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的详细资料全6157.pdf
《北京故宫的详细资料全6157.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故宫的详细资料全6157.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故宫的详细资料 一 历史沿革 明代营建的四个时期 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四年(1406 年)诏建皇宫,此后营建工程一直陆续不断地进行,直至明朝末年。除一般维修外,以工程量计算,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永乐开创时期。这一时期,结合都城营建,将元大都故城整体向南推移,并完成了城墙的修建,从而确定了宫城的位置和规模。由于紫禁城是吸取明初凤阳、两地宫殿营建的经验而施工的,其布局更为完整。宫城南北分为前朝后寝,中轴线贯穿南北,左右对称,三路纵列,东西六宫环列,呈众星拱月之势,基本按周礼等传统文献中的王城规制进行规划。现存的故宫基本保持了永乐时期奠定的这一平面格局。二、正统完成时期。这一时期包括正统、景泰、天
2、顺三朝,是明代开国以后初步稳定和兴盛的时期,国家的财力、物力相对充裕,相继完成了各大坛庙和御苑的营建,紫禁城三大殿的重建和两宫的修缮也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工程。朱祁镇登基后,第一件大政就是修建紫禁城,从正统元年(1436 年)开始,到正统十年(1446 年)完成。三、嘉靖扩建时期。明朝此时日渐昌盛,商业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前三门外逐渐形成繁华的商业区。嘉靖二十三年(1544 年)加筑南部外罗城以资防卫。这一时期的重点工程仍首推紫禁城三大殿的工程。此朝火灾最多,嘉靖三十六年(1557 年)的大火竟导致“三殿十五门俱灾”,不得不陆续重建,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才重新建成。其间因重建万寿宫致使三大
3、殿工程一度停滞。四、明末衰落时期。万历至明末,衰亡迹象日益明显,政府已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兴建。万历朝三大殿又发生火灾,但此次搁置 18 年方重建,且工程历时 12 年,持续到天启年间才修缮完毕。洪武京城图志明代皇城宫城图 有明一代,曾建有三座大型皇宫,分处于中都(凤阳)、和。现就和宫殿作一比较。从环境布局看,明、宫殿均坐北向南,但宫城位于城东侧钟趾之阳(今门御道街一带),偏于城市一隅,东侧紧靠门,略显局促;而宫城处于城市东西中轴线上,形势恢宏,气魄雄伟,较宫城更为壮丽。从规模形制看,宫殿为三朝二宫制度:“正殿曰奉天殿,前为奉天门,殿之后曰华盖殿,华盖殿之后曰谨身殿,皆翼以廊庑。奉天殿之左右各建楼
4、,左曰文楼,右曰武楼。谨身殿之后为宫,前曰乾清宫,后曰坤宁宫,六宫以次序列。周以皇城,城之门南曰午门,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北曰玄武。”紫禁城自永乐四年(1406 年)开始营建,“悉如金陵之制,而宏敞过之”。明皇室北迁以后,从永乐十九年(1421 年)至万历二十五年(1597 年),对皇宫进行了多次重建、改建、扩建,逐渐形成完备的明代宫殿。就现有史料记载及宫殿遗址资料分析,宫殿承递当无疑,惟功能更齐全,规模更宏大。宫殿初建时,朱元璋“敦崇俭朴,犹恐习于奢华”,建筑简朴,摒去雕琢奇丽之装饰,规模也不大。而宫殿,据明史舆服志称“规制悉如,壮丽过之”。经遗址考察,紫禁城城壕遗址东西侧相距约 859m,
