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教学设计13923.pdf
《牧童教学设计139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牧童教学设计13923.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可修编-牧童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吟诵,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在破解文义的设计中,重点抓住描写动作和场景的关键字眼,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运用多种感官去体验,充分感受其中的情味和韵味,轻松的理解诗意。【教学目标】1.认识“铺”、“蓑”等字,会写“牧”、“蓑”2 个生字,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2.借助重点字词,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的意思。3.体会诗的意境,从诗句中感受童年的快乐与自由。【教学重难点】利用重点字词体会诗中画面的美妙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对悠闲自在、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可修编-
2、【教学方法与手段】“诵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法”和“情景创设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牧童短笛音频材料。【教学过程】板块一、设疑导入,激发“趣”导入语:在大文豪高尔基笔下,童年是一段疼痛的成长旅程,“铅一般沉重的丑事”揭示了 19 世纪俄国的社会百态;在罗大佑的歌曲中,童年成了一幕“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游戏”的纯真印刻。那么,唐代诗人吕岩在牧童中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呢?(板书:牧童)-.-可修编-版块二、初步感知,读出“趣”1.自由读。要求读通诗句,注意“牧、蓑”的字音、字形。2.指名读,正音。提示学生按一定的节奏来读。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
3、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3.默读。说出自己初步读到的画面。师:这遍读,试着结合书中的插图和注释,想想这首诗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到了怎样的画面?版块三、细读赏析,品出“趣”过渡句:透过诗,我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有草,有笛声,有晚风,还有那一个“不脱蓑衣卧月明”的牧童。那牧童“卧”的地方用诗中的话来说就是?出示: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1.品。从两句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修编-(看到了宽阔、茂盛的草地,听到了牧童的笛声。)(1)透过“铺”、“弄”,体会诗句画面的力。a.轻声朗读,想象这是一片的原野?(广阔无垠、望也望不到边的草地)你是从哪
4、里看出来的?师:“铺”将草地全景式的展现在了我们眼前,绿色充满了整个画面。b.眼前绿草茵茵,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牧童吹着清脆悦耳的笛声)你是从哪个字中,听到了这样的笛声?(“弄”)“笛弄晚风”是笛声逗弄晚风吗?你从弄字体会出什么?师:一个“弄”字把风中笛声时断时续,悠扬飘逸的特点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都传达出来了。刚才抓住重点字“铺”,“弄”字去体会诗句营造的意境,这是我们学习古诗的好方法。(板书:铺 弄)(2)引导学生体会“六七里”与“三四声”的虚指意味。师:在这里出现的一些数字,请你读读,细细品味,你发现了什么?总结:这些数字在诗中都不是具体的描写,“六七里”极言其多,进一步突出了草地
5、的茂盛和广阔(板书:广茂);“三四声”极言其少,反而突出了笛声悠扬,也衬托出了乡村夜晚的静寂。(板书:悠扬)2.读。-.-可修编-(1)当置身于这一片广阔茂盛的草地,听着耳边时远时近、悠扬飘渺的短笛声时,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生齐读)(2)读的时候可以把“六七里”读得长而缓,“三四声”读得短而轻。谁来试试?(指名读)(3)老师仿佛看到了,绿油油的小草铺满了原野,微风轻轻吹过,正涌起层层绿色的涟漪呢!远处传来的笛声,一阵阵悠扬的曲调,时有时无,时快时慢,时远,时近。男生们,可愿意用你们的朗读领老师再欣赏一番吗?(男生齐读)(4)夕阳西下,草野茫茫,牧童短笛随风扬。多静谧的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牧童 教学 设计 139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