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与答案24399.pdf
《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与答案2439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发动机原理试题库与答案24399.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z.一、发动机的性能 一、解释术语 1、指示热效率:是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消耗燃料的热量的比值.2、压缩比:气功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3、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 1KW 有效功率,在 1h 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4、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有效功 5、有效燃料消耗率:是发动机发出单位有效功率时的耗油量 6、升功率:在标定工况下,发动机每升气缸工作容积说发出的有效功率 7、有效扭矩:曲轴的输出转矩 8、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指示功 2、示功图:发动机实际循环常用气缸内工质压力 P 随气缸容积 V或曲轴转角而变化的曲线 二、选择题 1、通常认为,汽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A
2、A、定容加热循环 B、等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根底 B、气体膨胀的功为根底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根底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根底 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A、定容加热循环 B、定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D、多变加热循环 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
3、、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根底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根底 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根底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根底 2、表示循环热效率的参数有 C 。A、有效热效率 B、混合热效率 C、指示热效率 D、实际热效率 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定中,假设燃烧是 B 。A、定容过程 B、加热过程 C、定压过程 D、绝热过程 4、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 D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z.5、通常认为,高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C 加热循环。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
4、程是一个 D 。A、绝热过程 B、吸热过程 C、放热过程 D、多变过程 7、通常认为,低速柴油机的理论循环为 B 加热循环。A、定容 B、定压 C、混合 D、多变 8、汽油机实际循环与以下 B 理论循环相似。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9、汽油机常用的压缩比在 B 范围内。A、4 7 B、7 11 C、11 15 D、15 22 10、车用柴油机实际循环与以下 A 理论循环相似。A、混合加热循环 B、定容加热循环 C、定压加热循环 D、卡诺循环 11、非增压发动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缸内压力最低出现在 D 。A、膨胀完毕 B、排气终了 C、压缩初期 D、进
5、气中期 12、自然吸气柴油机的压缩比范围为 D 。A、8 16 B、10 18 C、12 20 D、14 22 3、发动机理论循环的假设燃烧是加热过程,其原因是 B 。A、温度不变 B、工质不变 C、压力不变 D、容积不变 6、实际发动机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原因是在膨胀过程中,工质 C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6、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多变过程,原因是在压缩过程中,工质 B 。A、不吸热不放热 B、先吸热后放热 C、先放热后吸热 D、又吸热又放热 2、发动机的整机性能用有效指标表示,因为有效指标以 D 。A、燃料放出的热量为根底 B、