5、自午门侧至北壕南北相距约 807m;而紫禁城东西宽 760m,南北深 960m。宫殿建筑的空间规划及建筑营造是根据帝王的政治活动、日常起居的需要而进行的。宫的主要政治活动是“朝”,因此宫城营建也围绕“朝”而展开。周礼、礼记、仪礼等典籍中有“天子诸侯皆三朝”之说,指周制有三朝:外朝一,朝二,朝又分称治朝和燕朝,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外朝是商议国事、处理狱讼、公布法令、举行大典的场所,位于宫城南门外易于国人进出的地方;治朝用于君王日常朝会治事、处理诸臣奏章、接受万民上书;燕朝是君王接晤臣下、与群臣议事及举行册命、宴饮活动之处。门,在宫城中不仅起到分隔各朝的作用,还具备交通枢纽、禁卫保安的功能。史料中
6、关于王城门制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是皋、库、雉、应、路五门。皋者,远也,皋门是王宫最外一重门;应者,居此以应治,是治朝之门;库有“藏于此”之意,故库门多有库房或厩棚;雉门有双观;路者,大也,路门为燕朝之门,门即路寝,为天子及妃嫔燕居之所。明清紫禁城大体沿袭了上述“三朝”、“五门”制度,并根据当时的社会条件和需求有所变通。按位置关系、使用情况和建筑形制分析,明代的“五门”分别对应为大明门、承天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和奉天门(太和门),而清代的“五门”则是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和乾清门。大明门(大清门)为皇城最南端的一道门,天安门外有东西千步廊,用于吏、兵两部选官抽签,刑部秋审,礼部乡会试审查
7、试卷;每遇大典,需在此举行仪式昭告天下。端门前广场有东西侧门分别通往太庙和社稷坛,两庑多作库房使用。午门有双观,是礼制规定天子特有的“雉门”形式,用于举行献俘礼、颁朔仪式(明代还在午门前对大臣进行廷杖)。太和门乃明代御门听政之处,其太和殿是举行各种大型朝会典礼仪式的场所。清代将御门听政改在乾清门举行,又在门前左右建九卿朝房,更符合“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的周制。综上所述,明代天安门以外当为外朝,午门为治朝,太和门为燕朝,而清代燕朝退至乾清门。二 规划布局 东西六宫的平面布局 紫禁城东西六宫分别位于廷乾清、坤宁两宫的左右两侧,为明清两代皇后及妃嫔所居。总占地面积 30000 多,
8、共有建筑 140 多座,房屋 500 多间,其位置之醒目,布局之严谨,为历代后宫所不及。东西六宫的布局既遵从传统礼制,又富于变化,融汇了“向心”与“取正”的传统。从廷总体布局来看,乾清、坤宁两宫沿紫禁城中轴线纵向排列,有如天地;而“六寝六宫”分立于东西两侧横向展开,如众星拱卫,清晰地反映出“王者必居其中”的营建思想。东西六宫在以乾清、坤宁两宫为中心横向排开的同时,还相对保持着自身布局的纵向排列。东西六宫均按九宫格排布,削去最外侧一列而呈横三纵二的格局,每列纵向串联三宫,列与列之间形成了以二长街构成的虚轴线。十二座院落之间各以东、西二长街及各宫前巷道纵横分隔,构成了条条街巷、座座门墙相通而又相隔
9、、规整而又严谨的空间。这种布局方式使后宫众多房屋建筑得以合理地排列组合,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从局部看,十二宫的主体建筑均朝南向,采用了“取正”的布局方式。每座院落的布局和建筑形式基本相同,为两进的三合院,各占地 2500 左右,平面呈正方形,环以高墙。宫中前殿后寝,有左右配殿,严格讲求对称。前殿两山有卡墙,以便门与后殿相通。清代晚期曾对西六宫进行过两次较大的改建,分别拆除了门和储秀门,将原启祥宫的后殿改为体和殿,原翊坤宫的后殿改为体元殿,使原来独立的两进院联系成为四进院,打破了明代六宫独立的格局,加强了建筑室外空间的连续性,扩大了活动场所,增加了生活气氛,为日常使用提供了便利。目前,东六宫仍
