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案例分析2964.pdf
《信用管理案例分析296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管理案例分析2964.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信用管理案例分析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2021 企业信用管理研究 基于企业的案例分析【内容提要】信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加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通过对Y 企业信用管理问题案例研究,分析了当前企业信用管理发展缓慢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关 键 词】企业信用/信用管理/信用风险 一、引言 当前中国正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信用基础十分薄弱。计划经济时期,整个社会被组织成为一个国家范围的单一企业,各种经济资源由政府直接通过行政命令在所属各单位之间进行配置,信
2、用只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微不足道的辅助性手段,而且这种手段只能由作为政府出纳机关的国家银行掌握,商业信用被严格禁止。信用销售如赊销、分期收款等方式,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买方市场的必然。信用销售的目的是渗透市场,最大限度地扩大销售,赢得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因此,我国企业这种传统落后的理念和结算方式、信用管理水平,已远远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很大程度上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速度。如何加强信用管理,提高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二、企业信用基本情况(一)企业信用管理意识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我们对该企业 8 名高管和中层人员进行调查,其中
3、 3/4 的人员认为“诚信”是企业经营的手段,信用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提,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动力。所有的人都认为“讲信用”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有关,对长远利益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二)企业信用规模 Y 企业 2006 年 6 月末信用规模余额为亿元(见表 1),其中信用输入(信用需求)余额亿元,信用输出(信用供给)余额亿元;20032006 年上半年累计实现信用输入亿元,实现信用输出亿元。从动态看,信用总量呈逐年扩大的趋势,20042006 年(折合年率)环比增长率分别为、和,其中:信用输入分别增长、和,信用输出分别增长、和。据调查,账面数字大主要是
4、由于企业集团内部往来账务处理不妥因素影响所致,并不主要是采用信用销售的结果。(三)信用管理 近年来,虽然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但由于该企业多年来在产品定位、技术、质量以及信誉积累等方面较好,竞争中基本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加上送货上门、优质服务(一般 24 小时之内为其解决),所以现金销售、款到发货的策略得以长期实施。只有极少量的延期付款,由销售人员直接掌握,财务上也没有进行账务处理 三、案例分析(一)企业信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1.信用管理意识不强,管理体系不健全 调查发现,Y 企业虽然对信用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认识程度还不够。在信用标准和信用额度方面,企业没有统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用 管理 案例 分析 296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