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13585.pdf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1358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13585.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可修编.宿豫区第二十三届“优化课堂教学活动月”教学设计 评比类型 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题目内容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学科 政治 教师 XX 李露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86.06 职称 中二 单位全称 宿豫区实验高级高级中学 联系 办公:手机:电子信箱 Email:441304170qq.个 人诚信 承诺 我 X 重承诺(在括号内打“”):1所设计的教学模式系本人原创,没有抄袭()2所写教学设计系本人原创,没有抄袭()3所写教学案例真实,源于本人亲历的课堂()承诺人签字:李露 2012 年 11 月 2 日 单 位初 评 意见 单位负责人签字:(盖公章)年 月
2、日 -.-.可修编.教 研室 评 审意 见 评审组长签字:年 月 日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案设计 宿豫区实验高级中学 李露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 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二框的内容。课程标准对本节教学内容规定为:(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理解新生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和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2)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与质变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原理。本节课框题设二个目:一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二是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二 学生分析 -.-.可修编.学生初步认识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哲学基本观点,带着好奇来学习。因此,对
3、这些问题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和辩证思维能力较差,对一些问题的理解较难,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新生事物,却在某些国家又出现解体”的问题理解更难。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认识和理解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是要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就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2能力目标:掌握用发展的观点观察问题的方法,增强应用这个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 XX 想和崇高信念,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
4、点:任何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难点:新事物的发展为什么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五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材料、探讨“活动探究”问题、归纳和总结哲理观点,联系实际,运用典型事例来分析蕴涵哲理观点,运用故事、做实验、讨论等具体的事例,借助多媒体辅助工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景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可修编.六 教学过程 【学习过程】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待”,启示我们应该如何看问题?一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情景探究一】汽车工业的发展 由于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使不同类型的汽车走进我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
5、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当前,人们又多了一个选择:新能源汽车。多媒体展示汽车发展历程的图片: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问题一:两种汽车相比,那一种最终能被社会和人类广泛使用?(把学生分成两组展开辩论)(教师加以引导,新事物为什么能够战胜旧事物?)教师总结:新能源汽车是新事物,有诸多优点,最终会被广泛推广的。1.前途是光明的(原因)问题二:新能源汽车再多时间内能完全取代传统能源汽车吗?为什么?(学生结合课本讨论,总结原因)开 门 见山,直接进入新课 本 话 题贴近学生生活,因为很多家庭有汽车。对学生的两种选择原因的分析,让学生归纳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 -.-.可修编.教师总结:
6、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2.道路是曲折的(原因)教师总结: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3.方法论: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爱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同时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过渡】新事物代表事物的发展方向,我们应如何支持作为新事物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景探究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仔细观看录像,概括当前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举措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补充。(看谁找的措施多!给定时间,利用比赛方式)教师总结:无论是录像中的举措,还是同学们补充的建议,都是为新能源汽车的发
7、展做量的积累,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下一节内容: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设计意图:一方面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描绘未来的城市交通,提高参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可修编.二 量变与质变 1量变与质变含义 举例解释:冰,水,气的变化过程【情景探究三】P66 材料 问题一:请分析这些名言警句包含的哲学道理。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问题二:你还能说出哪些类似的名言警句。(自由列举)(注意避免两个误区:1.量变必然产生质变。2.质变就是发展。)教师总结: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处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呢?(学社结合课
8、本总结得出)4.方法论:(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情景回归】低碳生活(多媒体展示视频材料:生活中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 让学生在感受名言警句的同时体会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懂得学科间是互通的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把量变与质变 -.-.可修编.染现象。)讨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能够一定程度上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回归低碳生活呢?(要求五分钟时间撰写小论文,然后让代表上前面展示成果。)总结新课:本课主要讲了两方面内容:一是事物发展的过程,二是事物发展的状态,我们不仅用掌握它们,还要把它们运用到我们生活和学
9、习中去,既要懂得阳光总在风雨后,又要深知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巩固提升】1.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就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一些文件也有类似提法。近年来,中央又一次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过程说明()A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新事物最终必定要战胜旧事物 C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D旧事物还有可能重新压倒新事物 2在各种比赛中,有人尽管具备争金夺银的能力,但在关键时刻,却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缺乏信心,结果痛失良机。这启示我们()的辩证关系原理运用到生活中,既加强人性养育,又锻炼学生能力 最后播放 阳
10、光总在风雨后 -.-.可修编.七 板书设计 前途是光明的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道路是曲折的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量变、质变对人的启示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一等奖 2016-02-16 10:53 109 次 共 1 课时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 人教 2003 课标版 1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识记新事物、旧事物、量变和质变的含义。2、理解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地对待生活中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 间关系的能力。
11、A.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B.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C.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不断往复,无限循环 -.-.可修编.(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增强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精神,自觉树立远 XX 想和崇高信念。2 新设计 本课教学以中国梦-美丽中国为主线。天空更蓝:从马拉松的雾霾到 APEC 蓝天,找寻让天更蓝的举措-节能减排,辩论传统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得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 的统一。草原更绿:从呼伦贝尔大
12、草原的前世今生探究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人人行动铸就中国梦:让学生谈梦想,渗透德育教育,检验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科技筑梦:课后作业,巩固所学。3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广泛了,同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尽管学习哲学已有一段时间,也基本掌握了一些辩证思考问题的方法,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仍有待提升。因此,本课以大家熟悉的“中国梦”为背景,以班级同学比较喜欢的辩论形式,愉悦课堂且锻炼思辨,得出本质;同时,以探究的形式,层层推进,循序渐进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4 新设计 教学过程遵循从情景导入到情景分析又回到情景回归的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联系实际和热点问题,借助多媒体辅助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 观点 问题 教学 设计 1358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