10、基本保持着明代周密、严谨的布局风格,而西六宫则表现为灵活、多变的清代风格。阴阳五行与紫禁城 宫殿建筑的规划必然有其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明代营建紫禁城时除了遵循儒家礼制,也充分运用了阴阳五行学说。阴阳说在紫禁城建筑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宫殿布局 外朝为阳,廷为阴。外朝建筑布局疏朗,气势雄伟,体现阳刚之美;廷建筑布局严谨,檐装修纤巧精美,体现阴柔之美。为突出外朝的阳刚之气,午门前的中轴线上依次布置了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又在奉天门东西配置文华殿、武英殿作为左辅右弼,使外朝气势恢弘、雄伟壮丽。数目奇偶 奇数为阳,外朝反复运用三、五、九等奇数。纵轴线上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坐落于“三台”上;横轴线上
11、为文华、奉天、武英三殿;奉天殿以南安排有五门;大殿面阔 9 间、进深 5 间,暗示天子“九五之尊”。此外,外朝的踏垛级数、台基和坎墙的砖皮层数也多用奇数。与之相对应的,廷中多用偶数。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是乾清、坤宁两宫,两侧分布十二宫、十所,以象征星辰拱卫。建筑的坎墙、台明、山墙、檐墙和宫墙下肩的砖皮层数以及踏垛级数多为偶数。建筑命名 大多使用对偶之词,强调阴阳互补与调和,如乾清宫与坤宁宫、日精门与月华门,等等。紫禁城中有许多“礼象五行”之处,则是五行说在宫殿中的鲜明体现。属木,为青色,主生长,故明代“太子视事之所”文华殿和清代皇子居住的撷芳殿(南三所)安排在东华门,建筑屋面用绿色琉璃瓦。南方属火
12、,为赤色,所以午门采用独特的红色彩画。西方属金,生化过程为“收”,太后居住的宫室因此安排在廷西侧。北方属水,中轴线尽端的钦安殿北面正中石栏板则用水纹雕饰(其它栏板为穿花龙雕饰)。中央属土,为黄色,设计者巧妙地将三台平面做成“土”字形状,并大面积使用黄琉璃瓦,以此象征王者居中统摄天下。凡此种种,以灵活多样的手法,充分展示了五行方位、色彩、生化过程相互间的关系。五行学说中还有“相生相克”的说法,因此三大殿多用红色墙壁和油饰体现“火生土”的规律,尽量少用绿色,也不种植树木,就是为了防止“木克土”。五行八卦图之一 “礼”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夫礼,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紫禁城宫殿作为古
13、代建筑文化集大成的载体,无论其位置、布局还是建筑单体的规模、形制、色彩乃至装饰等方面,都鲜明地体现着“礼”文化的渗透和影响。首先,紫禁城位于城中心,正是遵从了周以来“天子择中而处”的思想而规划的。紫禁城午门以南,太庙和社稷坛分列东西;宫城部三大殿与后两宫依次排布于中轴线上,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朝两宫”的天子营国之制。外朝三大殿两侧的庑房,除少数为办事机构外,绝大部分是存放金帛财货和文件档案的地方,也正与礼记曲礼:“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的思想相符。紫禁城中轴线以外,六宫妃嫔、太后、太上皇以及皇子、皇的宫室及服务设置等各按“礼”所应在的位置布局,构成不同功能
14、的区域。朝寝交接处的乾清门前广场是体现紫禁城建筑礼制规较为集中的场所。广场南面的保和殿是外朝三大殿的最后一座,规格等级仅次于太和殿,其通面阔 9 开间,进深 5 开间,重檐歇山顶,翼角置走兽 9 个,外檐均施金龙和玺彩画,菱花槅扇,坐落在高大的汉白玉“三台”之上。北面乾清门位居后宫最南端,是帝王正寝乾清宫的正门,面阔 5间,进深 3 间,单檐歇山顶,汉白玉须弥座。其东西两侧的随墙琉璃门左、右门,分别通向东、西一长街,是去往东西六宫的重要通道。门外设军机处、九卿朝房,正合周礼所谓“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之制。九卿朝房为连檐通脊灰瓦顶,不施斗栱,门窗装修素朴,台明高仅尺余,进一步烘
