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3336.pdf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333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3336.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 一、在新授内容尝试时组织小组合作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地掌握新知识,但有的知识光靠教师苦口婆心地讲,学生反复机械地训练,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生也不一定能掌握得好,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不能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他们,而要努力地拓展“研究”的时空,有所选择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广阔的、开发性的时空中,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果实,通过合作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在教三位数加法横算时,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列出算式 347+256,再让他们用简图摆一摆、算一算,独立思考答案,然后在学习小组中交流自己是怎么算的,由于学生先是独立思考,所想的方法
2、也就不一样,在学习小组中大家一起讨论、比较、判断,得出了好几种办法,先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再把它们的和合起来;把 256分成 200、50 和 6,再算 347+200+50+6;把 347分成 300、40 和 7,再算 256+300+40+7。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自己解决了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在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我事先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盒学具,里面装着不同长短的小棒和一些接头,要求小组合作拼出一个正方体和长方体,搭完以后,再一起完成探究学习单。学生们在组长的协调下,组员们分工明确,两三个合作搭长方体或正方体,并共同完成了学习单。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每组都派出了代表汇报经过
3、他们小组讨论出来的结论。通过动手实践与思考,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正方体的 12 条棱长度都相等,长方体的 12 条棱分成 3 组,每组 4 条棱长度相等,或者其中的 2 组棱长度相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在自主欢快的合作氛围中探索到了知识的规律。在新授课中合理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能让学生拥有主动权,改变了单纯的教师教算法,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凡是通过学习小组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他们自己解决,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二、在教学难点解决时组织小组合作 对于学习的难点,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解法,学生可能很快明白,但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还可能出现同样的思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组 合作 学习 小学 数学 课堂教学 中的 实践 运用 333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