6、气体膨胀的功为根底 C、活塞输出的功率为根底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根底 2、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用指示指标表示,因为指示指标以 C 。A、燃料具有的热量为根底 B、燃料放出的热量为根底 C、气体对活塞的做功为根底 D、曲轴输出的功率为根底 三、填空题 1、P-V 图上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工质完成一个循环所做的有用功,该图称为_示功图_。-.z.2、实际发动机的压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_ 多变_过程。3、四冲程发动机的四个冲程为:进气冲程、_ 压缩_、作功冲程、排气冲程。四冲程 发动机的实际循环由进气、压缩、燃烧、_膨胀_、和排气五个过程组成。4、一个实际循环中,工质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为_指示
7、功_。5、升功率用来衡量发动机_对气缸工作容积的_利用的程度。5、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一样,说明强化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 指标是 _升功率_。5、同样排量的两种汽油机,在转速一样时,其功率大小可能并不一样,说明容积利用程度不同,衡量发动机单位气缸容积所发出有效功的指标是 _平均有效压力_。1、具有一样标定功率的两种柴油机,如果其干质量不同,说明材料利用程度和技术先进程度不同,衡量指标是 _比质量_。四、判断题 1、比质量是指发动机的干质量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1 2、升功率是指发动机的标定功率与其质量之比。0 五、简答题 1、解释发动机的指示指标和有效指标的联系和
8、区别。区别:指示指标是以工质对活塞做功为根底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评价其内部循环完善性。反映气缸内工质对活塞的做功情况;而有效指标是以发动机曲轴端输出功为根底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评价发动机整机性能的指标 联系:指示指标是有效指标的根底,指示指标好,有效指标不一定好,但指示指标差,有效指标肯定差,指示指标不能综合反映发动机的整机性能,而有效指标不能准确指示发动机内部过程的完善程度。1、什么是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它由哪些损失组成?六、综述题 1、简述机械损失的组成及影响机械损失的因素。2、讨论发动机实际循环和理论循环的差异。七、计算题 1、测量得到*柴油机的有效功率Pe130 kW ,每小时消耗柴油量B3
9、5 kg/h,求该柴油机的有效燃料消耗率be。1、*汽油机在转速n 5000 r/min时,测量出其有效功率Pe120 kW ,求该汽油机的有效扭矩Teq。-.z.4、有效燃料消耗率 单位有效功的耗油量或,发动机在 1 小时内发出 1 kW 功率所消耗的燃油质量。5、发动机的指示指标有何作用?发动机指示指标用于评价其内部循环完善性,反映气缸内工质对活塞的做功情况2 分。它是有效指标的根底,但不能综合反映发动机的整机性能 2 分;发动机的整机性能以曲轴输出的功为依据,但不能准确指示发动机内部过程的完善程度1 分。二、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一、解释术语 1、配气相位:发动机进、排气门开闭角度相对于上、
10、下止点的分布 2、气门重叠:在四冲程发动机中,由于进气门提前开启和排气门迟后关闭,在上止点附近,存在 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3、充气效率:指每一个进气行程所吸入的空气质量与标准状态下占有气缸活塞行程容积的枯燥空 气质量的比值 4、可变技术:使发动机的*种构造参数可以随工况改变的技术 5、剩余废气系数:气缸中剩余废气质量与实际新鲜充量的质量之比 二、选择题 6、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 C A、进气过程 B、排气过程 C、进排气过程 D、气门开启时期 1、发动机的换气损失是指 C A、进气损失 B、排气损失 C、进排气损失 D、机械损失 8、为了评价发动机进、排气过程中所消耗的有用功,引入的参数是
11、 A A、泵气损失 B、传热损失 C、流动损失 D、机械损失 20、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中存在气门叠开现象的原因是 C A、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早开 B、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早开 C、进气门早开和排气门晚关 D、进气门晚关和排气门晚关 7、充气效率用于评价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它的物理意义是反映 D A、机械效率 B、流动效率 C、换气效率 D、容积效率 14、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从上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C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 2、在发动机超临界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是 B 的。A、低于音速
12、 B、等于音速 C、高于音速 D、亚音速 16、为了增加流通面积,在活塞运动到上止点之前,就开启气门。-.z.从气门开场翻开到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B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 4、在发动机强制排气阶段,排气流动速度是 A 的。A、低于音速 B、等于音速 C、高于音速 D、和音速无关 5、为了利用气流的运动惯性,在活塞运动到下止点以后,才关闭气门。从下止点到气门完全关闭之间的曲轴转角称为 D 。A、排气提前角 B、进气提前角 C、排气迟闭角 D、进气迟闭角 6、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是指 C 。A、进气过程 B、排气过程 C、进、排气过程 D、气门开启过程
