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4067.pdf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406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4067.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26 页 学前儿童开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篇一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开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开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2.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3.直觉行动思维:就是儿童在动作中进展的思维。4.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5.构造性游戏:是有组织的目的导向的游戏,也就是说,儿童在一定目的的指引下,通过操作,将一些无意义的材料变成有意义的结果的游戏。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0 至 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开展规律的科学。2.在
2、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是神经系统。3.婴儿从 4 个月起,开场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响,能区分彩色和非彩色。第 2 页 共 26 页 4.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别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响。5.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老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6.到了 2 岁左右,儿童歌曲的根本构造有了一定的理解,自发唱出来的 咿呀之歌已经具有了 歌曲所具备的一个大体的构架和轮廓,心理学家称之为婴幼儿的轮廓歌。7.托马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三种类型: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8.心理学家 Parten 根据学前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将游戏分为四
3、种:单独游戏、平行游戏、和合作游戏、结合游戏 9.儿童一般要到六七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10.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构造,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11.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12.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既不是来自自主体(即大脑),也不是来自客体(即环境),而是来自主客体的互相作用。三、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2 4 分 1.简述学前儿童开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第 3 页 共 26 页(1)说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开展趋势;(2)提醒儿童心理开展变化的机制。2.简述儿童产生惧怕的原因。(1)熟悉环境的改变;(2)被别人
4、惧怕情绪感染;(3)后天经历所致。3.简述安沃斯提出的儿童依恋的形式类型。(1)焦虑-一回避型;2)平安型;(3)焦虑一一对抗型。四、阐述题(1 6 分):试阐述同伴关系对儿童开展的作用。1 帮助开展社会才能的功能:同伴使儿童获得了支持资,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才能的开展,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2 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开展。3 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儿童可以从同伴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因此产生平安感和责任感,互相帮助抑制情绪上的问题,获得良好的情感开展。(无详细阐述,酌情减分)五、案例分析p 题2 0
5、分 材料:其其性子很急,每次拿小人书,都是拿一大叠,翻得很快,即使新书也很快看完,喜欢活动量大的活第 4 页 共 26 页 动,每次玩创造性游戏,总是玩打仗。他是全班扔沙包扔得最远的一个。其其还爱逞能。有一次全班小朋友正在排队,他突然跑出队伍,用力拉住正在转动的转椅。他上课时坐不住,随意站起来,或在椅子上乱动,常常发出叫声。即使老师对他有所示意,他仍然抑制不住。对老师的提问常常没有听清楚就急着答复,因此常常答非所问。根据材料描绘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教育措施。1 他偏于胆汁质。2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而没有好坏的区别。也就是说,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
6、在着消极的一面。3 对于开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当在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施行教育,才能有的放矢,获得实效。4 对胆汁质的儿童应培养他的自制力,让他学会冷静、沉着和有耐心。(无展开酌情减分)篇二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 4 分,共 2 0 分)1、个体心理开展: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场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开展的全过程。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第 5 页 共 26 页 3、自传体记忆:是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详细事件的记忆。4、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5、社
7、会性游戏:指的是儿童在与游戏玩伴的社会互动中进展的游戏。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 0 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0 至 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开展规律的科学。2、遗传是生命的最根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3、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4、8 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陈述,另一种是恳求。5、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程度分为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6、学前儿童的音乐感知才能是学前儿童音乐表现才能、欣赏才能的根底和前提。第 6 页 共 26 页 7、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的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层次开展,从单
8、独游戏到平行游戏,从平行游戏再到结合游戏,最后开展到合作游戏。8.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9、华生强调环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开展为环境教育万能论,强调对儿童开展的控制。10、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开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三、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2 4 分)1、简述个体心理开展的根本规律。(1)开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2)开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开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2、简述儿童思维开展的一般趋势。(1)直觉行动思维阶段;(2)详细形象思维阶段;(3)抽象逻辑思维阶段。3、简述依恋的特征。(1)依恋对象
