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知识点11050.pdf





《初三上知识点1105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上知识点11050.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序言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二、化学发展史 古代化学:火 青铜器 四大发明 道尔顿 原子学说 近代化化:阿伏伽德罗 分子学说 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 现代化学:纳米技术 三、绿色化学 零污染,零排放,从源头消除污染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1、定义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质形状和状态的改变 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冰融化成水;衣服破损;汽油挥发;铁丝弯曲等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通常伴随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伴随能量变化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食物腐败;燃烧;生锈等 2.区别与联系 a.
2、区别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b.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二、物质的性质 1、定义 a.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催化性、金属活泼性、酸、碱、毒性、氧化性、还 原性、热稳定性、不稳定性等 b.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的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传 热导电性、吸附性等 三、物质变化 pk 物质性质 描述性质用“可、易、能、会”四、记忆前 20 号元素 1 H 氢 2 He 氦 3 Li 锂 4 Be 铍 5 B 硼 6 C 碳 7 N 氮 8 O 氧 9 F
3、氟 10 Ne 氖 11 Na 钠 12 Mg 镁 13 Al 铝 14 Si 硅 15 P 磷 16 S 硫 17 Cl 氯 18 Ar 氩 19 K 钾 20 Ca 钙 初三暑假第二次课 秋季一轮复习:1.中考必备变化与性质(选择题第一题 2 分)2、五种出题形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实验探究的过程 假设实验观察结论 二、背景知识(常识)1.O2/CO2的检验 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CO2: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2.O2/CO2的验满 O2:将带火星的木条房子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C
4、O2: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若熄灭,则已收集满。三、实验(两小实验)1、蜡烛燃烧 a、现象 点燃前:圆柱形、白色固体、轻微气味、质地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焰心、内焰、外焰。外焰温度最高,火焰最明亮(一光二热三生成)放出热量 生成小水珠和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熄灭后:熄灭蜡烛有白烟产生,用火柴去点燃刚刚熄灭的白烟,蜡烛复燃 b.结论:石蜡具有可燃性 石蜡+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2、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结论:吸入空气(二氧化碳含量较少,氧气含量较多,水含量较少)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含量较多,氧气含量较少,水含量较少)排水集气法(气体难溶于水
5、)收集气体的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向下排空气法(气体密度小于空气)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用仪器:反应容器 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 能间接受热的:烧杯、锥形瓶、圆底烧瓶 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固体)、细口瓶(液体)、滴瓶(少量液体)、集气瓶(气体)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天平(称量)、量筒(量体积)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粉末或小晶粒状)、镊子(块状或较大颗粒)、胶头滴管(少量液体)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坩埚钳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二、化学常见仪器的使用和连接 1反应容器:名称 图形
6、主要用途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直接加热的仪器 试管 盛放少量固体或液体;盛放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的1/2 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加热前,试管外壁不能有水珠 加热时,试管夹或铁夹应夹在试管口 1/3 处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加热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时溢出;管口应与桌面成45,试管口不能对着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倾斜可使_接触面积增大,以防暴沸。蒸发皿 蒸发溶剂 蒸发时应用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固体飞溅 燃烧匙 放入集气瓶中要自上而下慢慢放入,保持充分燃烧,不要触及集气瓶底部 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 加热时,要在底