13、7、发动机实际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有 D 。A、机械效率 B、热效率 C、进气马赫数 D、充气效率 8、从发动机是能量转换装置角度,C 也是发动机换气过程完善程度的评价参数。A、燃烧损失 B、传热损失 C、换气损失 D、机械损失 三、填空题 1、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指标主要是_充气效率_和_换气损失 2、进气损失与排气损失之和称为 _换气损失排气损失包括 _提前排气损失_和_活塞上行强制排气所消耗的有用功。3、一般将四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分作自由排气、强制排气和惯性排气_、进气和气门叠开四个阶段。将进、排气门开关角度以及相对上、下止点的位置画出所得到的图称为_配气相位。4、发动机的换气过
14、程是指_排出发动机气缸内的已燃废气,并吸入新鲜充量的过程。5、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时期中,_进气迟闭_的改变对充气效率的影响最大。四、判断题 1、在进、排气门开、闭的四个定时中,排气提前角对充气效率的影响最大。0 2、从排气门翻开到气缸压力接近排气管压力的这个时期,称为强制排气阶段。0 3、在超临界排气期间,排出的废气量由缸内和排气管内的压力差来决定。0 4、排气终了时,排气管内废气压力高,说明剩余废气密度大,剩余废气系数上升。1 5、充气效率总是小于 1 的。1 6、发动机进气终了的温度 Ta低于进气状态温度 Ts。0 五、简答题-.z.1、用什么参数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所消耗的功?为什么
15、?1、从哪些方面评价发动机换气过程的完善程度?为什么?2、何谓气门叠开?增压发动机为何可以有较大的气门叠开角?3、引起工质进气终了温度 Ta高于进气状态温度 Ts的原因是什么 4、分析发动机进、排气门提前开启和迟后关闭的原因。六、综述题 1、充量系数的定义是什么?试述影响发动机充量系数的主要因素。七、分析题 1、提高充气效率的技术措施有哪些?2、泵气损失的含义是什么?与换气损失有何不同?发动机换气过程消耗的功即泵气损失2 分。泵气损失是强制排气损失与进气损失之和,并扣除实际示功图不包含的局部,不包括提前排气损失2 分。泵气损失与换气损失不同,后者表示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差异,包括扣除局部和提前
16、排气损失1 分。三、燃料与燃烧 一、解释术语 1、着火延迟:火花引燃或加热到燃料自然温度以上时,可燃混合气并不立即燃烧,需要经过一定 延迟时间才能出现明显的火焰,放出热量 2、过量空气系数:是指燃烧 1KG 燃料时实际供给的空气量 1 与理论空气量 10 之比 3、空燃比:是指燃料实际燃烧时所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的比值 4、着火方式:引发燃烧过程的手段 二、选择题 2、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 A A、着火性能 B、抗爆性能 C、平安性能 D、点火性能 一般说来,提高汽油机的压缩比,要相应提高所使用汽油的 C A、热值 B、点火能量 C、辛烷值 D、馏程 3、极其细小油滴群的燃烧,可以看作是
17、C A、预混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雾燃烧 D、混合燃烧 3、颗粒粗大的油滴的燃烧,应该看作是 B A、预混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雾燃烧 D、混合燃烧 1、以下燃料中,已经作为汽车燃料得到实际使用的是 B 。A、二甲醚 B、乙醇 C、氢气 D、水煤浆-.z.2、柴油的十六烷值反映其 A 。A、着火性能 B、抗爆震性能 C、平安性能 D、点火性能 4、以下燃料中,还不能看作为汽车燃料,尚未得到实际使用的是 C 。A、石油气 B、乙醇 C、氢气 D、天然气 5、汽油的辛烷值反映其。A、着火性能 B、抗爆性能 C、平安性能 D、点火性能 6、评价柴油自燃性的指标是 C 。A、十六烷值 B、粘度
18、 C、馏程 D、凝点 7、20 号柴油适用的最低温度是C 。A、20 B、15 C、20 D、15 8、对于汽油,化学当量的空燃比 A/F 为 C 。A、15.7 B、14.1 C、14.7 D、13.9 9、1 公斤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称为燃料的 D 。A、放热率 B、高热值 C、低热值 D、热值 三、填空题 1、汽油和柴油的牌号分别根据辛烷值和凝点来确定。2、汽车的代用燃料主要有二甲醚、水煤气、乙醇和氢气等。3、表示汽油抗爆性的指标是_辛烷值_。4、对于缸外形成混合气的汽油机,其负荷调节方式是通过改变节气门开度大小来控制进入气缸内 的混合气数量,这种负荷调节方式称为 _量调节_。5、柴
19、油机负荷调节方式是通过改变进入气缸的燃油质量来控制混合气的浓度,这种负荷调节方式 称为 _质调节_。四、判断题 1、柴油是以其凝点来标号的。0 2、国产汽油是以辛烷值来标号的。1 3、催化裂化汽油的抗爆性能好,常用作高级汽油。1 4、汽油是挥发性好而又易自燃的燃料。0 4、柴油是挥发性好而又易自燃的燃料。0 -.z.五、简答题 1、燃料燃烧有哪些根本形式?各有何特点?六、综述题 1、请详细说明静止预混合气的燃烧过程。答:静止或流速极低的预混合气燃烧为层流火焰传播。混合气着火后,火焰核心迅速开展为近似球形火焰,2、为什么柴油机的压缩比通常比汽油机高?*四、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一、解释术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发动机 原理 试题库 答案 24399
限制150内