15、托出中轴线上主体建筑的宏伟壮丽。三 建筑法式 建筑法式是指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方式的中国古代建筑向标准化、定型化发展中形成的一整套专项制度。北宋崇宁二年(1103 年)刊行的营造法式是关于宫室、坛庙、官署、府第等建筑的设计、施工和用料的规。据此,现代建筑史家将古建筑房屋的各部分及其构件的规格尺寸、比例关系和做法要求等简称为“法式”。紫禁城宫殿的建筑法式在继承以往标准化、定型化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清雍正十二年(1734 年)颁行的工程做法是针对包括宫殿建筑在的房屋建筑修造的条例规,将宫殿修造的法式要求进一步制度化。明清宫殿的建筑法式较之以往更为完整、详尽、实用,在地盘布局、台基栏杆、大木构架、
16、屋顶式样、墙体形制、外装修及油饰彩画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晰规定。建筑法式的制度化,一方面标志着建筑体系的高度成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工程管理,但另一方面也有僵化的趋势,使建筑设计者的创造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工程做法 工程做法为清工部会同务府主编。自雍正九年(1731 年)“详拟做法工料,访察物价”,历时 3 年,于十二年(1734 年)刊行,原编 74 卷,清会典著录列入史部政书类。工程做法体例大体仿照宋代营造法式,容以工程事例为主,条例大多简约,应用工料重在额限数量,与营造法式略有不同。全编大体分为各种房屋建筑工程做法条例与应用料例工限(工料定额)两部分,包括土木瓦石、搭材起重、油饰彩画、铜
17、铁活安装、裱糊工程等各专业条款的规定以及应用工料各例额限。大木作并附屋架侧样示意简图。本书的编辑主旨是作为官工建筑设计通用的规,以文字说明为主,很少附图,建筑各作做法采用条理规程与例相结合的办法逐款对照说明,基本是按建筑安装的先后顺序由下而上依次连贯排列,既有条例,又有具体尺寸,可以相互对证,避免疑误。工程做法是在雍正年间政治局面渐次稳定、经济逐步恢复、官工营造日趋增多的背景下产生的。当时是作为宫廷(宫殿“工”)和地方“外工”一切房屋营造工程定式“条例”而颁布的,目的在于统一房屋营造标准,加强工程管理制度,同时又是主管部门审查工程做法、验收核销工料经费的文书依据。应用围主要针对官工“营建坛庙、
18、宫殿、仓库、城垣、寺庙、王府一切房屋油画裱糊”等工程而设,修理工程则“仍照旧制尺寸式样办理”,不在此编新订条例围。对于民间房舍修盖,主要起到建筑法规的监督作用,严格限制民用房屋的规模、形制。工程做法规格事例多关封建体制,与当今建设要求有很大差距,然而其中有关建筑设计基本原则与工程技术具体处理方法,从建筑科学的发展角度看,仍颇具参考价值。例如中轴对称、主次对比的总体布局;关乎日照风向、趋高避湿的设计原则;采用预制构件、组合安装的施工方式以及统材规格、充分利用地方材料等等,都是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提炼的结果。某些行之已久、卓有成效的做法,今日仍可加以改进利用,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式与小式 长期以
19、来,人们通常以有无斗拱作为划分古建筑大小式的标准,即有斗拱的建筑为大式,无斗拱者为小式。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因为有斗拱者确是大式,但无斗拱者却不一定都是小式,其中亦有大式。王璞子先生在工程做法注释中指出大式与小式的区别如下:1.大式建筑的大木结构多为带斗拱做法,亦有不带斗拱做法;小式建筑限于条例,不许使用斗拱。2.大式建筑一般来说或在殿身外围出廊造,或仅前后出廊,或前檐出廊后檐不出廊,廊又有明廊、廊之分;小式建筑在体制上无周围廊做法。3.大式建筑的屋盖,可以采用庑殿、歇山转角、挑悬山、硬山、卷棚各式以及方圆各角亭、曲尺转角房、穿堂,或于檐下又接披檐;小式建筑仅限于硬山、悬山和卷棚数种,绝不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故宫 详细资料 615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