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声音的产生36240.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班科学活动:声音的产生3624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活动:声音的产生36240.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班科学活动:声音的产生 设计意图:掏掏我的小耳朵,我能听到风儿吹大树“沙沙”的声音;能听到小雨落下时“滴答滴答”的声音;我还能听到小鸟在森林里“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仿佛在唱一首优美的歌生活中声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到处都充满着奇妙的声音。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多种方法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此,我选择了“声音的产生”作为教育内容。大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他们对各种各样的声音已有了认识,而且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对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着好奇心,这种兴趣为本次活动的探索奠定了
2、基础。其次,大班幼儿的观察力、探索能力逐渐发展提高,这也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因此我将本次活动放在大班开展。活动目标:1、激发探究声音产生的兴趣,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2、初步懂得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活动准备:1、课件。2、鼓、三角铁和小铜锣等乐器、玩具小黄人、人手一张纸。活动过程:一、听辨声音。1、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声音,请幼儿仔细倾听,并回答是什么声音。2、启发幼儿说出在日常生活当中还听过什么声音,发散幼儿思维。3、归纳小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老师:小朋友说得很好,就像你们说的那样,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那声音是怎么来的呢?二、实验声音的产生。1、每个幼儿一张纸,让他们用各种
3、方法玩纸,例如:撕、搓、抖、弹、折(小朋友自己玩纸,鼓励幼儿说出他是怎样使纸发出声音的。用摩擦、弹拨、敲击等方法使纸发出声音)2、实验“会跳舞的小黄人”。将玩具小黄人放在鼓上,然后敲打鼓面,让幼儿仔细观察、感知,知道物体发出声音时在“振动”。3、老师出示三角铁和小铜锣,让幼儿敲击后用手摸摸,进一步让幼儿感知“振动”。4、引导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喉咙,感受说话时声带会振动。三、小结拓展 老师:刚才通过我们的实验发现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所产生的。那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能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所产生的。活动小结:活动中幼儿运用观察、比较、操作、实验验证等多种科学方法来进行学习,他们在活动中充分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活动中,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并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和分析,发现事物之间明显的关联,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他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班 科学 活动 声音 产生 3624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