅与藤野先生相见、相处、相别的过程,也正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发展的过程。他只身到仙台学医是出于爱国主义激情,后来也正是由于作者怀着炽烈的爱国主义,才与藤野先生结成深厚的友谊,最后也正是由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他毅然离开了藤野先生。本文内容丰实,笔意纵横,形散神凝,错落有致,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串
3、了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闪耀着夺目的光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二、结构分析 2 三、中心思想 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片断。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全篇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四、难句解析、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只不过 表达了鲁迅失望的感情,因为东京是环境也不过是这样,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造成恶浊气氛的厌恶,这也是作者去仙台的原因。这样:表现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东京也无非
4、是这样”,起句劈空而来,文意引入东京,却又立即归结到东京留学生活中所见景象的否定。这就是关于辫子和跳舞的见闻。、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这个比喻的本体是盘着辫子,把学生制帽高高顶起,喻体是形成一座富士山,揭示了这些人既不想剪除辫子又怕外国人嘲笑的心理和效忠满清王朝的政治倾向,显示了这些“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庸俗丑陋、腐朽糜烂的精神状态。、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本义是指相貌、姿态美丽,而且是多用于形容女人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便是一种讽刺了,表现他们外表华美,精神空虚的特点。用“实在”修饰“标致”,增强了这一反语的讽刺力量,
5、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这群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的鄙夷和反感。同时,还以“上野烂漫的樱花”之美来反衬这群“清国留学生”之丑。如果改为“实在丑极了”,就显得太直露,失去了嘲讽意味。、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在以“日出之国”名世的国度里,竟有“日暮”的地名,所以容易被记住。、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提到水户的话,只有一句: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是作者用诙谐的口气猜测自己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认为日本友人对自己的关心,是出于对弱国国民的同情,而不是尊重,这对于有强烈爱国感情的鲁迅来说,自然感到无限辛酸。3 7、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
6、,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黑瘦”在全文出现两次,突出人物外貌的特征。几句话,就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的形象。8、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不安”的是“讲义”(即课堂笔记)中有那么多的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改正,“感激”的是先生对“我”如此热情关心。先有“不安”,后有“感激”,符合人物心理活动过程。“不但连都”构成递进,从程度和范围上作了强调,更充分地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佩和感激之情。9、但他
7、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关于“使我很为难”目前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认为是鲁迅因中国有这种落后野蛮的习俗被外国知道而感到难为情,由此表示了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第二种,认为主要是由于没有见过,所以说不具体和清楚而感到“为难”,以自己的“为难”衬托了藤野先生尊重科学、重视调查的可贵精神。第三种,认为这句话表现了鲁迅对旧中国弊病的深恶痛绝。10、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中国当时确实是弱国,但“弱国”与“低能”并无必然联系,其逻辑是十分荒谬的。一方面揭示其荒谬,另一方面作为反语,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满腔的义愤。11、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围着看的
8、也是一群中国人。“偏”字一方面写出作为弱国的“中国人”特殊的悲惨境地,一方面也流露出作者对中国国民的愚昧的批评态度。“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说明不觉醒的不单单是那个被杀者,而是具有普遍性的,这是作者所深为忧虑的。1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是这样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13、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原来“我的意见”是学医,为祖国服务,为国民服务,“变化”了以后是想从事文艺运动,医治同胞的麻木和愚昧。变化的原因是因为鲁迅认识到医学救不了中国,4 要救中国,在当时第一重要的是
9、唤醒人民的觉悟,改变人们的精神,这就首推文艺。14、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大”与“小”的区别在于医学传播的范围。“小而言之”,“为中国”有新医术;“大而言之”,“为学术”能广为传播。前者表示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所以对勤奋好学的弱国学生鲁迅能一视同仁,热情教育;后者表示藤野先生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希望新的医学为人类造福,这也就是他满腔热忱地教育鲁迅的原因。15、只有他的照相至今还挂在我北京寓居的东墙上。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偷懒”乃是作者对自己严格要求的说法;“似乎”表明事实并未真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抑扬顿挫的话”指藤野先生对“我”乃至对中国寄予殷切希望的话;“良心发现”指爱国爱民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触动;“增强勇气”指作者早期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迫害,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正人君子”是反语,讽刺那些自命为“正人君子”而实际上为军阀政客张目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御用文人;写为他们“深恶痛疾的文字”,是表达用笔作武器,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这段话表现了作者对藤野恩师的深深怀念,表明了藤野先生的精神鼓舞着“我”,“我”把怀念化为斗争的力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