9、具有选择性、有亲近行为、能从依恋关系中获取慰藉和平安感;(2)依恋关系的破裂会导致别离焦虑和痛苦;(3)双方在情感和行为上有协调性。第 7 页 共 26 页 四、阐述题(1 6 分):试述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如何做好优生。1 胎儿的开展受母亲的年龄、自身营养、药物、辐射、安康状况、情绪和态度等因素影响。2 在准备怀孕或怀孕过程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因素,做到优生优育。(要求列出各因素的影响及如何去做)(详细阐述,酌情加分)五、案例分析p 题(2 0 分)她易于发觉别人不易发觉的事情。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应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有极细微的差异。先后参加实验的 1 0 个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这个
10、差异。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玩,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与生疏人接触。她情绪不易外露,受到表扬时,也没有什么表示。在幼儿园里遇到不快乐的事,可以毫无表情,但回家后对着妈妈哭。她上课时很安静,总是一个姿势坐着。吃饭时,不管饭菜多么好,从不见她大口吃。午睡时,她总是把衣服一件件叠好放在椅子上。假如椅子稍歪一点,她要把它放正,还要看上几眼,然后才躺下。起床时,穿衣动作也很慢。根据材料描绘请指出孩子的气质类型,并谈谈如何根据此类气质进展教育。第 8 页 共 26 页 答案要点:1、她是偏于抑郁质的孩子。(4 分)2、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气质的问题,它有类型的差异
11、,而没有好坏的区别。也就是说,每一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都存在着消极的一面。(4 分)3、对于开展中的学前儿童来说,作为家长和老师,应当在理解、尊重儿童气质差异的前提下施行教育,才能有的放矢,获得实效。(6 分)4、对抑郁质的儿童,那么应注意发扬他的长处,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他的自信心等。(6 分)(无展开酌情扣分)篇三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1、记忆恢复:指学_种材料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2、同伴关系:是指年龄一样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互相协作的关系。3、直觉行动思维:是儿童在动作中进展思维。这种思维的进展离不开儿童自
12、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4、自我中心语言: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5、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第 9 页 共 26 页 二、填空题(每空格 2 分,共 24 分)1。1、开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开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3、角色游戏是儿童在扮演别人的角色中进展的游戏。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开展的自然前提。5、详细形象思维的特征是详细性和形象性、开场认识事物的属性。6、安思沃斯发现儿童有着四种不同的依恋形式焦虑一回避型、平安型、焦虑
13、一对抗型、紊乱型。三、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1、格塞尔学派提出哪些教育的忠告?(1)不要以为你的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2)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开展新事实;(3)尊重孩子的实际程度。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4)不要老去想“下一步应开展什么了”?应该让你和孩子充分体验每一个阶段的乐趣。2、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哪些?第 10 页 共 26 页 1)教养方式;(2)身体吸引力;(3)行为特征;4)认知才能;(5)老师的影响。3、儿童自我评价有什么特点?(1)从依从性评价开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2)从对自
14、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3)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四、阐述题(共 16 分):试阐述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特点。答案要点:1、兴趣指引,这是学前儿童游戏的最主要的原因。2、注意力集中。学前儿童游戏中的高度注意力使得他们在游戏思维活泼、想象力丰富、有时会有出人意料的创造表现。3、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游戏的过程儿童可以尽情尽兴地体验着偷悦及欢乐的积极情感。4、自由性。儿童在游戏中是自由的、主动的、无拘无束的,规那么来自游戏的内部,没有目的的压力。5、假想与真实的转换。儿童经常需要发挥想象力来充实游戏,适时的进展着假想与真实的转换,保证了 游戏的顺利进展。6、人与人(物)的交流
15、。象征性游戏中的角色分配需要协商和交流,也会有与材料、玩具的交流等。7、各方面才能的延伸。游戏开展了儿童的自我控制、语言使用、记忆、与别人合作等各种才能。(详细阐述,酌情加分)第 11 页 共 26 页 五、分析p 题(共 16 分)小明在家里能说会道,想要干什么表达得一清二楚,还能把一家人指挥得团团转,甚至稍不顺心就大喊大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但一出家门,到了生疏的环境,面对生疏人时,就像霜打的茄子 蔫了,不敢当众说话,见人直往爸妈身后躲,要是爸妈不在身旁,还会害怕得大哭 分析p 小明的这种心理并提出教育措施。答案要点:小明的这种表现就是俗话说的“窝里横”,大多发生在 2-6 岁的孩子身上。
16、原因:(6 分)1、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和保护有关系。2、在外面感觉害怕,从心理学上说是典型的自我力量缺乏,由于缺乏与外界的联络,在生疏环境就不知所措了。措施:(10 分,无展开酌情扣分)1、改变渝爱的教育方式、停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2、不要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宝宝进展比拟;3、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时机;4、有足够的耐心。篇四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1、详细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详细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而进展的思维。2、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第 12 页 共 26 页 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
17、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3、观察学习:通过观察别人(范型或称典范)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4、性别稳定性: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0 至 6 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开展规律的科学。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1、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互相作用中得到开展的,这就表达了开展的普遍性。2、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色盲。3、婴儿三种不同的典型气质类型是容易抚育型、抚育困难型、启动缓慢型。4、观察别人的过程有注意、保持、运动复现、动机等 4 个组成局部。5、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
18、视崖装置是知觉研究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6、研究说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开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第 13 页 共 26 页 7、儿童在音乐世界中扮演着感知者、表现者和欣赏者的角色。8、婴儿的情绪和情感表现为易变换、易冲动、易感染、易暴露的特点。9、在儿童语言开展的过程中,儿童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称为积极词汇。10、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进犯,一种是敌意性进犯。11、儿童自我意识的开展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的开展。三、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1、他律道德阶段儿童的特点?对规那么的理解上认为规那么是万能不变的;(2 分)评定行为的态度上,抱极端态度,并认为别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 儿童 发展心理学 试题 答案 406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