7、部垫上石棉网,以使其均匀受热;溶解固体时,要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锥形瓶 加热时,应垫上石棉网,以使其均匀受热。圆底烧瓶 计量仪器:(3)加热仪器 名称 图形 主要用途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酒精灯 加热 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2/3 也不能少于 1/4,因为超过 2/3时,容易因酒精蒸发而在灯颈处起火,少于 1/4 时,因酒精少,既容易烧焦灯芯,又易在灯内形成酒精与空气的爆炸混合物;禁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酒精灯的 外焰 给物质加热;加热时,应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防止将灯内酒精引燃;不用时盖好灯帽,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吸水而
8、不易点燃。存放仪器:名称 图形 主要用途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天平 称量固体 称量前,将游码拨到标尺“0”处,调节平衡螺母至天平平衡;称量时,左盘放称量物,右 盘放砝码,放砝码时,先大后小,用镊子夹取砝码,用后砝码放回砝码盒;称量物需放在 称量纸 或 玻璃容器(易潮解、有腐蚀性药品,如 NaOH)中。量筒 不能 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也不能稀稀释和储存试剂;量取液体时,应选一次性量取的最小容积的量筒,以减少误差;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名称 图形 主要用途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广口瓶 用于保存固体药品 细口瓶 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滴瓶 盛放少量液体 滴瓶上的滴管与瓶子配套
9、使用,不用水冲冼。集气瓶 收集气体 满气体后,盖上毛玻璃片防止气体溢出,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瓶口应向下倒放,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瓶口应向上正放;物质在气体里燃烧的实验时,如果有高温固体物质生成,应预先在瓶底铺一层细沙或装少量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取用仪器:名称 图形 主要用途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药匙 用于取粉末或小颗粒状固体药品 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镊子 用于取 块状或较大颗粒 状固体药品 胶头滴管 取少量液体药品 滴液时,应垂直悬空;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用蒸馏水清洗,再去吸取其它药品;取液后的滴管,不要平放或倒置,保持橡胶帽在上。其他仪器:名称 图形 主要用途 使
10、用时的注意事项 玻璃棒 搅拌、引流、蘸取 搅拌时切勿撞击器壁,以免碰破容器。注意随时洗涤、擦净。漏斗 分离难溶物与可溶物 过滤时要放在三角架或铁架台的铁圈上。水槽 盛放大量液体 水不要加满,防止实验时有水溢出。注意不要写成“水糟”。长颈漏斗 主要用于固体和液体在锥形瓶中反应时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溢出。分液漏斗 分液;用于固体和液体在锥形瓶中反应时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可以通过活塞来控制所加液体的量及反应速率的大小 2连接仪器装置:实验装置的装配顺序:从左到 右 ,从 下 到 上 ;制备气体时发生装置在左,收集装置在右,气流方向从左到右。走进化学实验
11、室 一、药品的取用(一)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 1.取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原则”:是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 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 少量,液体取用_12ml_,固体只需 铺满试管底部 。3.用剩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能放回原瓶 不能随意丢弃 不能带出实验室 要放到指定的容器中 4.实验中要注意保护眼睛。(二)固体药品的取用(存放在广口瓶中)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的取用: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口,慢慢使试管竖立,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 仪器:镊子 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的取用: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
12、试管直立 仪器:药匙 注: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 干净的纸 擦干净。(三)液体药品的取用(1)大量液体药品取用倾倒法。步骤:瓶盖 倒放 在实验台(防止药液污染、腐蚀桌面和避免试剂受到污染);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瓶口紧靠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倾倒 完毕后,立即盖上瓶盖(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朝外放回原处。小结:瓶塞倒放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试剂瓶口紧挨试管缓慢倾倒液体完毕后残留在瓶口的液体要用试管口轻刮一下盖上瓶塞放回原处 (2)一定量的液体取用 仪器:量筒、胶头滴管 注意:量筒使用“一选二平三不”。注意事项:使用量
13、筒时,要做到:接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若仰视则读数偏 小 ,液体的实际体积 大于 读数;俯视则读数偏 大 ,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 读数。(3)少量液体的取用 仪器:胶头滴管 注意:先挤压出空气再吸液 滴管应悬空垂直放置在仪器的正上方,滴管不要接触烧杯等仪器壁,以免沾污滴管 吸取液体后,应保持竖直,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玷污药品和腐蚀橡胶头 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用蒸馏水清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放回原瓶,不得弄脏,也不必清洗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仪器:试管夹、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知识点 1105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