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常规10359.pdf
《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常规1035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性疾病科护理常规10359.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十一章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第一节 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1.患者就诊时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2.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隔离措施,如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和严密隔离,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3.治疗饮食应加强管理,家属送来的食物,必须经过医护人员检查,符合疾病要求的食物方能给患者食用。4.保持患者头发、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洗头、沐浴、剪指(趾)甲。患者使用后的衣物、应按照不同疾病的隔离原则处理。5.保持床铺整洁,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发生。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特殊情况,立即告知医生并及时处理。7.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治疗,输液时
2、注意观察滴注速度,局部有无肿胀以及输液反应。8.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期,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儿及家属的焦虑情绪,消除不良情绪,促进康复。9.加强健康教育,针对患儿疾病和年龄,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包括隔离知识、营养常识、卫生习惯、安全防护等,提高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水平。第二节 肝硬化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肝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1.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2.休息与体位:肝功能代偿期病人,可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失代偿期病人以卧床休息为主,可视
3、病情安排适量的活动,大量腹水病人取半卧位。3.饮食:遵医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植物蛋白为主)、高维生素、低脂少渣软食,避免刺激性强及生硬食物,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时应限制或禁止蛋白质的摄入。腹水者应低盐或无盐饮食,且饮水量限制在每天 1000ml 左右。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以软食为主,片、丸剂应碾碎后再服。4.病情观察(1)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出血倾向;观察粪便及呕吐物的颜色,以判断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观察神志、性格的改变,有无嗜睡、烦躁、扑翼样震颤等肝性脑病的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做出相应处理。(2)有腹水者,应准确记录 24 小时出入液量,定时测量腹
4、围、体重,观察腹水的消长,做好腹腔穿刺放液前后护理,标本及时送检。5.药物治疗护理:用利尿药者,需观察效果及不良反应,监测血电解质,防止水、电解质失衡。以每天体重减轻不超过 0.5kg 为宜,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服药时应将药物磨成粉末,以防止损伤曲张的静脉导致出血。6.心理护理:关心病人,指导病人遇事豁达开朗,保持心情舒畅。7.保健指导:肝硬化病人皮肤干燥、水肿,应保持床铺干燥、平整,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压疮及继发感染,有黄疸者皮肤瘙痒时,轻者每晚临睡前行温水浴,重者局部可搽止痒剂;保证身心两方面的休息,避免劳累;禁烟酒;预防感染;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定期复诊。第三节 结核病
5、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各个器官均可受累,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1.按感染性疾病患者一般护理常规。2.体位与休息: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经常更换体位,预防坠积性肺炎和压疮;昏迷患者应采取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及呕吐物,防止发生误吸和窒息。3.基础护理(1)皮肤护理:发热、出汗后加强皮肤护理,保持衣被清洁、干燥、防止受凉。昏迷患者每 2 小时翻身、拍背 1 次,防压疮、防坠积性肺炎发生。(2)眼部护理:眼睑不能闭合者可涂红霉素膏并用消毒盐水纱布遮盖。(3)口腔护理:昏迷患者应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抽搐时应防止舌咬伤。4.饮食护理:供给
6、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易消化的食物。昏迷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保证营养的供给,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5.病情观察(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2)密切观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神志、瞳孔的变化,早期发现颅内高压或脑疝征兆,及时采取抢救措施。6.药物应用(1)“OT”或“PPD”实验:注意药物浓度和剂量准确性,并在 4872 小时观察反应结果。(2)抗结核治疗:早期、联合、全程、规律、适量给药,密切观察抗结核药物的毒性反应,一旦发生及时处理。7.健康指导(1)呼吸道隔离: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应与一般结核患者分开。活动性原发性肺结核患者需进行呼吸道隔离,对患者的各种用具应给予严格
7、消毒处理。(2)知识宣教:向患者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治疗过程,指导患者做好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3)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做好日常护理和饮食护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活动,劳逸结合,使患者逐渐恢复体力。(4)用药指导:坚持全程、合理用药,定期复查,以了解治疗效果和药物使用情况。(5)功能锻炼:对有后遗症患者,指导功能锻炼。第四节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及全身皮肤特殊斑丘疹为主要特征,退疹后脱屑,留有色素沉着为特征,本病传染性强,易发肺炎。1.按感染性疾病患者一般护理常规。2.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3.基础护理(1
8、)皮肤护理:保持衣被清洁干燥、舒适,忌捂汗,忌用肥皂,葝换内衣。(2)眼部护理:避免强光刺激,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洗数次,然后滴抗生素眼药。(3)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患儿进食前后喂温水清洗口腔,必要时行口腔护理。4.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富于营养丰富的食物,并补充足够的水分,利于排毒、透疹。恢复期应添加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食物。5.病情观察(1)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皮疹情况,观察热型及伴发症状。高热时可给予温水擦洗,慎用解热药,禁用乙醇擦浴或冷敷,以免影响透疹,导致并发症。(2)并发症的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的表现,及时给予处理。6.药物应用:遵医嘱给予抗
9、病毒治疗,伴有烦躁不安或惊厥者给予镇静药。咳嗽重者可服镇咳药并行超声雾化吸入。7.健康指导:(1)由于麻疹传染性强,为控制疾病的流行,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麻疹的相关知识,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积极配合隔离、消毒、治疗及护理。(2)对病人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 5 天,有并发症者延至 10天。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 21 天。病房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患儿衣服及玩具暴晒 2 小时,减少不必要的探视预防继发感染。流行期间不带患儿去公共场合、为提高免疫力,对 8 个月以上未患过麻疹的小儿可接种麻疹疫苗,易感儿接触病人后 2 日内接种有预防效果。第五节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
10、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而慢性乙肝携带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无慢性肝炎症状,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血清 ALT 和 AST 均无异常,且肝组织学检查正常者。2.病情观察要点:密切观察病人神志、体温、血压、腹胀、黄疸、尿量、尿色的改变、观察病人有无低血糖现象;对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有出血倾向者应观察有无消化道出血情况,皮肤有无瘀点、瘀斑或者牙龈、鼻腔有无出血,如发生鼻
11、出血可给予1%麻黄碱棉球填塞。患者就诊时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对疑似感染性疾病患者,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和疫情报告制度。3.护理措施:(1)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隔离措施,如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和严密隔离,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2)治疗饮食应加强管理,家属送来的食物,必须经过医护人员检查,符合疾病要求的食物方能给患者食用。(3)保持患者头发、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洗头、沐浴、剪指(趾)甲。患者使用后的衣物应按照不同疾病的隔离原则处理。(4)保持床铺整洁,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发生。(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特殊情况,立即告知医生并及时处理。(6)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治疗,输液时注意观察滴注
12、速度,局部有无肿胀以及输液反应。(7)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期,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消除不良情绪,促进康复。(8)加强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疾病和年龄,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包括隔离知识、营养常识、卫生习惯、安全防护等,提高患者及家属健康知识水平。4.健康教育:(1)知识宣教:宣传病毒性肝炎的家庭护理和自我保健知识,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加强休息、饮食、睡眠、心理、各种检查治疗指导。自我护理,加强营养,戒烟酒,不滥用药物,以免加重肝损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止唾液、血液及排泄物污染环境。(2)预防接种:对密切接触者,可行预防接种。(3)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合理治疗。第六节 腮腺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染性 疾病 护理 常规 1035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